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语言艺术赏析

围城》中语言艺术赏析
作者:王靖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4期
nokia6220
    王靖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安阳  456150)
    摘 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语言运用魅力四射,书中的妙语连珠令读者拍案叫绝。通过对《围城》的分析发现,小说中无锡方言的使用是一大特,作者在语法的运用上对西洋语法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小说自始至终都穿插着讽刺的喜剧情调,手法别具一格。书中讲述的是一些非常严肃的内容,但是钱先生却偏要用幽默、辛辣、机智的文风来表现严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开拓了汉语的运用边界。
    关键词:《围城》  语言艺术  幽默  讽刺
科技创新导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211-01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往往让读者深入其中,令人无法自拔,读者们往往着迷于《围城》中的语言风格。机智的语言、辛辣的讽刺是《围城》的一大亮点。钱钟书对汉语语言的运用可以说到了一种境界,从中可以看出钱先生广博的知识积淀和深厚的文学素养。笔者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赏析《围城》中高超的语言艺术。
    1 语言机智幽默、泼辣无忌
    凡是读过《围城》的人,一定会对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印象深刻、击节赞赏,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幽默令读者读起来捧腹大笑。为什么钱先生能写出这么多的幽默的语句呢?这和他豁达大度的人生观,洞察世事的智慧密切相关的。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只要这件事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便能引起钱钟书先生的调侃和挪揄,甚至是在常人眼中平平淡淡毫无特点的事情,钱钟书先生也能发现“没有特点的特点”,于是这件事又会引起钱钟书“幽它一默”的兴致。
    例如方鸿渐与苏文纨船上一别许多天后,方鸿渐想到了好久没有见苏小想去见她,在见苏小之前的那段方鸿渐伤春的描写:“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身轻无力,终飞不远。他自觉这种惺忪迷怠的心绪,完全像填词里所写幽闺伤春的情境。现在女人都不屑伤春了,自己枉为男人,还脱不了此等刻板情感,岂不可笑!譬如鲍小那类女人,绝没工夫伤春,但是苏小呢?她就难说了;她像是多愁善感的古美人模型。”
    在这里作者把方鸿渐颓唐伤感的情绪比作伤春,还说现在女人都不屑伤春了。他把平常生活里男人的伤感情绪说成伤春,并和女人比较,让人读完以后不禁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读者细细品味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悲剧效果,无意中流露着钱老先生对人生的讽刺、淡淡的伤感之情。
    像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描写方法,小说中随处可见。总而言之,风趣幽默的语言特点从小说的开篇到一直到结束无处不在。在读《围城》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发出会心的一笑,笑过之后,仔细品味其中的深意,总是耐人寻味。这种幽默方式才是真的幽默,这是一种机智含蓄,这是一种俏皮精致。既语言犀利如刀,情调浑厚,又饱含知识,充满趣味。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智者”的幽默,一种“学者式”的风趣。
细胞膜的渗透性    2 妙用比喻修辞
    比喻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修辞手法,甚至有先哲把善用比喻的人当作天才。比喻里包含着智慧、生动、活泼和风趣幽默。很多人都懂得比喻,但不代表他就一定会用比喻,这就像有的人可以在画板上掌握彩,有的人可以在盘上调试出各种各样的颜,但你让他画出一幅名画来他却做不到。恰到好处又让人内心一动而又不显的多余的比喻可以说是判断一个好作者的依据。钱钟书把自己内心里深刻的感受、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对时世人生的看法很自然地用比喻转化成文学的语言。形成了自己独具特的语言风格。
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在《围城》中充满了大量的奇思妙想的比喻,使得整个小说通篇趣味十足。
    例如:“他把客堂里的书画古玩反复看了三遍,正想沈子培写“人”字的捺脚活像北平老妈子缠的小脚,上面那样粗挺的腿,下面忽然微乎其微的一顿,就完事了,也算是脚的!苏小才出来。她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拉拉手,就:“方先生好久不见,今天怎么会来?”鸿渐想去年分别时拉手,何等亲热;今天握她的手像捏着冷血的鱼翅。”
    他把沈子培写“人”字的捺脚比喻成北平老妈子缠的小脚,生动活泼的表现出沈子培书法的缩手缩脚的风格。把苏小的手比喻成捏着冷血的鱼翅,也形象的表现出了苏小对方鸿渐的来访表现出的冷淡。这种比喻的运用使人读过之后,印象极深,甚至很长时间都难以忘怀。
    例如,方鸿渐和赵辛楣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的对话:“我经过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方鸿渐把赵辛楣和苏小的结婚比作狗追求肉骨头的影子,比喻生动活泼,十分辛辣的讽刺了人类婚姻的类似“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之处,钱钟书的愤世嫉俗在他的幽默中、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中表露无疑。
总参谋部信息化部
    除此以外,比喻的连用也是书中的一大亮点,此处不一一列举了。从这些大量的比喻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事物深刻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当然,还能体现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3 典故的灵活应用
    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先生还有许多对典故、事例的恰当灵活的运用。在书中有一个类比推理,而且类比推理里面还含有比喻的修辞。钱钟书先生用赶驴人、驴、和胡萝卜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类比上司驾驭自己的下属,从赶驴人的狡猾奸诈和驴的愚蠢来类比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的驾驭关系,奸诈狡猾和愚蠢之间的关系,并且从这一点出发,引发出更多层面的关系,生动的表达了钱钟书先生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嘲笑和讽刺。短短的几句话却又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了钱钟书对世事、人的尖锐的眼光,还可以看出他独具特的创造意象的超强能力。这些典故、意象都通过他灵活丰富的汉语语言技巧来表现,这可以说是钱钟书先生的独门绝技,这种能力别人是学不来的。
    此外,《围城》中运用的大量的中外典故往往包含着比喻,这种典故中暗含比喻的语言风格,让人读后,会产生独有的“钱式幽默”。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中隐藏的深意,引人深思。其实在一般的汉语写作中,引用典故就是明喻也往往发人深省,但是钱钟书先生匠心独到的暗喻设计却更能让读者细细的品味到文字的醇香。这也是钱老先生比一般的汉语写作者高明的地方。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4 结语
    《围城》这部小说,我们读起来会有一种超然物外、纤尘不染的精神享受。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里包含着辩证主义的哲学观,隐藏着博大的东方的智慧,其中语言的独特运用更是一座汉语语言艺术的高峰。《围城》中的语言风格是钱钟书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处理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及创作个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世界观和创作思想等。钱钟书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家,是无与伦比的“语言大师。
    参考文献
    [1]饶乐,黄沁.浅析《围城》的语言艺术[J]. 作家,2011(22).
    [2]何越鸿.《围城》中的典型修辞话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郑蔚萍.解读《围城》的语言艺术[J].鸡西大学学报,2012(3).
    [4]王斌.《围城》的语言艺术发微[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4).
    [5]张鸿.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3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60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比喻   围城   先生   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