只是当时已惘然——晚清京师文人雅集(上)

赏鉴APPRECIATION
京师是四方辐辏之区,宣南则为人文荟萃之地。
文人诗酒留连,咏唱篇什之富,往往见于集,书画墨
迹亦多留痕。时值战争发生,太平天国继起,国
政危局背景之下,雅集之会虽依旧频频,而与事者不
免“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置酒万柳堂·汤鹏 
战争之后,坚决抗英的台湾兵备道姚莹和
台湾镇总兵达洪阿被罗织罪名下狱,“台谏诸公纷纷
上书言台湾事”,争为伸冤。姚莹“赦免”出狱时,
汤鹏招邀友朋置酒万柳堂宴请。这一次雅集,显然已
不是通常的文人聚饮,而更像是一场士大夫意气的宣
示活动。这在当时或者事后,都引起了朝野关注,这
是自然的。
汤鹏于道光二十三(1843)年九月朔日置酒万
柳堂之事,见于多位当事人诗文记载。在座的人有陈
庆镛、苏廷魁、朱琦、梅曾亮、马沅、王拯、何绍基、
汤鹏、姚莹,共九人(这其中马沅参加过道光九年
三月二十八日陶然亭“江亭饯春”和道光十二年五月
二十九日“江亭消夏”,汤鹏与会道光十年四月九日
“江亭饯春”,还有这年九月十九日“江亭送秋”,梅
曾亮是道光十四年“江亭消夏”参加者,陈庆镛是道
光十六年四月四日“江亭展禊”盛会的主持人之一)。
席间,“姚石甫文席间话台湾事”,引起大家的慨叹不
已。这次聚会,是一次京师文人俊才的集体亮相。他
们尽管学问出身不同,或治考据,或研辞章,或求事
功,但都堪称一时朝士之秀,对于时局的看法也多有
共识。宴请姚莹,显然是政治上的认同超越了学术门
派之别。文、图:刘汉忠
只是当时已惘然
—晚清京师文人雅集(上)
公宴的招集人汤鹏(1801—1844),字玉滇,号海秋,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授户部员外郎,升郎中,考选山东道监察御史。他少年登第,弱冠之时已成制艺文数百篇,风行天下,称为《海秋制艺》。曾国藩道光二十三年的日记提到为试帖诗时
就称“何子贞、汤海秋二君最为敏捷”。王拯的《汤
君行状》可见出此人的真性情:某日汤鹏在友人案头看到王拯的一首诗,“立策马造吾庐,持其所为诗以赠,纵谈及暮始去”。自此后,凡有友朋之会必相招邀,对王拯诗文“必激扬之,且道于人人”,此前“人或谓君高岸不可向,乃与余相见,殊率易,多可敬爱”。 王拯在《送孙琴西出守安庆序》回顾道光年间京师的文人雅集:“余往来京师二十余年,交游盖寡,顾爱友朋犹性命。道光壬寅、癸卯间,梅先生伯言、汤丈海秋、宗丈涤甫及余小坡、邵位西、龙翰臣、吴子序诸君子者,相与师友,切劘道艺,一时交游,颇谓极盛。”这些友朋之中,汤鹏与桐城古文家论文虽有分歧,但并不碍于文人交往的情谊。当他以忧闷病卒于京师时,王拯有《行状》,梅曾亮撰《墓志铭》,姚莹作《汤海秋传》,邵懿辰作《汤海秋哀辞》,这些都是桐城派文人的一时之选。龙爪槐寿筵·梅曾亮万柳堂公宴的出席者梅曾亮是桐城派后期的巨擘。京城有一名胜陶然亭,在外城永定门内的先农坛以西,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监督厂事江藻所建。文人雅士踪迹常至,登临之作不胜枚举,日久相沿,“遂为城南觞咏之地”,“春秋佳日,宴会无虚”(戴璐《藤阴杂记》卷十)。陶然亭北边相距
1梅曾亮题王拯《媭砧课读图》墨迹。
二三百米处的龙树寺,也称龙树院,是梅曾亮与弟子
不时聚会之地。这座古刹,最远的说法是唐代兴诚寺,
后来作为观音寺之下院。寺僧称院中龙爪槐为三百年
物,实是嘉庆中所补种。两处地点周边风景相似,都
是文人喜于登临雅集之处。但此时陶然亭至道光中叶
因年久失修残圮,见于王拯道光二十一年诗《尺五庄
次海秋韵》“江亭芳草地,寥落有谁怜”注语说“陶
然亭新圮”。也大约因此聚宴之地开始转移到龙树寺。
咸丰三年(1853),翰林院编修蒋达招同汪暕等人集
于此,与会的王拯诗有“人情忽朝昏,昨事恋陈迹。十年龙树青,美阴过我尺”之句。“十年”之说,大
约是说同人在此雅集算来已有十年之久。
孙衣言的《书〈龙壁山房文集〉后》说:“当是
时,上元梅郎中伯言先生以古文称都下,而寿阳祁文
端公为宰相。湘乡曾文正公为翰林学士,其学尤博奥,
亦喜为古文。定甫皆师友之。同时代州冯刑部志沂鲁
川,会稽余户部坤一小坡,仁和邵舍人懿辰位西,与
其乡人临桂朱侍御琦伯韩,龙修撰启瑞翰臣,平南彭
孝廉昱尧子穆,皆在京师,以古文互相切磋。”这位
称为“伯言先生”的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
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早年师事姚鼐。道光二年成
进士,因不乐外宦,一直居乡客幕或主书院讲席,至
道光十二年以赀为户部郎中,从此浮沉于郎署。道光
十四年 “江亭消夏”是梅曾亮在“江亭雅集”的首次
亮相,道光二十年孔绣山、秦缃业招集“尺五庄饯春”,
道光二十一年宗稷辰主持的“正气阁春祭”,他都出
席。时值海疆多事,清廷内忧外患交集,京师士大夫
一时众声喧哗,在梅曾亮周围形成相当活跃的古文圈
子。其中主要有朱琦、王拯、余坤、冯志沂、吴嘉宾、
2 北京龙树寺是梅曾亮与弟
子不时聚会之地。图为王拯
《龙树寺寿宴图记》
