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第十章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1、极谱法和电解法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答:极谱过程是一特殊的电解过程,主要表现在电极和电解条件的特殊性。①电极:一个电极是极化电极,另一个是去极化电极;② 电解:被分析物质浓度一般较小,电流很小,且只是扩散电流与被测物浓度有定量关系,必须消除迁移电流和对流电流。
2、直流极谱波呈台阶锯齿形的原因是什么?
答:据尤考维奇公式,扩散电流随时间t1/6cnki免费入口增加,是扩散层厚度和滴汞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总结果。在每一滴汞生长最初时刻电流迅速增加,随后变慢,汞滴下落时电流下降,即汞滴周期性下滴使扩散电流发生周期性变化,极谱波呈锯齿形。
3、进行极谱测定时,为什么一份溶液进行多次测定而浓度不发生显著变化?
答:因为极谱测定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极谱波的产生是由于在极化电极上出现浓差极化引起的。由于被分析物的浓度一般较小,通过的电流很小(<100μA),故试样的浓度基本没变化,因此同一溶液可反复测定。
4、什么是极谱分析的底液?它的组成是什么?
答:底液:为了改善波形,极谱分析的试液中加入一些辅助试剂,这种含有各种适当试剂的溶液称为极谱分析的底液。
底液含有支持电解质、极大抑制剂、除氧剂及其他有关试剂,如消除前波或叠波干扰的配位剂,控制酸度、改善波形、防止水解的缓冲剂等。在选择底液时,应尽量选择使极谱波波形良好,干扰小,实验操作简单的底液。
5、在被测离子浓度相同时,平行催化波产生的电流为什么比扩散电流大得多?
答:平行催化波原理:
       
电活性物质的氧化态A在电极上还原,生成还原态B,这是电极反应,还原产物B与溶液中存在的另一物质C(氧化剂)作用,被氧化生成原来的电活性物质A。此再生出来的A在电
极上又一次地被还原如此反复进行,使电流大大增加。在整个反应中,物质A的浓度实际上没有变化,消耗的是物质C。
6、解释单扫描极谱波呈平滑峰形的原因?
答:极化电压变化的速度快,当达到可还原物质的分解电压时,该物质在电极上迅速还原,产生很大的电流,极化电流急剧上升,产生瞬时极谱电流,由于还原物质在电极上还原,使它在电极表面附近的浓度急剧降低,本体溶液中的还原物质来不及扩散至电极表面,当电压进一步增加时,导致极谱电流反而降低,形成峰形电流。
7、脉冲极谱法为什么能提高灵敏度?
答:脉冲极谱法是在脉冲电压加入前20ms进行一次电流取样,在脉冲电压消失前20ms再进行一次电流取样,这两者之差便是扣除了背景电流的电解电流。该法巧妙地克服了充电电流和背景电流,因而可大大提高灵敏度。
8、溶出伏安法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答:溶出伏安法是将电解富集和溶出测定相结合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溶出伏安的操作过程:首先是电解富集过程.它是将工作电极固定在产生极限电流电位进行电解,使被测物质富集在电极上.然后反方向改变电位,让富集在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溶出过程中,得到一种尖峰形状的伏安曲线。
  特点:将电解富集与溶出测定相结合,灵敏度较一般极谱法高34个数量级。
9、在0.1mol/L KCl溶液中,Co(NH3)63+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极谱波:
      Co(NH3)6太中银3+ + e Co(NH3)62+      E1/2 = 0.25V(vs SCE)
      Co(NH3)62+ + 2e Co + 6NH3    E1/2 = 1.20V(vs SCE)
(1)画出极谱波示意图。
(2)两个极谱波中哪一个波高,并说明其原因。
解:(1)极谱波示意图如下:
                .
  (2)半波电位为1.20V的极谱波高,约为第一个(0.25V)的波高的2倍,因为:
          ,其它条件相同时,
10、某物质产生的可逆极谱波,当汞柱高度为64.7cm时,测得平均扩散电流为1.71μA,如果汞柱高度升为83.1cm时,则平均扩散电流为多少?
解:对于可逆波:
         
