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65
一、名词解释(15分)
1、青铜器
主要指先秦时期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简称“铜器”。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2、文人画(2006年 清华美院、2006年 湖美)
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绘画。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
3、青花瓷
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钴料烧成后呈蓝,具有着力强、发鲜艳、烧成率高、呈稳定的特点。
4、《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引力坍缩5、宣德炉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是明代王室祭祀宗庙和陈列玩赏的器皿,盛行于宣德年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6、紫砂壶
是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程的无釉细陶器,一般呈现赤褐、淡黄或紫。紫砂壶创于宋代,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其中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最为著称。
7、画像石(砖)
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8、饕餮纹
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是青铜器上最具特的装饰纹样。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
9、唐三彩(2007年 湖美、苏州大学)
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釉在器皿上构成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10、六朝三杰(六朝三大家)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这三人各有特,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
11、顾恺之(2006年 清华美院)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画以传神精妙著称,并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著名绘画思想。传有后人摹临的作品《烈女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2、迁想妙得(2005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
人体三维模型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所谓“迁想妙得”,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
13、以形写神(2006年 清华美院、2007年 山大艺术学院)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即“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14、陆探微
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
画家之一。
15、张僧繇
齐梁冠冕一代的大画家,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画家之一。他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疏体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
16、“没骨法”(2001年 中央美院)
中国画中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彩描绘物象的技法。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五代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后几乎隐去笔记,遂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
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只用彩画成,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清代恽寿平亦用此法。
ireport17、谢赫“六法论”(2003年 湖美、2004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清华美院) 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8、谢赫 《画品》
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著,书中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
19、曹家样(2004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
水中出来一样。“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2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004年 华南师范大学)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
21、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另雕刻名匠将他征战时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刻成浮雕,置于他的墓地前,世称“昭陵六骏”。六骏石刻风姿英武,具有情节性和高超的写实艺术的表现力,完美的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魄。
22、《历代名画记》(2003年、2007年 湖美,2006年 山大艺术学院)
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内容大致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画家传记及作品。
23、阎立本
唐代杰出画家。阎立本的画继承并发展了魏、隋以来“以线描画”,“以形写神”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物精神刻画,用笔沉着清俊,用线遒劲坚实,工笔重设。画有《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昭陵列像图》、《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等。
24、《步辇图》对别人的尊称
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作品设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5、吴道子
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 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26、吴带曹衣(2002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
“吴带曹衣”指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试圆转,衣服飘举;而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后人因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两种著名的描发也流行于古代造像。玻璃工艺学
27、李思训
唐代杰出画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形成意境
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泽匀净而典雅,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对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就是对他这一派画风的延续,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唐代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人称“大小李将军”)
28、青绿山水
是指以工笔重彩形式来描绘山水景物的技法和风格。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代表人物:展子虔,李思训。
29、水墨山水
是指盛唐期间,山水画出现重大变革,有异于青绿山水,出现了以吴道子笔迹豪迈和王维水墨简淡为代表的山水画。
30、张萱
force10盛唐著名画家。擅画仕女、婴儿、鞍马、屏障、宫苑一类题材。他画的妇女形象,“曲眉丰颊,浓丽丰肥,长裙,温润香软,丰厚为体”。是盛唐绮罗人物画的典型风格。画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武后行从图》传世。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7:2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7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绘画   中国   画家   具有   表现   山水   艺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