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教育之本] 和而不同教育理念

人口国情教育[和而不同,教育之本] 和而不同教育理念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诸多人士意识到了“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的存在,于是乎,在教育界,继“因材施教”后,提出了“因性施教”的理念。
定义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试水
2010年,国内第一所专门为男孩量身定制的学校在江苏无锡进入筹建阶段。这所“男校”由无锡外国语学校和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携手打造,计划用3到5年时间,建设成为一所面向国际的男子精英学校。
2010年5月,广东“珠海女子中学”称将推行“因性施教”“差异化”发展战略,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知性、平和、关怀、美丽”特质的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现代女
子人才。
何曙霞
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汝河路小学试行“因性施教”,每周安排一节课,男女生分别学不同的内容――男生,在操场上“疯”,打球、玩障碍跑;女生,坐在教室里,学礼仪及针线活儿。
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小学就小学生性别培养教育进行探索和尝试,将每年五月的第三、第四个周五分别设定为“女孩节”和“男孩节”,组建专家团队尝试设计分性别的课程,从小学生性别发展的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完善和改进现有对学生不合理的评价机制。
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在“两会”中针对现今学校中出现的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的现象提出议案:“如今中小学男生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同龄男孩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落后于女孩,但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使男生过早被边缘化,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男生个人的发展。因此不仅要‘因材施教’,还应确立‘因性施教’的教育平等观。”
印记基因
……
solver一、性别差异背后的重重“危机”
近两年,“因性施教”逐渐成为教育界的新兴话题,一些中小学也已开始将这一元素加入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上的
“男女有别”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喝彩声、抨击声此起彼伏,部分网友甚至认为“因性施教”的提出完全是大男子主义的表现,因而否定“因性施教”的可行性。然而,我们必须站在中国国情和教育全局的角度上来分析问题。“因性施教”的提出的确是因为日渐凸显的“男孩危机”,但这并不代表无视了同样存在的“女孩危机”,女孩同样值得引起重视,只是现今社会,男性人口的比例日益膨胀,“男孩危机”成为性别危机的主要表现也是情理之中。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不管是“男孩危机”还是“女孩危机”,教育在性别这把天平上已经逐渐失衡。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教育的均衡发展,追本溯源应是首要之选。
1.学业危机:与生俱来的“特点”变“缺点”
男女有别,本来就是天性使然,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男孩体内的血清素和杏仁核含量都远远少于女孩,而这两者恰好是帮助人类控制冲动、调节情绪的生理因素,因此,男孩会显得比较好动、控制力较差。性别差异使得女生在语言能力、情感表达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这恰好成为了女生进入“优生”行列的金钥匙,而男生好动的天性却被当今的教育模式看作是“缺点”,是“不听话”的表现。自身的天性受到压抑,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对学习的排斥心理。可以说,性别差异使逆反期的男生更容易引起成年人的反感和
斜面的机械效率
忽视,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更多挫折。正因如此,中小学阶段的男生易出现学业危机。
2.心理危机:学校师资性别失衡,家庭教育榜样缺失,男孩终身“缺钙”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人性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孩子基本上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形成性格。但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孩子们都是在女人堆里成长,这已成为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人数在100万人左右,其中男性63034名,但真正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男教师不到10000人,比例仅为1%;而日本幼教的男教师比例约7%,美国的比例最高,约10%。一方面,在长期女性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下,男孩通常缺乏阳刚之气,不仅言行举止会出现女性化倾向,就连想法也少了一份男性应有的刚毅。另一方面,由于幼儿园女老师的性别心理的偏见阻碍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老师通常会用诸如“听话”“乖巧”之类的标准来衡量小朋友的表现,这对于幼儿阶段好动的男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而男教师通常会对男孩的调皮、好动抱以宽容的态度,也能对运动、科技、理性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加以引导。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由妈妈、奶奶或保姆带孩子,“父教”的缺席让男孩的女性气质越来越明显。父亲是男孩子第一
个男性榜样,是不可替代的。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父亲不严自威,父亲代表一种规则、威严。然而,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由于工作、应酬、生计等原因在教育中缺席,孩子自然少了向男性榜样学习的机会,加上母亲通常比较溺爱孩子,这势必令多数男孩子终身“缺钙”,少了阳刚
气,多了“娘娘腔”。儿童心理学博士李文道在《拯救男孩》中阐述:男孩子要从榜样身上学习宽广和包容,学会坚强和果断,感受男子汉的气质,学习成为一个男人。因此,缺少正确的男性榜样,将会给男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3.教育危机:应试体制终成“凶手”
血凝素
有数据显示,我国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其中5000万属于“差生”,“差生”中80%是男生。可见,男生正面临着严重的学业危机。
实际上,性别差异的存在使得男生和女生在不同的领域中各有优势,比如男孩子视觉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很强,女孩子语言能力、情感表达力和敏感性强。然而,女生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优势恰好符合当前教育体制的考核标准。因为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为主,女生的记忆力好,能静下心学习,所以考试成绩就比较好,而大学考试仍沿用了应试体制,所以女生在大学也有一定优势。但长期沿用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由一种现象演变成了一种危机。现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8:3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121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男孩   男生   性别   危机   施教   发展   因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