孔宪彝、吴敏树、邵懿辰、孙鼎臣、龙启瑞、黄彭年等人。他们以文会友,切磋古文辞的亲切,可见
于这样一个场景:梅曾亮问王拯、邵懿辰二人“君等皆嗜熙甫文,孰最高?”给王拯一纸,递邵懿辰一本《震川集》,令二人“识之,以见同否”,王拯写下的篇目和邵懿辰翻开的文章,同为归有光的《项脊轩记》,“乃相与皆大笑”(王拯《书归熙甫集项脊轩记后》)。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是梅曾亮的六十寿辰,都中同人集于龙树寺置酒为寿。王拯和邵懿辰是招集人,与会者朱琦、冯志沂、孔宪彝、秦缃业、王柏心、唐子石、彭昱尧。众人皆有诗以贺,邵懿辰复为诗序,秦缃业“雅善绘事”而为图附之,王拯以《龙爪槐寿筵记》纪其事:
龙爪槐在京师宣武门外西南龙树寺中,寺因以名。
围苇荡,寺前有阁,翼然高明,茂树拥立,万芦环周。昔人颜曰“蒹葭之阁”。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为上元梅先生生日。余与仁和邵位西舍人号于同人,为先生寿筵于兹阁。主宾翕集,冠履彬彬。仆马不腾,酒肴维具。觞宴再终,流连竟晷。谈谐间作,礼仪弗愆。于时春暮,天日清美。林薄微翳,禽鸟悦人。蕙风飂然,草木自馨。西山拱揖,来我牖户。于是先生年六十矣。
清人雅集往往有图描绘情景,以为纪念。记中还说“余乃谋善绘者为图附之,而记之如此”,可知寿宴有图,未知是否存世。道光二十五年冬,王拯南还。次年的龙树寺雅集有一幅手卷,即题识为“丙午闰端
阳后三日,蓉江吴儁写于金台旅舍”的《龙树寺宴集图卷》一直传藏,并在2005年的上海崇源200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
招集人是韩泰华,字小亭,仁和人,曾任职京师,出为陕西储粮道,晚年侨居江宁,筑玉雨堂藏书,搜访金石。会者梅曾亮、戴絅孙、曹懋坚、张穆、何绍基、沈兆霖、刘位坦、赵振祚、林寿图。宴为送行陈庆镛而举,见卷端梅曾亮《龙树寺燕集叙》云:“居高明远眺,望蕤宾之月仪也。以先是五月,颇忧三农,殷北门之祈,莫顾东城之舞。既而一雨骑月,四郊有秋,西山送青,南塘漫白。韩子小亭乃于闰五月五日觞客于龙树寺,座得十人,友皆三益。相与过成式之难字,证泰丙之异文。时则陈子颂南将息影朝市,戒行亲知。江湖浩然,盖少斥仗之恋;山林劳矣,孰无衔杯之嗟。爰志岁时,并代别赋云尔。”这位陈庆镛(1794—1858),字颂南,福建晋江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道光二十三年三月间,道光帝对海疆偾事媚外辱国而获罪查办的琦善、奕经、文蔚诸臣予以起用,一时“邸报哄传,人情震骇”。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的陈庆镛对此尤为愤慨,当即上疏道光帝,直谏其“刑赏失措,无以服民”,因此而“直声震天下”。
道光二十九年,梅曾亮南归,之后主讲于梅花书院。咸丰三年,太平军克南京,传说适在城中且颇受礼遇,尊为“三老五更”。咸丰六年,梅病逝的消息辗转为京中友人获知,闻者无不怅触悲怀。次年三月二十一日,王拯在龙树寺为梅曾亮设奠,“一时京师之能诗者皆与焉”(朱琦《书黄鹄山人诗卷后》)。席间,他出示了梅曾亮持赠的手迹以示追怀,并重展当年在此为梅曾亮庆祝六十大寿时所绘寿筵图。
这次出席的王拯、朱琦、冯志沂、孔宪彝等人正是在梅曾亮出都后,频繁参与“顾祠修禊”活动,又以梅曾亮古文弟子身份,主持京师诗文雅集的主要人物。
慈仁寺·祁寯藻位于广安门内大街的慈仁寺是千年古刹,始建
于辽代。明代成化二年(1466)在原寺旧址重建,名为大慈仁寺。乾隆九年重修,改名为大报国慈仁寺,俗称报国寺。这里因地处宣南,是清代文人踪迹常至之处。院内大毗卢阁,特别是著名的双松,是许多墨客吟咏的对象。
咸丰年间,慈仁寺也是朝官文人时常招邀的雅集之地。
位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的寿阳祁寯藻(1793—1866)曾辅佐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君,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曾视察福建,力主加强海防,查禁烟贩,捕治汉奸。查勘邓廷桢被诬谎报军功事,反对肃顺铸大钱,是政坛重大事件。祁寯藻提倡朴学,为士林推崇。陈衍《石遗室诗话》称为“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史传称祁寯藻“为人清介端重,雅
负时望。典试及视学凡六次,五主礼闱,所得士几遍
3 祁寯藻“龙壁山房”题额。
4 祁寯藻对联。
5 祁寯藻像。
6 慈仁寺一景。
7 祁寯藻雅集诗。3
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7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道光   京师   文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