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三版)-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库及答案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工资率    B.生产技术  C.货币资本规模  D.企业的性质2.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大于1,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A.无限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3.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表述错误的是()
A. MR
L =MC
L
B. MRP=MC
L
C. MP
L
=W /P  D. MRP= W /P
5.下列关于由劳动要素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及其相互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TP.AP.MP三条曲线都是先增后减
B.当AP与MP相交时,TP达到最大值
C.当 MP达到最大值时,TP曲线出现拐点
D. AP与MP相交后,AP大于MP
6.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不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7.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
A.摩擦性失业周期长,结构性失业周期短
B.摩擦性失业周期长,结构性失业周期长
C.摩擦性失业周期短,结构性失业周期长
D.摩擦性失业周期短,结构性失业周期短
8.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与边际产品价值相比,()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远大于后者D.前者小于后者
9.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在于()
A.在效需求不足B.有效需求过程
C.有效供给不足D.有效供给过度
10.在市场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居民家庭生产率提高,则劳动力参与率()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11.很多单位招聘部门经理时,都要求在40岁以下。这是()
尼卡巴嗪
A.合理要求B.性别岐视
C.经验歧视D.年龄歧视
12.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来支付。
A.员工                B.企业 C.政府D.社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延期支付方式的是()
A.带薪休假 B.免费工作午餐
C.折价优惠商品D.失业保险
14.租金性工资收入具有______的特征。()
A.补偿性
B.竞争性
C.平均性
D.垄断性
15.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即使失业尚未增加,劳动时间却已经减少。这体现了劳动时间的()
A.计量功能B.指示功能
C.人际交往功能D.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向上倾斜且较为平缓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富有弹性。()
2.劳动力替换成本之一表现为由于内部人不愿与企业新成员合作,而破坏与新成员的关系引起的成本。()
3.劳动力需求增加而劳动力供给不变时,均衡工资率上升。()
4.特殊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一般是由个人承担的。()
5.股票期权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短期激励问题。()
6.劳动力流动或招聘投资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7.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后弯的,原因是随着工资的上升,替代效用会大于收入效用( )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雇主歧视会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
9.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10.古典经济学派的“维持生存工资理论”为确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框架。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非自愿失业:
2.内部劳动力市场
3.工作采购
4.工资漂浮
5.就业的统计性歧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恩格尔定律,应用恩格尔系数法计算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
2.劳动市场的逆向选择表现
3.简述发达国家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4.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5.简述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五、论述题(4题任选2题,共25分)
1.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论述解决市场歧视的对策。
2.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05全国总体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达到0.475,对此你怎样评价?造成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3.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对造成“知识性”失业的原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4.结合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论述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A
2、D
3、C
4、D
5、B
6、A
7、 C
8、B
9、A10、B
11、B 12、A13、  D 14、D 15、B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2、√
3、√
4、X
5、X
6、X
7、X
8、X
9、√
10、√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非自愿失业:
工资具有充分伸缩性的情况下还有一部分人不到工作,形成非自愿失业——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2、内部劳动力市场:强调企业组织内的劳动力分配要通过企业内的组织惯例、章程或者制度等来进行。
3、工作采购:职工通过尝试和犯错来搜寻最为适合自己的技能、兴趣和习惯的工作。
4、工资漂浮: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这种倾向造成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工资漂浮是由工资紧张促成的。
5、就业的统计性歧视: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体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引起的歧视。统计性歧视来源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不一定来自歧视偏好,主观上,它不是有意伤害和损害一部分人的自尊心和利益,但客观上,它的无处不在、往往伤害或损害着就业者的福利。海森堡
曲松枝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恩格尔定律,应用恩格尔系数法计算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
恩格尔定律制一国居民所有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计算最低工资公式为:M =Z/N•S+T (Z为最低食物支出费用,N为恩格尔系数,(S为人均赡养系数,T为调整系数)
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
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
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2、劳动市场的逆向选择表现
在雇用前,雇主不知道谁的能力强。雇主只好按照相同的工资招聘所有的雇员。雇主为
信息劣势方,雇员为信息优势方。如果雇主降低工资,能力强的人就会离开。随着工资降低,雇员人数在减少,能力结构发生变化,低效率的雇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3、简述发达国家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德国模式(双重学徒制):即员工的培训都在学徒期内完成,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在
职培训的成本(企业承担直接培训成本,员工以接受更低工资的方式承担间接成本)
日本模式:企业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跳槽率低,因此员工的在职培训费用主要由企业承担。
北欧模式:在职培训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尤其是对失业工人的培训费用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提供的
自由市场模式(美国):企业提供正式和非正式培训,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技校提供脱
产培训;学徒制;政府培训项目
4、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投资的成本:(1)直接成本:政府投入与私人投入(2)间接成本(机会成本);(3)
美国劳务输出心理损失:负效用教育投资的收益
经济收益:(1)较高的未来收益;
(2)非经济收益:社会地位的提高;终身工作满意程度的提高;对娱乐活动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
5、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
(1)直接成本。流动者为实现流动而直接支出的各项费用所组成的货币成本,它包括信息
费、交通费、安家费等。
(2)机会成本。这是指劳动者因流动而放弃的原有工作收入加上就业选择费用。
(3)心理成本。这是劳动者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离别亲戚朋友及同事所付出
的心理代价。
(4)风险成本。这是劳动者在流动中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所可能造成的某些损失,如失业
风险、伤病风险、劳动过程风险等。
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
(1)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2)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
的影响。社会公共资产主要包括学校、道路、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及其他项目。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3)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对流入地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包括流入者大量涌入
大城市或人口集中地区,流动会带来较高的社会公共服务成本。
五、论述题(4题任选2题,共25分)
1.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论述解决市场歧视的对策。
答题要点
要点1: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存在工资收入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和人力资本投资歧视。(5分)
要点2: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状:(1)劳动力市场中的地域歧视。(2)劳动力市场的行业限制进入。(3)劳动力年龄、性别的歧视。(4)同一经济部门中劳动力报酬差别。(5)在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对农民工的歧视。(5分)
要点3: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对策:(1)开展反歧视教育。(2)加强反歧视立法。(3)实行反歧视政府补贴。(4)提供劳动力市场充分信息。(5)减少职业隔离。(5分)2.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05全国总体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达到0.475,对此你怎样评价?造成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说明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非常严重了,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3分);造成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施行的发展战略是以点带面,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经济改革,这一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预期的辐射效
应,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已经对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4分)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系列体制障碍使得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3分);第三,从微观角度来讲,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居民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尤其表现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又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3分)
建筑法规
3、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对造成“知识性”失业的原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的需求,这种劳动力供给失衡导致大学生就业难;(3分)其次,大学生失业往往是结构性的失业,也即大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技能无法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技能(4分)第三,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大学生虽然属于高知识人,但也必然受到市场本身的动态影响,摩擦性的失业比较高;(3分)第四,大学生对工资、福利等待遇持有过高的预期,以及对地域等因素的偏好导致其期搜寻工作周期加长。(3分)
4.结合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论述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答:要点1:劳动力流动的成本:私人成本:(1)直接成本。(2)机会成本。(3)心理成本。(4)
风险成本。社会成本:(1)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2)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3)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4分)要点2:劳动力流动的收益:私人收益:(1)直接收益。(2)间接收益。(3)心理收益。社会收益:(1)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3)能够促进经济发展。(4分)
要点3:解决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1)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特点;(2)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城镇吸纳农村剩劳动力面临诸多问题。(3)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面向市场结合本地情况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组织劳务输出。(4分)
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不动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4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4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劳动力   市场   歧视   成本   企业   工资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