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 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 染体:在细胞分裂时形成的能被碱性染料着的一类棒状小体。
2. 同源染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3. 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4. 直感现象:指杂交授粉后,父本花粉使母本所结杂交种子的胚以外组织直接表现父本性状的现象。
5. 果实直感: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6. 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通过转录,DNA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上。
7. 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以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把由tRNA运来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密码顺序,相互连接成为多肽链,并进一步折叠成为立体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8. 点突变(基因突变):染体上某一基因位点的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
形成对性关系,即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
9. 性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10. 单位性状:在研究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区分开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11. 相对性状: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12. 显性性状:把子一代中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13. 隐性性状:把子一代中未表现出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14. 表现型: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等。
15. 基因型: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16. 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
17. 复等位基因:同源染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
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叫复等位现象
18. 连锁遗传:同一染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他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19. 相引相(相引组):不同的显性基因或不同的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称相引相。
20. 斥引相(斥引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合在一起称为斥引相。
21. 完全连锁:位于同一条染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随染体传递到配子中,同源染体之间不发生染体片段的交换,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有亲本组合类型的配子产生。
22. 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本类型的配子外,还有少量重组型配子产生。
23. 重组值(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Rf=重组合配子数/总配子数(亲组合配子数+重组合配子数)。
24. 基因定位:根据重组值确定基因在染体上的排列顺序和基因之间的距离。
25. 单交换:一对同源染体上的基因之间分别发生单个交换。
26. 双交换:位于同源染体上的3对基因之间,同时发生了两次单交换。
27. 性连锁(伴性遗传):性染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着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28. 缺失环:正常染体与缺失染体所联会的二价体中,正常染体不曾缺失的区域,因同源联会而被挤出来的环或瘤。(中间缺失)
29. 染体组:二倍体物种的配子中所包含的全部染体,属于一个染体组,是维持生物体本身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少的一套染体。
30. 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由二倍体物种的染体直接加倍而来。
31. 异源多倍体:增加的染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一般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体加倍
形成。
32. 单倍体:指是有配子染体数(n)的个体。
33. 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形状。
34. 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个体内表现为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35. 遗传率(遗传力):一体内由遗传基因引起的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的相对比率。
广义遗传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占的比值。
狭义遗传率:能真实遗传的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率。
36. 近交: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杂交称为近亲交配,即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
37. 近交系数:个体的某个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38. 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
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39. 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但它的雌蕊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40. 孟德尔体:占有共同的基因库并且个体间有随机婚配关系的体。
41. 遗传漂变:在一个小体内,每代从基因库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会产生较大的抽样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称为遗传漂变。
42. 迁移:个体从一个体迁入另一个体,并且参与后者的繁殖。
43. 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4. 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时,亲代DNA 的双螺旋先行解旋和分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在这两条链上各形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从亲代DNA 的分子可以精确地复制成2 个子代DNA 分子。每个子代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是从亲代DNA 来的,另一条则是新形成的,这叫做半保留复制。
45. 母性影响(母性效应):子代个体某一性状的表现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积累卵细胞中的核基因产物所决定,而不受子代个体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表型与母本表型相同的现象。(实质是核遗传)(正反交不同)
46. 基因工程(遗传操作):是指采取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在体外将控制某一个(几个)性状的外源基因重组到质粒、病毒等载体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导入到本来没有这个基因的目标生物(细菌、病毒、动物、植物等)体内,使其整合到目标生物的基因组,并实现该基因所控制性状的表达,使目标生物产生本来不具有的性状而成为新类型的一种操作技术。
47. 侧交:指被测验的个体(F1)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用来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的方法。
48. 细胞质遗传:指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规律,又称非染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
49.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彼此可以自由交配并产生正常后代以及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是生物分类、防止和进化的基本单元。
50. 表现型值:是指基因型值与非遗传随机误差的总和即性状测定值。
51. 伴性遗传:是指性染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52.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体内,某特定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53. 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一个体内,某特定基因占该位点基因总数的比率
54. 基因库:体所包含的能够交换和重组的全部基因,即一个体中所包含的全部基因总数
遗传漂变55. 连锁遗传图: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即可将一对同源染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就叫
56. 密码子(三联体):代表一个氨基酸的三个一组的核苷酸
57.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58. 随体:次缢痕末端所带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
59. 果蝇ClB系:用X射线处理果蝇获得的倒位杂合体的雌蝇(XclbX+),C代表抑制交换的倒位区段,l代表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B代表该倒位区段范围之外有一个16区A段的重复区段,其表现型为显性榜眼性状
槽楔60. 共显体:F1同时表现双亲形状,而不是表现单一的中间型
61. 缺体:比正常染体数少一对的个体,染体数为 2n-2
摩信网
62. Hfr细胞:含一个整合到细菌染体内的F因子,即高频率重组型Hfr重组频率比F+xF-高出1000倍
63. 性导:是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体的过程
6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每个循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经25-30次循环后,可将模板DNA扩增达百万倍
65. 单体:比合子染体数少一条染体的生物体
66. 倒位:染体某一区段的正常顺序颠倒了
67. 半同胞交配:亲本之一相同的后代,即同父或同母的兄妹进行的交配
68. 母性遗传:由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成为细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
69. 连锁:存在于同一染体上的全部基因
70. 载体: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载工具,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能自我复制;有选择性标记;有多克隆位点
71. 配子体不育:花粉育性直接受花粉本身的基因所决定的一种不育类型
72. 顺反测验:根据顺式表现型和反式表现型来确定两个突变体是否属于同一个基因(顺反子)。顺式排列表现型为野生型,反式排列为野生型时突变分属于两个基因位点;反式排列为突变形时突变分属于同一基因位点
汤永宽73. 联会复合体:
74. 核小体:染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其形状近似于扁球状
75. 相斥相: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或相斥组
76. 规模效应亚倍体:染体数少于2n的非整倍体称为亚倍体
77. 顺反子: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一个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78. F`因子:把带有部分细菌染体基因的F因子叫F`因子
79. 隔裂基因: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隔裂基因,或者说真核类基因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一一隔开,这样的基因成为隔裂基因
80. 转座因子:指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81. 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一小片段染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的过程
82. 假显性:一个显性基因的缺失致使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了出来,这种现象叫假显性
83. 互补作用:两队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性状。分离比例为9:7
84. F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是一种感染性质粒,由于F因子存在与否决定细菌是否接合,又称为致育因子
85. 加性方差:
86. 多因一效:
87. 颠换:
88. 异源联会:
89. 部分二倍体:
90. 限性遗传:
91. 假噬菌体:
92. 突变的平行性:
93. QTL:
94. RFLP:
9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5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基因   染色体   性状   遗传   个体   配子   称为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