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理论

中国画论又叫中国画学,是绘画创作理论体系,其研究范畴包括画理,画评,画法,画史等许多方面;
老子着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其中的绘画论述:1注重对绘画要素的论述,确立人们早期中国人的玄素彩观,这是最为直接的绘画理论2画论观点往往与其哲学思想互为论证,体现出哲学对其意识形态的导向制约作用和间接影响作用,因而讨论老子的艺术主张必需密切联系其基本的哲学观点;
老子的哲学核心是“道”,道是万物之始,是世界之源;老子的道通常有两种形态出现:一是无一是有,道既是无与有的统一,虚与实得统一;在彩观念上老子重“玄”,既是黑,深奥,玄虚,既靠不住;
老子的绘画思想:1彩主张去五,见素朴知白守黑2追自然球情景3求大求全,关注终极性; 新,恰是继孔子的绘画思想:1强调彩的道德内涵2重内容形式统一3重绘画的教化功能4艺术的移情功能;
绘事后素:绘画在素稿的基础上;
伺服液位计
孔子看来,“仁“是内在的,根本的,首要的;而表现外在的“礼”虽然重要但却居于“仁”之后,假如仁是内容的话,礼则为形式,假如仁是质的话,礼则为文;孔子对包括画论等艺术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种审美标准的建立上,其中包括审美的社会标准与审美的艺术标准两个方面,前者可以用仁与礼来概括,后者则是表现在美与善,文与质的辩证;
尽善尽美:善是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性的美学标准,美的形式只有与善相统一,才是真正完美的艺术;欲望号列车
美与善不仅是艺术的,还是人格的,它与仁与礼的人格标准相统一;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美是形式规范,那么仁即为人的内在品德,礼则是
人的行为方式,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孔子注重内在的仁或善,更注重人的修养与艺术的教化作用、社会效果;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与质既可以看成一个人修养的两个组成部分—思想和风度;文是形式是修饰,是外在的;质是内容,是品格,是内在的;一个人、一件艺术品缺少必要的形式就显得粗野,而只有形式,没有必要的内涵,同样浮泛,不能动人;dat文件
庄子的绘画思想:1解衣般礴:既要自然而然,不受礼法约束,不受外界干扰;绘画应该舒展胸襟,敞开怀抱,排除杂念,不受功名利禄或仁义理智等观念因素困扰,保持一种自如真淳的精神状态;无论是作画还是写书,心理上都应该放松自然,局限太多顾虑太多,就不容易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前人或他人的窠臼2庄周梦蝶:看是说梦,其实再说人生说生死,他认为梦和醒、生和死都是相对的,梦就是生,生就是梦,死就是梦,梦就是死,既然人生如梦,生死一体,还有什么不可释怀的呢绘画的达观态度不受拘束3庖丁解牛:作为艺术必定有游刃有余技术的基础,技近乎道,恰当的阐明了艺术中技术与道德的辩证关系,艺术有其自身的方法论,技术是基础是臻于妙境的手段,据此才能出神入化,但是,如果仅仅是技术熟练,没有神欲行的精神化境,也是表面的工匠似得
庄子求自然,重内在,重神轻形的审美思想无可比辩驳的发挥着主导作用; 淮南子对形与形的论述,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形神关系的最早阐述,中国绘画重写意,轻写实的思想观念愈演愈烈;
谨毛而失貌:涉及绘画中局部与整体关系的问题,毛是局部,细节;貌是全局整体;绘画不能只看小节,要注意整体,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王充,东汉杰出的哲学家,主张唯物论与无神论,文艺批评家,着论衡1首
先主张绘画要反映现实,反对尊古卑今;笔墨当随时代;2重文学轻绘画; 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1在此时期出现了有成就的绘画理论家:王徽,谢赫,姚最2出现着名的理论着作和文章;文章: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着作:谢赫古画品录姚最叙画品录3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绘画观点;
论科学发展观
顾恺之是我国绘画理论自觉写作的第一人,东晋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有画绝,文绝,痴绝;着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他主要提出理论:1以形写神, 2迁想妙得3传神写照:a对眼睛的处理b对人物和环境关系的刻画描写c对骨气的表现;影响:顾恺之是我国贵带绘画理论的积极开拓者,还是这些理论的积极实践者,无论对绘画创作实践还是对绘画理论总结,顾恺之
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以形写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在论画提出的着名绘画观点;意思是绘画中用准确的造型来传达神采气韵,、气韵、成了贯穿绘画史上的一个核心名词它对以后的画论观点影响深远;不抛弃形,以神为核心,针对人物必然需要传神,讲究“骨”“神”,以神为评价标准;
