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北斗照亮人生坐标面——记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CHINESE INDUSTRY&ECONOMY
谢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北斗卫星导航糸竦工程副总设itH
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记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文/本刊记者刘保林
46—I中国产经Chinese Industry&Economy
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走进北斗三号工程副总
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的办公室,你可能很难联 想到这里的主人是位航天专家。
一张不大的书桌、一组木质书柜、一张简易的皮质沙 发和几把椅子,差不多就是这个屋子里的全部陈设,并没
有与航天有关的醒目元素。
自2004年初担任北斗二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以来,谢
军已在这里工作了 15年。15年里,这间办公室陈设依旧, 太空中的“北斗星座”却已熠熠生辉——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启动,2012年12月,
北斗二号开通亚太服务,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
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15年,谢军和他的团队把北斗卫星打造成一张享誉全
球的“中国名片”,两代北斗卫星也把他历练成一位世界
知名的卫星专家。
梦在星空,路在脚下。天上的卫星时刻高速运转,地 上的总师谢军冋样在急速前行。
我们是在以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 ”刚刚花甲之年
的谢军如此形容15年来的“北斗岁月”。
谢军出生在一个党员家庭,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他 一直品学兼优。
当时这个在铁路职工家庭长大的陕西小伙儿,对高考
后去哪里读书,并没有明确的想法,填写志愿时拿不定主
意。
2
021年2月17 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
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
谢军入选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作为我国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
间基础设施,北斗系统始终秉承“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
全球,造福人类。那么,中国的北斗,到底牛
在哪?
航天五院2021年2月17 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入选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这是谢军在颁奖现场。
I  中国产经 Chinese  Industry  &E8nomy  I  一 47
中国产经
CHINESE  INDUSTRY  & ECONOMY
你可以考虑选国防科技大学。”有老师给
谢军一个建议。
1978年6月,在同志的直接关怀下,
流淌着“哈军工”血脉的国防科技大学组建。
老师告诉谢军:“这个学校好,以后可以有大 工程干!”当年谢军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防科技
大学,就读于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19岁的
谢军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他不知道,就在他入学后的当年10月6日, 大洋彼岸的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导航 卫星。他也不会想到,26年后,自己将作为
总设计师打造中国自己的导航卫星。
经过大学4年的寒窗苦读,以优异成绩毕 业的谢军其实有多个工作选择:留校读研究生、 去工业部门、去建设航天基地……
从小在西安长大的他,选择了航天科技集 团五院504所,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分院。来到
这里,谢军才知道,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 斗计划一起步,西安分院就担负着北斗卫星的
相关技术预先研究和设计工作。
本想选一条离家更近的路,却由此走上一
条离星空更近的路。回顾自己当年的这一人生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在工作中
选择,谢军由衷感慨:“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谢军参与研制的第一件卫星产品,叫作波
导同轴转换设备。受当时条件限制,在研制过 程中需要对不同尺寸的模片进行反复调试,一
减压蒸馏次次地记录数值,可谓单调、枯燥。
谢军却有独特的收获:“每一次试验,我
都认认真真地去做。后来发现,这些工作对理 解课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非常有帮助,通过反
复试验验证的原理,一辈子都不会忘。”
在那段岁月里,谢军一直秉持着踏踏实实、 兢兢业业的作风,也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成长。
在西安分院工作的22年,谢军创造了很多纪 录:最年轻的高工、最年轻的研究员、最年轻
的副所长……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精益求精的前 提”,谢军深刻体会。
湿地松粉蚧
在投身北斗卫星工程前,谢军已经参与过
不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聊起这 些曾经为之付出心血的“大工程”,谢军无不 充满感情。
然而,在回顾这份航天情怀的由来时,他
坦诚地表示:“走到今天,也是不知不觉干着
48I  中国产经 Chinese  Industry  & Economy
I
干着就喜欢上了一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精益求精的前提!”
