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梁晓声笔下知青“上山下乡”的那些事儿

往事并不如烟——梁晓声笔下知青“上⼭下乡”的那些事⼉
快来点击查看:必读好书⽬录
关于知青“上⼭下乡”运动,⽹上流传着⼀则知青⽹友创作的段⼦:
四⼗多年前我们扛着⾏李“上⼭下乡”,⾃然地当上了“知青”。如今,我们两鬓泛⽩,却不知道如何⾔简意骇地回答孩⼦们的好奇:什么是“知青”?
真如中学什么是“知青”?本来算不上是⼀道难题,可是,问⼀百个“知青”,竟然会有⼋⼗⼋种不同的回答。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可以和⽼农赛⼀赛的,是“知青”。那些实在不像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把房⼦盖成了的,是“知青”。把房⼦整塌了的,也是“知青”。梁晓声
“知青”就是⼀⼩年轻在还不懂得骡⼦与马的区别的时候,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赶⽺上⼭冈。把牲⼝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把牲⼝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倒”号⼦的时候,已经抡起⼤斧伐⽊进⼭林。输送出⼤批⽊材的,是“知青”。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
…………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说来也不过就是那些城⾥在特殊年代上⼭下乡的⼀⼩年轻。他们在该读书时没书读,该结婚时没房⼦,该⽣育时没指标,在⼯作时没⽂凭,在谋发展时没实⼒。有⼈说,“知青”是⽆知、⽆能、⽆⼒、⽆奈的代名词,有⼈却也说,“知青”是有情、有义、有担当的“铁”的含义。
所以,究竟何谓“知青”?
“知青”全称“知识青年”。然⽽,这些年轻⼈⼤部分只接受了初中或⾼中教育。
在“⽂⾰”中“上⼭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达到1600多万⼈,⼗分之⼀的城市⼈⼝来到了乡村。这是⼈类现代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在当时的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中,⼏乎没有⼀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起。
在这场运动结束不久的上世纪80年代初,作家梁晓声发表北⼤荒知青题材⼩说《今夜有暴风雪》,⼀时扬名天下。这部⼩说与他创作的另外两部⼩说《这是⼀⽚神奇的⼟地》《雪城》⼀起,构成了知青题材⼩说“三部曲”,开了知青⽂学创作的先河。
知青时代,幸福指数最低的时代
梁晓声的《知青》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年代,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知青赴⿊龙江⽣产建设兵团垦荒、到陕北下乡插
队的故事,塑造了赵天亮、赵曙光、冯晓兰、周萍等⼀⼤批知识青年以及他们的⽗辈和连队领导的⽣动形象,描写了⼀代⼈的爱情、友情、亲情。
其实,在《知青》创作之前,梁晓声在知青⽂学创作领域“封笔”15年。之所以重启这类题材的写作,是因为他发现后来的知青题材作品给年轻读者和观众带来了很多误区,⽐如作品往往有着“⾎⾊浪漫”“青春⽆悔”的关键词,知青⽣活好像就是谈恋爱,导致年青⼀代对于真实的知青⽣活产⽣误读,甚⾄⾛向反⾯认识,认为那个历史阶段是幸福指数最⾼的年代。作为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和过来⼈,梁晓声觉得⾃⼰有责任记录这段历史,他要通过创作《知青》来扭转这种歪曲国家记忆的不良趋势,表达他对“⽂⾰”的批判。
在梁晓声看来,“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理想的时代,根本就是幸福指数最低的时代,就是我们国家的⼀段最痛苦的记忆。”
梁晓声说,当时的知识青年其实并没有多少知识。他们没看过什么书,也没有接受过关于⼈道的教育,受到的都是相反的教育。⽽且,那时即使想看书也是没书可读的。有⼀次,梁晓声在⼩饭馆吃饭时看到桌⼦底下有半本书,连饭也不吃了,不顾当时⾝上穿着新⾐服,硬是爬到桌⼦底下把书拿出来,
晚上在油灯下津津有味地看。当时全中国的青年都变得⽆书可读,看见⼀本书眼睛都发绿。
知青们整⽇在农村地区从事繁重的体⼒劳动,苦不堪⾔。有的知青实在吃不了这种苦,加上思家⼼切,不惜冒险逃票扒⽕车,⼀路忍饥挨冻、背个处分也要逃回家。《知青》中提到北⼤荒兵团知青种麦割麦、赶⽜养马、修电线、砸⽯头、边境巡逻;陕北坡底⼤队知青种庄稼、打机井、搞副业、迁村避险。知青们正值长⾝体的年龄,整⽇却吃不饱肚⼦,饿着肚⼦也得超负荷劳动,以⾄于⼼理上留下“饥饿”的阴影。
相⽐知青们⾝体上吃的苦头,梁晓声觉得那个时代对⼈性的伤害更⼤。它阻挠爱情⾃然发⽣,离间友情,破坏亲情,粉碎了⼈们想做好⼈的愿望,做好⼈已经变成是不明智的选择。试想,⼀个⼈想做好⼈都很难,还有⽐这种伤害更⼤的吗?
