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少见的六言绝句:因难见巧,自成一格

少见的六言绝句:因难见巧,自成一格
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最短小的体裁,它可分为五绝、六绝和七绝三 种格式,其中五绝、七绝在唐代鼎盛发展,保存下来的作品大约占《全 唐诗》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七(见沈祖第《唐人七绝诗浅释引言》),而 六言绝句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唐诗选本都未选录。南宋洪迈编《万首唐 人绝句》原本一百卷,收七绝7500首、五绝2500首,收六绝仅37 首,附在最后一卷,可见六绝数量之微。
六绝与五、七绝相比,从数量来看极不相称,但六绝亦有名篇佳制, 受到历代评论家的赞赏。如唐代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和北 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被宋人黄昇誉为〃二诗 最为警绝,后难继者〃(《玉林诗话》)。王安石的〃水泠泠而北出〃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被明人胡应麟称为〃超然玄诣,独 出宋体之上〃(《诗薮》)。人们对王安石题在西太一宫壁上的两首六 绝评价更高,近人陈衍赞之为''绝代销魂,荆公诗当以此二首压卷〃(《宋 诗精华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录了唐代顾况 和北宋王安石的六绝各一首,可见六绝的佳作也是独具艺术魅力的。
六绝作品数量很少,表明这种诗体本身有着致命的弱点,阻碍了它 的发展;六绝诗有佳作流传于世,标志着它在诗苑中仍可占一席之地。 六绝这种诗体在格律上有什么特点呢?下面以具体作品为例进行论述。
田园乐其三
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此诗的形式在唐人六绝中具有代表性,两联中一联为律联,一联为 不合律的拗联。按近体诗格律的要求,显然不够成熟。为什么在律诗鼎 盛发展的唐代,五、七言律绝都臻于善境,六绝的格律却不成熟呢?这 并不是因为诗人缺乏驾驭格律的能力,而是由于六言句式自身的弱点。 六言句式只能构成两种律式——〃平平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仄〃, 这两个律句仅可构成一副律联,整首诗歌的联与联之间的〃粘〃(上联 对句和下联出句平仄相同)就无法办到。唐人在近体诗格律上对于前代 的突破,或者说一大进步,正在于〃粘
〃。唐以前的诗人(如〃永明体〃 诗人沈约诸人)对诗的格律要求,只是侧重于平仄之〃对〃,即一句之 中的平仄错落与两句(一联)之间对应字的平仄相反,未曾顾及两联之 间的''粘〃。唐人格律从通篇全局考虑 不仅注意到一联两句之间的〃对〃, 而且十分讲求联与联之间的〃粘〃,这样就使近体诗的格律走向成熟、 臻于善境。但在六绝这种诗体中,两联之间的〃粘〃根本无法做到,当
时的作者为了追求两联之间的‘粘〃,只能一联合律,另一联成为拗联。
唐人六绝读起来不如五绝、七绝顺口的原因正在于此。
近体诗每一句的节奏韵律对于全诗的协律都至关重要。绝句全首仅 四句,如果其中两句是拗句,那么整首诗的音乐感必然大减。唐人在创 作实践中注意到了 〃粘〃,是诗律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在六绝创作中, 为了追求〃粘〃而不惜牺牲诗句本身的节奏韵律,便是舍本求末了。为 了矫正这种弊端,从中唐开始,出现了全部是律句的六绝,如:
宫中三台
王建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
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这首诗把〃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副律联重复使用了两 次(实际应用中第二、四、六字平仄相对即可),从而使两副联之间完 全是〃对〃(即偶数对应字的平仄相反),而牺牲〃粘〃,以保证全诗 四句的律化。我们认为在六绝创作过程中,在〃对〃与〃粘〃二者不可 兼得的情况下,这种〃舍鱼而取熊掌〃的做法是正确的,也可以说是六 绝在格律上的一个进步。这种格式在宋代被广泛采用,并相对固定,如:
感事六言
陆游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唐宋时期,除了律化六绝,六绝也有作品存在,如: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王安石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
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这种诗体数量更为少见,因为句式宜于在长篇辞赋、骈文中铺 陈渲染,难以在短小的绝句中表现一个独立完整的意境。在名家手中偶 一为之,或可取胜,他人则难以效颦。
唐宋两代传世的六绝作品不多,但著名诗人涉足六绝的并不算少, 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顾况、王建,以及宋代的王 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等诗坛大家都有六绝作品 流传至今。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六绝创作费力而难工,虽然有不少名家 参与创作,但是精品很少。下面列举历来评价较高的三首作品进行分析。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歌描绘蓝田辆川田园的暮春晨景,抒发诗人闲适的情致。第一联 写景,勾勒出一幅优美恬静的田园风景图;第二联写落花委地,莺啼百 喈,以动衬静,烘托出温馨、静谧的气氛。〃家童未扫"〃山客犹眠〃 描绘了隐栖之土安逸自适、闲散自得的生活,正是王维〃晚年唯好静, 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的典型写照。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歌叙述作者游历山川时,经过一户山农茅舍时的所见所思,写得 古朴自然、情味醇厚。第一联写亭午时分,山行路上,诗人游兴正浓, 在山泉的淙淙声中走过板桥,忽然一声鸡鸣
引起注意,一舍茅檐出现在 眼前,原来是山农的宅院;第二联〃焙茶〃 〃晒谷〃既写出山农的勤劳 和精细,又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特点——连绵秋雨后的晴天。诗中每一个 字都蕴含着情境,有声有,动静皆宜。第二联带有强烈的感情彩, 〃莫嗔〃 〃却喜〃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欣喜的心情。语言质朴自然,形 象生动鲜明,感情真实浓烈,不愧为六绝中的佳作。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7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六绝   格律   诗人   七绝   作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