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精品)

简答题
1.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内涵:P92
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
“六法是” 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谢赫的“六法”和顾恺之的“传神论”呈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
他的《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一部什么样的“百科全书” ? P120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善于绘画艺术的通史,这部著作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的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全书共分10卷,内容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关于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
关于画家传略及画迹史料;关于绘画技法与理论;关于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
内科学
《历代名画记》所论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绘画的起源、功能、承继关系、评论标准、艺术表现以及时代和地方的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有新的见解。
3.何为佛教的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作为古地名,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东部一带,是古印度十六国之一。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据说贵霜地
区的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救世主相似,于是按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的头,脸上的笑容静谧而安详,披着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后来,佛陀以健美体魄为特征的雕像,加入了印度苦行的宗教观念在里面,从而使佛陀变得眼窝深陷形容枯槁,丑陋不堪。但他通过肉体的瘦、丑反衬了精神的力和美,可以说, 成熟的犍陀罗艺术是用希腊的艺术手法诠释印度宗教思想。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4.何为“文人画”,它的表现特点是什么? P143
文人画是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画,北宋苏轼首次提出“士人画” 的概念,是没有功名的文人的画。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人文思想的绘画,并以书法如法,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雾霾污染
文人画以诗为魂,有浓重的表情达意的抒情性特征。以诗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的美学追求原则。它不拘格套,任性而发。
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的意趣,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风格样式,注重笔墨情趣,体现文人趣味。
5.郭熙为什么要在文人画中表达林泉高致的情怀? P145
郭熙的《林泉致集》奠定了他在山水画史上的不朽地位。它是在山水画高度成熟后产生的,一定程度上是对北宋后期之前山水画创作总结。《林泉高致》正处于北宋时期儒道禅思想全面发展的时期,儒道思想在郭熙绘画理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身处官场,却醉心山水。
《林泉高致》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第一次由隐者立场变为士大夫阶级立场
的著作,儒家的立身入世代替道禅的隐逸遁世,画为士君公务之下无法亲身游历山水的替代品,繁琐生活的宽解品,郁闷情结的慰藉品,
满足了士君的游历之思,又不忍心离开君。
6.何为画像石? P43笨猪四国
鄞州区建设局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兼具了绘画、雕刻或浮雕等因素的艺术形式,比壁画更能久存。
画像石是在石块上雕刻画像而成,东汉有《荆轲刺秦王》《闵子骞石锤》《二桃杀三士》等作品
画像石能成为我们探索和思考审美文化的宝贵资源,对当前审美文化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7.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心议题? P92
《古画品录》提出了六法论,以“气韵生动”含概五法。“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圆的最高美学准则,是“六法”之本。“气韵生动”实际上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谢赫把顾恺之的“神”用具有基本相同含义的“气韵”取而代之
秩和比是一本我国现存最早的较系统的美术史论专著,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美学原则和独特表现法则。
8.陶瓷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P71
陶瓷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炼制而成的器具,古代一般用作生活用品,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国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物质文明的一项伟大贡献,表示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9.为什么说《古画品录》的“六法”奠定了中国画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法则?P92
“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圆的最高美学准则。谢赫的“六法”与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她们是针对当时人物画创作而提出的。“神”和“韵”基本上是就客体而言的,指对象本身具有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而后人继承发展他们的理论,包含主观之神。
10.《石涛画语录》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P193
提出了著名的“一画论”,要求在宏观上整体把握自然现象,强调山水画创作要以自然造化为师。
“一以治万,万以治一”。对于自然现象要求用心体会,然后“搜尽奇峰打草稿”,升华为艺术的境界。
最大特点是面貌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笔墨技法也是变化多端。
论述题
1.分析敦煌美术巨大艺术成就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建筑,雕塑,壁画。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 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而石窟壁画至今仍有大量遗存。
佛本生故事是莫高窟壁画反复表现的题材。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壁画展示出来的艺术形式与民族传统艺术交融,糅合后的新特与魅力。佛教雕塑按材质来划分, 大致有铜雕。石雕,泥塑,木雕,陶雕,筐刻等几大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就其风格发展演变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六国时期为第一阶段;北魏孝文帝迁都以前为第二个阶段;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正兴末年为第三个阶段;东西魏至隋统一中国之前为第四阶段。
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三大类。中国佛教建筑是我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建筑也是这个时代建筑成就的反映。
总之,其艺术价值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其构图方式,传神写照以及线搭造型等对现代绘画艺术影响深远,表现手法独特,艺术造诣较深。
2.请论述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美术特点。
一、出现艺术的自觉。在魏晋之前,文艺注重实用性,为表达思想或概念的工具,而这时期开始强调情感的价值,文艺活动本身被视为目的。“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①虽然为政教服务仍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审美情趣已不仅仅局限于此。南北朝时期的山书画大家宗炳曾言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②他在这里不仅强调了“神思”,即情景交融的艺术想象活动,还进而把山水画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归结为“畅神”,反映出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情感表现的高度重视。艺术的自觉并不局限于绘画,也可见于当时的文学、书法活动。以书法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与实用价值兼备的行书不断发展成熟,极难辨认、但能够很好表达书写者个性特征和思想感情的草书备受推崇。各种书法交相发展,追求精神自由的杰出书法家不断涌现,书法,由此走向自觉。
二、观者及画论文字的出现。这时候的的画家开始注重观者的心理活动,伴随这个现象的是书画收藏活动以及层出不穷的画论。南齐的谢赫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6:2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8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艺术   绘画   表现   美学   中国   理论   发展   时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