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史
开始:1840年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战争  1840—1842年
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第二次战争  1856—1860
1、原因:列强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2、结果: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影响:中国再次损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前进了一步。同时,战争不仅使清政府的权力机构发生变化,也使一部分官绅认识到了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师夷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变局论”的思想流行开来。
二、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③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④日不宣而战。
2、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1894)、黄海战役(1894)、辽东战役(1894)、威海战役(1895)。
3、结果:1895年4月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八国联军接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结果:1901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化探索
近代化概括地说就是指政治思想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层次的过程,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共同之处:挽救危亡。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一、洋务运动
未来的冲击
1、背景:第二次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5、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陆海军 。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6、结果:失败。
7、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
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1、兴起:(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 (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刚果埃博拉疫情
团章程2、发展: 严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高潮:百日维新
4、结果:失败。
5、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三、 辛亥革命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高泰克斯高潮:民国建立
  A、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B、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A、同盟会涣散,立宪党和旧官僚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孙中山表示 “虚位以待”.
关典史B、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两面大旗(口号):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5、代表人物: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论》,提出文学改良“八不主义”,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他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6、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影响:思想启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由此可见,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⑵、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实际上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1919年5月4日;
(1)开始在北京(前期5月4日),学生为先锋,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等。
(2)转折:上海(后期6月5日)工人为主力,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3、结果: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5、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性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注塑机联网
二、中共的诞生
A、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该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的斗争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
B、成立: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
(1)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2)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年,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从此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北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工人运动发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四、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武装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标志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革命转向农村的开始。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3、红军长征
原因: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进而进逼华北,蒋坚持“攘外必先定内”政策。1934,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过程:1934一1936年重点在遵义会议:纠正错误军事路线;确定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意义: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动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1、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二、西安事变 
1、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2、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革命   思想   创办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