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在中国画论中的体现

浅析“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在中国画论中的体现
作者:宋志敏
开明国语课本 pdf
来源:《美术界》 2016年第8期
非诚勿扰 英国专场    文/ 宋志敏
    【摘要】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现今人们通常将其看作是一篇文学批评论,在文中刘勰说到“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表达出审美接受者只有在广泛阅读中慢慢积累审美经验,才能真正鉴别、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观点。笔者认为“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不仅在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时起着重大作用,在中国画创作、中国画论思想中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中国画论入手,阐释刘勰“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的理论在中国画论中的体现。
    【关键词】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中国画论商科
中华粉末冶金网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①刘勰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例子来说明文学创作是要多写、勤练、博览,不断提高自己文
学方面修养的。“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说的是只有在多多实践、博览的基础上使自己开阔眼界,储备一定的知识理论后,才能达到“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的境界,即圆照之境。由此可见,刘勰认为“博观”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是至关重要的。
压路机功率    一、刘勰的“六观”与谢赫的“六法”
兰兰过桥教案    为了达到“博观”后应有的效果,赏评的人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于是刘勰又提出了“六观”,“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②“一观位体,就是看作者怎样‘情理设位’、‘因情立体’,即情理安排与体裁是否相合。二观置辞,观察作者怎样安排章句。三观通变,探讨作者怎样‘资于故实,酌于新声’,即文章继承与革新的情况。四观奇正,观察作品怎样驳正驭奇,实际是看在新变情况下,文章辞意的统一。五观事义,看作者怎样取熔经义,以供自己驱使。六观宫商,就是要分析作品声律,看是否和谐。”③刘勰认为评论家只有按如上“六观”做了之后,才能全面考察、分析作品,最终才能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而与刘勰差不多年代的谢赫,在人物画创作中,提出了他的“六法”。谢赫在其作品《古画品录》中说:“画有六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④“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主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骨法用笔,此为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应物象形,就是要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随类赋彩,随对象之类,在形象上赋予概括性的彩表现;
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传移模写,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⑤此“六法”虽最初是针对人物画提出来的,但最终却被用在中国画的方方面面,向来为历代画家、评论家所推崇,可以说“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最先提出来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绘画创作、批评准则。笔者认为谢赫的“六法”与刘勰的“六观”虽然是针对不同领域提出的创作准则,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不管是刘勰的“六观”,还是谢赫的“六法”,要达到他们所说的最终境界,不论是创作文学作品,还是绘画作品,都需要创作者们先“博观”,只有博览、深入体会之后,才能创作出自己满意、别人叹服的作品。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3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品   创作   才能   作者   对象   画论   中国   绘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