如梦令赏析11、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微量锌,取试样0.5000g溶解后,加入NH3-NH4Cl底液,稀释至
50mL。取试液10.00mL,在极谱仪上测得波高为4.0cm;加入0.50mL锌标准溶液(浓度为1.00 ×102mol/L)后,测得波高为9.0cm,求试样中锌的质量分数。
解:设50mL试液中锌的浓度cx mol/L,由题意得:
         
    解得:cx = 3.67×104mol/L
       
12、根据下列数据计算镍的质量浓度(mg/L)
溶液
i/μA
25.00mL 0.20mol/L NaCl稀释至50mL
8.4
25.00mL 0.20mol/L NaCl加10.00mL试样稀释至50mL
46.3
sce
25.00mL 0.20mol/L NaCl,10.00mL试样,0.50mL 2.3×102mol/L Ni2+稀释至50mL
68.4
解:设50mL溶液中镍的浓度为Cx,则
 
解得:Cx = 3.94×104mol/L
13、在0.1mol/L KCl底液中,Cd2+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是可逆的,25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时在不同的滴汞电极电位(vs. SCE)下测得的扩散电流值列于下表:     
Ede/V
-0.66
-0.71
-1.71
i/μA
17.1
19.9
20.0
试计算E1/2
解:由得:
       
单循环赛
    解得: E1/2 = 0.64V
14、在1.0mol/LKNO3溶液中,Pb2+还原至铅汞齐的半波电位为0.405V,如果使1.00×104mol/L Pb2+的KCl溶液中含有1.00×102mol/L Y4(Y4为EDTA的阴离子),那么半波电位为多少?已知PbY2的形成常数为1.0×1018
解:由知:
     
15、在0.1mol/L NaCl溶液中,1.00×103mol/L M(III)有一个可逆的极谱波[M(III)还原为汞
齐],下表数据说明了阴离子(X2)浓度增加对E1/2的影响。
E1/2/V
E1/2/V
0.000
-0.692
0.100
-1.128
0.0200
-1.083
0.300
-1.152
0.0600
-1.113
0.500
-1.170
试求该络合物的化学式及稳定常数。
解:由题意有:M(III) 还原为汞齐的电极反应为:
              M(III) + 3e + Hg M(Hg)
络合物的电极反应为:
          MXx32x + 3e + Hg M(Hg) + x X2 
    由知:
(E1/2)c对lg[L]作图,如下图所示:
       
得线性方程为:
所以,斜率= 0.0607  即    因 n = 3
得:  x = 3
络合物的组成为:MX33   
又因  及[L] = 0时的电位即为简单金属离子的半波电位E1/2 = 0.692V
而截距 = 1.1868  即 
得  Kc = 1.44×1025 
16、Fe(III)一般分两步还原为Fe(0)。在电位负于+0.40V(vs.SCE)时,Fe(III)可还原为Fe(II),进而在-1.5V还原为Fe(0),而Fe(II)在-1.5V也可还原为Fe(0)。今用极谱法测定含有Fe(III)和Fe(II)的混合溶液时,在0.0V处记录的波高为12.5μA,在-1.5V处记录的波高为30.0μA。求此溶液中存在Fe(III)和Fe(II)的浓度比。
解:由尤考维奇方程:id = 607nD1/2qm2/3t1/6C = nKC
在0.0V处,只有Fe(III)可还原为Fe(II),即
            Fe(III) + e Fe(II)
所以:      12.5 = KCFe(III)             
在-1.5V处,Fe(II)(包括Fe(III)还原的和原混合液中存在的)均还原为Fe(0)
            Fe(II) + 2e Fe(0)
则          15.0 = K(CFe(III) + CFe(II) )     
①②得: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2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01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流   电极   还原   物质   浓度   极谱   扩散   电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