“以阶级⽃争为纲”禁锢着的青春
梁晓声提到,在他的兵团知青岁⽉中,最初⼏年爱情是很不⾃由的,男知青和⼥知青分成不同的班排,宿舍也离得很远。除了⼀起劳动的场合,平时男⼥在⼀起的机会很少。如果⼀名男知青⼀名⼥知青在⼀起待两个⼩时,连⾥肯定要他们谈话的,别的知青也会有看法。套⽤今天的说法,就是这对男⼥闹“绯闻”。在最严格的时期,⼀个男知青要去别的连队看望⼀个⼥知青,⾛时须请假登记,如果途中时间过长,还会被询问。《知青》中赵天亮去⼭东屯看望周萍的时候,⽀书梁喜喜没让他们见⾯。但是,爱情要发⽣的时候,是任何外⼒都不能阻挡的。在那个时代,横在知青中最宽的爱情鸿沟就是家庭成分。⽆论两个⼈多么相爱,成分有时候都会把他们活⽣⽣地拆开。⽐如作品开头,男主⼈公赵天亮本来怀着⼀⽚善⼼去背上海⼥知青周萍,可当他知道她是资本家的⼥⼉后,⼏乎不假思索地将她从肩上抖落下来。后来,赵天亮的⽗亲要求与他脱离⽗⼦关系,这样⼉⼦才可以与资本家家庭出⾝的周萍相爱。
在那个年代,⼀切以“阶级⽃争为纲”,⼈们的⼀⾔⼀⾏动辄被上纲上线,稍有不慎就可能惨遭批⽃,甚⾄被打成“现⾏反⾰命”。《知青》⾥的许多桥段在今天的年轻⼈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确实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如,从县城“⾮法”购得⼀批当时“禁书”后的赵曙光,遭遇警察突击搜查知青住所时⼀脸茫然⽆奈,俨然遭遇⼤祸。思想极“左”的⼥知青吴敏不慎将滑落到洗脚盆⾥,惊慌失措,⼀副⼤祸临头的样⼦。吴敏的⽗亲是投机分⼦,凭借“⽂⾰”中造反得势,培养了这个性格尖酸刻薄、嚣张跋扈的⼥⼉。吴
威特金大学
敏唯“将阶级⽃争进⾏到底”的观念是从,⼩报告、⼩⼿段不断,为了⾃⼰的利益,甚⾄不惜将知青战友沈⼒逼疯。在书中,甚⾄连赵天亮的⽗母那样的军⼈都感到如影随形的压⼒,出⾝清⽩的坡底⼤队社员出于良知保护知青也经常遭遇阻⼒、受到压⼒。
如果⼀个社会彻底没有了法律⾯前的平等、公民权利⽅⾯的平等,甚⾄没有了恋爱的⾃由,每个⼈的⼈⽣完全由时代操控,那么这个社会在最基本⽅⾯就没有了平等。⼀个⼈想做⼀个好爱⼈、好朋友、好⼉⼥、好⽗母都做不成,这样的社会根本就⽆所谓平等了。
会根本就⽆所谓平等了。
⽏庸讳⾔,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基尼基数偏⾼,⼈们收⼊分配差距较⼤。于是某些⼈就说还是“上⼭下乡”时代好,虽然那时⼈们挣得少,但⼤家收⼊都差不多,社会很平等。在梁晓声看来,还是当年好,当年怎么怎么样,当这种声⾳多起来的时候,把那个空⽩了的时代在漂⽩的同时泛红了。其实,拿⼯资的平等来看待⼀个时代的平等与否,是极为“⼆百五”的看法,“拿⼀个使我们不满意的时代去⽐⼀个更糟的时代,然后我们说那个更糟的时代才是我们原来好的时代,这全民族都⼆百五”。因为,相⽐较⽬前中国存在的问题,那个时代的问题要⼤得多,严重得多。今天的问题是我们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只要有智慧就能够破解它,是希望中的问题。⽽那个年代,“对于我这种读过⼀些书的⼈来说,是⼀个绝望的时代”。对于某些⼈所谓的“⼭上下乡运动培养了知青们坚韧的性格,因⽽是
很有积极意义的”,梁晓声特别表⽰,养成⼀代⼈的坚韧性格,不必⾮搞⼀场运动。何况,那场运动极为荒唐,极其缺少⼈性原则。
苦难中隐藏着时代特有的温暖