迁想妙得:是中国绘画美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主要指基于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的静思熟虑,绝想佳构,即反映了主观与客观的联系,又对画家提出了精于思索、捕捉精髓的更高要求;所谓迁想,可以理解为画家作画之前,先要观察,研究所描绘的对象,深入体会,揣测对象的思维情感,所谓妙得,即通过迁想、实践、正确把握、理解客观对象的性质特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生动的艺术构思,做到胸中有数;
迁想妙得指画家在努力观察对象的基础上,根据传神的原则,反复思索包括对对象的分析理解,必得其传神之趣乃休;迁想妙得绘画理论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意境审美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迁想妙得的意义在于突出了画家的主观创造性,源于物又高于物,对后世绘画创作影响很大;南北朝
姚最的心师造化,唐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论,可视为对迁想妙得的进一步
拓展;观察体验是迁想妙得的源泉,正确的阐明了生活实践与艺术想象的关系,解
释了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
迪布韦克宗炳山水画序的理论开创性:1澄怀味象欣赏作品的态度和原则2以形写形,以形为主,用于山水画3透视意象透视多点透视4畅神论: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对内心情感的发抒;含道映物是宗炳论画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绘画命题:1求真,即山水画的认识论2求木,和求真构筑绘画艺术的两大基本结构3求心,其基本认识是“畅神论”
以形写形:终于自然、写实,针对山水画,山水主要是感受它的形;
谢赫画论观点:1重绘画的教育功能明劝诫着开论2提出以气韵生动为核心的六法论3注重绘画创新性4强调绘画的个性特点;
谢赫是南北朝人,是当时着名画家,画论家,画论着作古画品录,提出以气韵生
动为核心的六法论,古画品录理论价值最高,影响最大,引领人物画潮流;谢赫对中国绘画的贡献主要在绘画理论上,他所提出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审美中极其重要的标准,几乎成了一条恒定的法则
古画品录是南北朝谢赫的着作,是我国第一部美术批评着作,在书中提出了“六品”和“六法论”,最重要
的是提出了以气韵生动为核心的六法论,是一部技术美术的批评原则标准,并进行实际操作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六法论:是南北朝谢赫提出来的,以气韵生动为核心,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论成为中国绘画批评的重要标准,开创了后
世书画品评的先河,具有划时代意义;骨法即用笔要有肯定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
个重要特征;应物象形意味着绘画创作选择对象的合度,观察与塑造形象的深入细致、正确概括;随类赋彩指绘画创作必须根据具体对象正确的施;经营位置意味着绘画创作对素材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与安排;传移模写指古代绘画中的模仿技术;六法论可分为三个层面:1主体层面,气韵生动,表现精神的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和终极关怀,但它又寓意其他几法中2本体层面,即对表现手段方法的要求,是物质的外在的,形象的,其中包括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经营位置;这一层面是绘画表现的核心;3传移模写,在六法中属于另类,似乎有凑数之嫌;
姚最: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理论家,续画品录又称画评,他的主要观点1倡导基础上的创新质沿古意,文变今情2胸怀万象创作手法3心师造化用心去学习自然4意兼真俗创作原则;
续画品录最有价值的理论是第一次提出了“心师造化”的观点;造化原指自然界,泛指一切客观事物;
翼首草
心师造化即以自然事物为师,阐明了画家与客观自然之间的正确关系,是唯物的,是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理论基石;将心师造化和逐妙求真结合起来,是姚最山水理论的又一贡献;
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艺术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质为内容,可以沿用古意,即继承;文即形式,却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就是创新
张璪:唐朝人,绘境他的主要观点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a姚最心师造化的进一步展开,辩证的说明了绘画的主客观关系b意境美得塑造原则,即指出绘画客观来源,又突出主观创造精神;c观点影响久远,对后世的绘画创作影响巨大,对其他艺术样式的创作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2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6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绘画   理论   艺术   创作   标准   中国   提出   关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