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如何应对语速较快的发言

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如何应对语速较快的发言
语速同声传译的大敌。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术语不懂,可以通过提前准备解决。发言者的语速,却不在译员的控制之下。即使专业再熟,也无法应付速度过快的发言。
1.语速—难以逾越的障碍
蒸纱语速同声传译的大敌。即使专业再熟,也无法应付速度过快的发言。道理很简单。译员的精力是有限的,做同传时译员要把精力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听解、表达、协调等。发言速度很快时,仅仅是听解,就耗费了译员的全部精力,哪里还有精力进行翻译!发言速度太快,大脑的空间已被占满,没有运作的余地,便无法产生合格的译文。
2.英语发言多快合适?
为了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除其他外,需要降低发言速度,让译员留出精力,进行语言转换。相关领域的研究表明,发言语速直接影响翻译质量。随着语速的提高,翻译的准确度下降。所以,为保证质量,译员一般认为,非诵读文本的最佳速度为每分钟100-120个词。研究证实了每分钟100-120词是最佳速度,尽管不同类型的发言最佳速度不同。对于没有停顿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
和冗余信息的诵读文本(即典型的演讲),最快应不超过每分钟100个词
这些研究发现,也符合同传译员的一般认识。国际口译协会(AIIC)网站留言板上有这样一段话:
We all know that a speaker speaking at about 100 to 120 words per minute is perfectly acceptable. However, there are exceptions to this: dense originals without much redundancy. Such speeches may seem excessively fast even if presented at 120 words per minute. Normally, however, any original exceeding 140 words per minute is fast. I have clocked speakers at 180 words per minute.
作为参照,VOA特别英语节目为每分钟90个词,为正常播音速度(每分钟140个词)的三分之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速度为每分钟120个词。
3.汉语发言多快合适?
中文发言应当慢于新闻广播的速度。对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语言,在短时间内,人耳的接受程度可达每秒七八个字,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人耳的接受程度,即辨析率是每
秒四五个字,即每分钟240-250字。超过这个速度一定程度,听者理解辨析就会有一定困难。播音用的是普通话,人们对标准普通话的辨析率要高于每分钟240-250字,可以达到280字左右,
c704
这样的速度是否适宜于同传?笔者统计了中国政府白皮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部分内容的中英文字数(英文为官方译文),计算得出中文和英文字数之比大约为1.4:1,即1.4个汉字,可以译出一个英文单词(不同类型的文本比例不同,如果译得简练,可能达到1.7:1)。这样,假设中央台以260字的速度播音,如果同步读出英文,则每分钟约为185词,大大超出英文的标准播音速度(BBC和VOA标准英语的播音速度大致为每分钟140个词)。试想,遇到这样的发言,即使译者能够译出,又有多少听众可以听懂呢?每年召开人大会议时,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速度并不快,但电视上同步播出的英文稿却快得惊人,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资深译员冯京说,“以央视新闻的播音速度讲话,可以说没有人能翻译出来。” 可见,在中英同传中,以正常播音速度进行会议发言,是无法进行同传的。我个人曾经试过,即使同步朗读,都难以跟上,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4.速度快的危害
何小伟
发言速度过快可能造成几方面的不利后果。首先,可能造成误译、漏译,影响会议交流。译员在单位时间内的输出有限,输入越多,漏译、误译的可能性越大。其次,直接影响不使用翻译的听众的理解。即使听母语,速度太快也对理解造成困难。许多与会者的英语是外语,水平不高,无论英语发言或英语翻译过快,他们都可能产生理解困难,被置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关于语速对理解的影响,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谢礼逵撰文指出,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说的和听的速度都有一个极限。说话的速度太快,“耳朵”就会跟不上“嘴巴”,听的人领会理解就会发生困难。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广播新闻的播音速度也在加快。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为例,60年代,每分钟播出约185字;80年代,200-220字;90年代,240-260字;近几年,每分钟250-270字,最快时达到每分钟300多字。而且语速太快,就会给人造成压力,使人紧张,从而也影响理解。一位听众在给中央台的信中反映:“《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员在播新闻时,播音速度快得惊人,像雷声滚过,我听了简直喘不过气来。”快到使人“喘不过气来”的程度,当然就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st天华
5.应对发言快的策略
(1)让发言者放慢速度    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机构努力,二是主办单位努力,三是个人努力。对于同传的机构用户,例如联合国和欧盟,同传的行业组织AIIC(国际会议翻译协会)会出面沟通,对会议发言提出要求。欧洲委员会口译司在AIIC的压力之下,为发言者提出了几点要求(Tips for speakers),如果发言人能做到,将对翻译有极大帮助。其中一条是 Speak naturally, at a reasonable pace。对于零散的同传用户,译员要和主办单位沟通,通过主办单位,对发言人提出速度要求。在小规模的会议上,译员还可以直接与发言人沟通。发言人一般会比较配合,甚至请译员随时举手提醒其放慢速度。总之,译员要通过各种途径让会议组织者和发言人了解译员的困难,配合译员的工作。会议的成功,在于各方面的配合。
(2)加快翻译速度    如果发言人不配合,译员只能加快翻译速度。但一个人说话的速度不可能无限加快。而且如前所述,发言速度过快,译员把大量的精力放到理解上,没有时间生成像样的译文。即使勉强翻译出来,听众也根本来不及理解。
(3)总结性翻译        如果译员加速翻译也跟不上,只能做总结性翻译。对于存在冗余信息的
发言(如某些即席发言),总结是有效的翻译手段,译文可能比原文更加精炼易懂。但信息密集、逻辑性强的发言已经不存在任何压缩的空间,任何省略都可能造成逻辑中断,从而造成听众理解困难,尤其是发言人快速宣读论文或官样文章的时候。这时,译员只能尽力而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翻译多少,就翻译多少。但总结本身需要耗费译员大量精力,不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译员熟悉专业内容、了解听众需求和讨论重点,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和和表达速度,也有助于译员选择重要的信息,省略不重要的信息,但如果发言者速度太快,即使再熟的内容也难以充分译出。
一般情况下,一个会议上不可能所有的发言都那么快。一个人发言快或者技术性强,很快就会过去,即使翻译得不理想,也能得到主办者的理解。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这一个人,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译员身上。另外,译员最好事先在翻译合同中提醒主办方注意发言速度,作为对自己的保护。
本文为语美多翻译公司原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www.yumeiduotrans/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4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7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速度   译员   翻译   发言   理解   会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