尽管知青“上⼭下乡”时代充满了悲剧和苦难,但其间也不乏⼈性的温暖。在梁晓声看来,任何⼀部作品也不能写尽那个年代⾥某个具体⼈的真实⽣活。如果组织⼀知青共同回忆那个年代的温暖,他们可以列举很多催⼈泪下的事例;同样,如果将主题变更为回忆那个年代的暴⼒,事例的数量依然不胜枚举。
就拿作家本⼈来说,当年他从兵团下放到连队去抬⽊头,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给负责这件事的⼲事写信,⼲事赶了四五天的路到哈尔滨⿎励梁晓声,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温暖。这种温暖是特殊年代⼈们对善的坚守。同样,当年梁晓声⽣活中遭遇同侪背叛乃⾄陷害的例⼦也不少。
今天不少⼈认为那是⼀个理想主义时代,其真实情形是,在那个年代⾥,有着⼀⼤批单纯的年轻⼈怀着⼀种理想化的信念在⽣活、思考。⽐如梁晓声本⼈,他在下乡之前就读了很多⽂学作品,书中的⼈⽂元素饱满,使得他在“⽂⾰”⼀开始的时候就不会跟着狂飙般的运动失去⾃我。《知青》中男主⼈公赵曙光引⽤契科夫《第六病室》中的句⼦直⾔“中国病了”,同其他⼏名“⽼⾼三”知青⼀起对“⽂⾰”产⽣质疑,其实也是作家本⼈对那个时代的质疑。
近年来有过来⼈以“⽆怨⽆悔”这个词来概括知青,梁晓声认为这在语⽂上是说不通的。“‘⽆悔’只有指你⾃觉选择才有⽆悔可⾔,⼤多数知青并不是⾃觉选择,是被运动,被上⼭下乡,谈不上⽆悔。有⼀部分⼈可以说⾃⼰⽆怨,但相当⼀部分⼈,有权利⽽且有充分的理由有怨。”谈及当年⼀些⼈确实是抱着理想⾃觉选在官⽅看来择上⼭下乡,⾄今仍说⾃
⼰“⽆怨⽆悔”,梁晓声表⽰,⾃⼰对这些⼈⼼有敬意。但是他也希望这些⼈说这四个字的时候适当考虑⼀下⼤多数知青的感受,想想那些⽐例不低的⾮正常死亡,千万个青年历经⼀个时代的⼼灵空虚,⼀些⼥青年的⾝⼼受伤以及可能波及⼀⽣的阴影,“青春⽆悔的⼈考虑到这些的时候应该低调,不说其实也罢”。
即便如此,“谁对我不好,谁曾经伤害过我,40年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够原谅。就不宽恕就不原谅,写到⽹上,破⼝⼤骂⼀顿之后还是要忘记。我们需要⼀点宽恕的教育”。
梁晓声认为年轻的朋友们看了《知青》这部作品,如果⽗母恰是知青,可以多少了解⽗母当年的⼈⽣经历和⼼路,那么也就可以理解⽗母后来的性格形成和看今天社会各种现象的态度。他也希望,⼴⼤年轻⼈多少了解⼀下⽗母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是⼀个清醒的当代青年对⾃⼰的起码要求。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梁晓声经典⽂学作品未删减版,
全景式呈现“上⼭下乡”运动,
健康之路妇科病诠释⼀代知青⼈的精神图谱。
读书不过瘾?还可以上课!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5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6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青   时代   时候   下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