谢军进入西安分院后,被分到了天线技术研究室工作。这里没有办公室和实验室的区别,一个小房间是学习的地方,旁边一个大房间就摆着两排实验桌,方便随时做试验验证。
有些试验并不轻松。一次天线产品缩比试验,谢军和同事要加工出一个抛物面。他们就在地上挖出一个凹透镜轮廓的土坑,然后拿一块平整的铝板放上去,用木槌一槌一槌地敲,直到敲出的抛物面光滑无比,表面形状和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不是当时的工业加工水平不具备,而是工厂加工周期太长。”谢军觉得,这种手工加工也要做到极致的作风对自己影响很大。
后来,他去了测试中心,学习产品说明书时,-个功能键的定义和作用都不会漏过”。再后来,他把这种“极致攻关”的精神也带到了北斗卫星研制团队。
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天地间时间越同步、定位误差就越小,原子钟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导航系统的服务质量。
研制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就成了绕不开的“拦路虎”。当时,研制出的第一台原子钟在工作时常出现信号突跳,精度较差。为了解决精度问题,谢军要求科研人员每天、每周对卫星上选用的特定原子钟设备进行定期监测,然后根据数据进行改进。
就这样,用了3年多的时间,谢军和他的团队终于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的原子钟。目前,北斗卫星原子钟的质量和指标不断提升,授时精度相当于300万年只有1秒误差。
卫星导航星座包含的卫星数量众多,由于卫星寿命有限,卫星组网速度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成本。为提升组网速度,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和团队成员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
北斗三号工程自2017年11月发射第一组卫星以来,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便将19
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高
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
尽管时间已过去整整16年,谢军仍然对
2003年国庆节前的那一天记忆犹新:那天,
时任航天五院院长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出任北
斗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这一年,谢军44岁。一向沉稳的他提出,
自己要“考虑考虑”。
“总师”二字的分量,谢军太清楚了:总
端粒酶活性师是项目负责人,是工程“大管家”,关键时
刻你要能做出正确决断,工程里的每一个系统
和模块,你都得细致入微把控。
最终,谢军接下了这份重担,属于总师的
独特挑战也接踵而至。
2007年3月310,我国首颗北斗二号导ice age 4
航卫星发射在即。在发射前最后的检测中,卫
星上的应答机却出现概率异常,很可能影响信
号正常传输。
紧盯着各种数据和状态,作为卫星总师的宝贝一家亲
谢军陷入了沉默。他很清楚,这是一次只能成
功不能失败的航天发射。
I中国产经Chinese Industry&Economy I一
49
中国产经
CHINESE  INDUSTRY  & ECONOMY
由于太空频率资源有限,国际电联曾规定, 任何国家申请空间轨道和信号频率资源,如超 过7年还不能将设计的卫星发射上天,所申请
的频率资源就要作废。而我国卫星导航信号频 点失效日期是半个月之后的4月17日。
“即便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的故障,也必须
彻底归零。”谢军当机立断,在与大家研究后, 决定打开星箭组合体,拆出应答机,排除故障。
72个小时的不眠不休后,产品故障被定位,
问题被排除。4月14日4时11分,这颗肩负 着重要使命的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可新的考验又随之而来。卫星入轨后,按 照操作规范,卫星产品要在真空环境下暴露5 天后再开启设备。冒险开启,很可能引发微波
信号大功率微放电,导致卫星报废。可是再等
5天,势必错失国际电联规定的最后期限。
两难的选择再次摆到总师谢军面前。他一
边掐着时间精确计算,一边仔细回想卫星上设 备产品的每一个性能指标,一天一夜没合眼。
16日20时14分,谢军做出决定,下令试
验卫星上的有效载荷产品加电开机。21时46 分,地面系统正确接收到了卫星播发的导航信 号。中国北斗一飞冲天,成功“分娩”。
如今,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谢军对 “总师”二字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有人问
我难的时候怎么办?我说,关键时刻,你行不 行都得行,都得挺住。应该说,这也是一种信
念在支撑! ”
2009年,在北斗二号系统稳步建设的同时,
北斗三号系统立项。这次的目标是面向全球提 供服务,这对卫星、系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50I  中国产经 Chinese  Industry  & Economy
I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2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8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航天   产品   导航   中国   工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