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厦门:走进竹坝

走进竹坝
郑启五
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竹坝华侨农场了,记得是从《中国少年报》上获悉的,带着红领巾的我还真为我们厦门远郊有怎么一个特别的农场而骄傲过,可一眨眼都过去40年了,生性好动的我居然从未有机会到过竹坝看看。近来竹坝的名气似乎越来越大,传媒隔三差五,就有竹坝的信息,什么东南亚风情舞蹈,什么印尼风味餐厅,什么采龙眼一日游……说得我心理痒痒的,其实光是竹坝两个字,就蛮有诗情画意的,坝拦碧水,翠竹生风,于是当受命带领人口所硕士研究生们前往竹坝进行社会调查时,我窃喜不已。多维视觉训练

  我们是乘坐一部三菱吉普在大寒那天的早晨出发的,不一会儿就进入了同安古城,长街短道,新楼秀宇连绵不绝,再从梵天寺前出城,路边竹坝的标牌就接二连三了。郊野开阔,空气清新,茂密的龙眼林从车窗外绿森森地闪过,想象得出收获的季节里枝摇叶晃,沉甸甸的果枝被折断时那一声声甜美的咔嚓。当一株极为茂盛的老榕树映入眼帘时,司机嘀咕了一声:竹坝到了。原来以为竹坝扑来的第一个印象应当有些异域的洋味,没料到还是如此熟悉的乡土:这样饱经风霜的苍苍老榕是许多闽南村镇标志性的风水大树,人们世世代代在树荫宽广的庇护下泡茶讲古,赶集摆摊……
南京四开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分组网榕树广场别了 我爱的中国的四周,店家环绕,场部办公楼怎么走?我们用闽南话问一位看店的妇人。她却用普通话回答,那带着浓烈的印尼口音的普通话我是太熟悉了!我儿时的好友陈京的妈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从印尼归国参加学习和建设的侨生,现在年方七十的她依旧是这样的口音;而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在厦大和集美校园里一批又一批的男女侨生也是这样的口音,他们把鲜芒果片沾着酱油吃,让我大惊小怪到如今。在厦门老三届知青的联欢活动里,集美侨校的老侨生跳印尼的伞舞仍然婀娜多姿,用印尼语唱《哎哟妈妈》依旧诙谐多情……特殊的口音是他们一辈子的身份证!场部的办公大楼和齐整漂亮的竹坝中学相邻,与老榕树近在咫尺。大楼前绿化得像公园一样,单层的旧建与半新的楼房述说着农场演进的沧桑。一位姓周的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边喝着功夫茶,一边听着他用带着印尼口音的普通话介绍农场的情况。

  农场不仅接纳了各个不同时期的印尼归侨,还有缅甸、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八个国家的归侨同胞,这里不仅有归侨,还安置了南安山美水库和三峡水库的多批移民。大家来自五洲四海,却十分自然地在古城同安的竹坝田园上和谐相处,安居乐业。近年农场积极发展旅游经济,并招商引资,多种经营,使老竹坝新绿勃发,充满生机!竹坝这片苍雄而神奇的沃土,悄然形成了这么一个社会主义独彰显的移民部落,个中蕴涵的发展元素与祥和音符,正等待着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去传唱,好与大千世界的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分享!

  身为老归侨,老周的话里充满了对竹坝的深深情感,他刚刚回印尼探亲,假期未满,就急急赶着回来,他说场里的许多事情他放不下呀。办公楼外的竹子丛边,有几株高壮的绿树,虽然在冬季,却和龙眼树和老榕树一样,绿得浓烈茂密而闪闪有光,见不得半叶的枯黄,而更为令人惊奇的满树挂果,一问才知道是名气很大的人参果,《西游记》里星星知我心续集“镇元大仙的宝贝,此果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当年孙悟空缺乏绿化观念,一掌推倒了它,让它落到了竹坝的沃土上,出落得如此壮硕!眼前那树上的果实的确也好生可爱:一颗颗浅棕的果实不甘寂寞地在一丛丛浓密的绿叶中挤出鸡蛋形的身姿,或者说是一丛丛仰伸的叶手多情地哄托出一枚枚灰褐的果子。那果子像柴梨却没有柴梨大,似猕猴桃却比猕猴桃更圆实!钱敏同学忍不住发力跃起,飞身摘得一果,开口就啃,结果吐之不及,大呼西部妈妈网涩涩,而果枝渗出的白胶汁更是粘手,而且冲洗不掉,只好蹲在路边抓沙子猛搓!看来全怪吴承恩他老人家的忽悠:人参果含有很多单宁,味自然就涩了,一般摘下后需存放几天,将果肉催熟再吃,那味就极鲜美了,它还可制成果浆,晒成果子干,酿成果子酒。至于那粘手的白胶汁,还是制造口香糖的上等原料。追根溯源,今日风靡世界的口香糖就是始于人参果树身上冒出的胶汁!

  人参果树原产美洲和西印度岛,是独特的热带水果,广东人叫它人心果,台湾人称它吴凤柿,闽南语给它一个极为水灵的绰号查某囝仔(女孩汤圆)。而它是英文大名为Sapodilla,音译居然是沙漠吉拉。名字多多,更多是个性和特点使然,反正每一个名字后面应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或神奇的典故,如果要认真考究的话。但内涵与外延同舞,如此宝树,我真想建议厦门市园林局专门保护,并开发成竹坝重点观光项目!是啊,竹坝的竹子青翠,竹坝的龙眼甜美,竹坝的库水清澈,但竹坝还潜藏着发展一片八闽大地最大的人参果树林的实力与体力啊!

  我们回到了停放在人参果树下的吉普车上,老周则发动了一部豪华的摩托车领路,几分钟后我们一同来到了三峡移民新村,拜访这个移民大家庭里最新的成员。两排米黄的别墅式的建筑,齐整划一,建在水泥公路边,安置了二十户人家。所谓别墅就是两层的简易小楼,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厦门大学的东村教授楼很像,但内里装修得蛮好,毕竟时代不同了:瓷砖光洁,粉墙白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自来水和水井的用水双保险。房前屋后的不大的空地上有人种菜,但更多的是栽花,一品红什么的。新村里很安静,只有几个看家的老人,还有就是外地来玩的亲戚朋友。老周说等到中午就热闹了,果不其然,先是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蹦蹦跳跳,接着是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的中学生三三两两,进而在附近工厂打工的男女驾着一部部摩托车呼啸而至,急急回家开火烧饭,我们的访问只能在他们的厨房进行,我的闽南口音、三峡移民的四川口音和老周的印尼口音随着高压锅的喘气声交织了起来……

  我们知道,各级政府的移民办一直在操心,而移民们大多认可了竹坝第二故乡,家家积极蓄谋新的发展,几乎没有人把太多心思放在房前屋后,种瓜重豆的田园生活上,那样来钱太少太慢!只要你身体好,年轻,有文化,那么就业、打工、参军,各有热烘烘的追求,更多的人还把希望放在正在求学的子女身上。传统农耕日见式微,移民村里更多感到的是城市化脚步的悸动。也有一家的户主老跑回三峡的老家,原来是把那里的脐橙运来厦门贩卖,连续三年操此行当,从绿油油的天府之国,到蓝荧荧的金厦海岸,生意一年更比一年红火。脐橙之所以叫脐橙,是因为在果身上有一个很像人肚脐的皮眼,可谓橙子中的时尚女郎。今年他给移民村里每家老乡分送了一箱,三峡家乡的脐橙的确甜美,化解了多少乡愁啊!连我们家访的师生们也沾光,家家剖开几个光鲜的脐橙招待你,那皮薄汁满的甜橙啊!我们品尝着橙子,也品尝着移民们离乡背井为国家建设大局做出的奉献!

  我们的社会调查一直忙到下午两点才告一段落,肚子饿得咕咕叫,热情豪爽的老周在老榕树附近的一家餐馆招待我们,真的很不好意思,麻烦了人家大半天,还被人家宴请。实在推脱不了,就入乡随俗,客从主便。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竹坝居家菜肴:海蛎炸鲜酥,芋头猪脚煲味美,内容丰富的炒面可口异常,当然肚子饿更觉得竹坝美食好吃,因为工作是美丽的,肚子饿是幸福的。最值得赞美的是地地道道的竹坝糯米酒,这种竹坝酒厂的产品滋味醇厚绵甜,温暖着人胃与人心,且度数也不高,男生女生可以尽情同饮,据说在大寒的节气里还能大补元气呢,于是人人喝得满脸红光。更令人叫绝的是如此保健美酒,一大瓶才五元钱,可口可乐的价格。大家酒足饭饱,平日囊中羞涩的学生们也忍不住买上一箱扛到车里,好回到校园后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当然分享的不仅仅是糯米的美酒,还有由八方移民构成的竹坝人一直努力酿造的新生活美酒,甘醇、和暖而质朴!

  谢别了老周,我们的车在细雨中驶离了苍翠的竹坝,那棵茂密的老榕更显得雍容大度郁郁葱葱,它在我们的视野里渐渐远去,屹立成地平线上一杆挡风遮雨的绿伞。当我给同学们布置回校的作业时,兴奋的同学们则嚷嚷地也给我布置一篇作文《走进竹坝》,又说是文题最好参照农村题材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弄个《老榕、脐橙与酒》,对了,还有奇异的人参果树……
2005/7/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3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5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竹坝   移民   印尼   还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