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狂欢——一种极致的文化形态

网络狂欢——一种极致的文化形态上古音
内容摘要:世纪之交,电脑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把人类带到信息网络时代,也使得人类从传统的现世性世界中进入一种虚拟的空间,体验一种极致的文化形态并接受一种自我建构起来的文化范式。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休闲娱乐等逐渐超越时空限制,进入了一个奇特的世界。随着这种生活方式和生存形态的改变,文化所涉猎的范围更为广泛,网络文化一词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文化生产传播领域又一种独特的方式。本文将从网络世界的狂欢特质、网络狂欢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网络狂欢的文化解读等方面对这一新型媒介现象加以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狂欢 受众 文化形态 自我建构
一、狂欢释义
狂欢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巴赫金提出的一种带有浓重哲学意味的概念。虽然涂尔干在曾经提出过“集体欢腾”的概念,但这种“体欢腾”在涂尔干的研究著述中是指氏族生活的两大周期之一,在特定时间,人们会结束分散劳作的状态集中到某些特定地点举行各种仪
式。在涂尔干看来,“宗教的观念似乎正是诞生于这种欢腾的社会环境,诞生于这种欢腾本身”。“一旦他们走到一起,他们的集合就会形成一种如电的激流,这种激流会迅速使人们达到极度亢奋的状态。所有人的心灵都向外界的印象完全敞开,任何情感的表达都畅通无阻” 【1】因此这种集体欢腾能够起到增进体内聚力和激发内在兴奋情绪体验的功用。涂尔干用“集体欢腾”试图说明宗教是如何被认知和建立的。
重庆南开中学课间操但是对于巴赫金来说,他是借助狂欢化来说明一种文学现象,及尊重笔下人物的主体性,尊重作品中各人物的逻辑独立性,不要用作家的声音湮没人物的声音。而从哲学及社会学的角度看,狂欢揭示了一种反抗世界霸权的力量。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认为,权利不是单方面形成的,而是统治与被统治阶层共同“调停”的结果,同样的,作为社会现实和社会本身文本记录的文化,也就是统治阶层霸权的象征。法兰克福学派总是对大众文化和其背后支持的文化工业持批判和敌视的态度,他们尖锐的指出大众文化如何堕落为现存体制的帮凶。在网络时代,复制与拟仿已经成为文本的一种基本生成方式,文字文本的写作也以观念的戏仿、意义的复制和话语的拼贴为创作常态,于是所有的文本生产都成了一种“文化工业”,循着“福特主义”【15】式的机械化生产逻辑和“利益最大化的”商业运行原则。
而对早期大众文化批判精神的延续,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描述“西方的跨国公司控制多种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流通和散布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像迪斯尼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汤姆和杰瑞》等覆盖全球的电视节目时典型的“媒介帝国主义”文本。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这些电视节目的同时,也输出跨国资本主义的消费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跨国文化传播和文化接受创造并强化了观众的态度,使他们坚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合理性,从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所造就的效果等于是一种发展道路的制度化”【2】。因此,对待不同类型的媒介文化提高警惕,必须持批判立场。
巴赫金指出“狂欢式意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态的总和,是仪式性的混合的游艺形式······狂欢式转化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3】这种文化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存在于诸如诙谐性祭祀活动以及对英雄戏仿性的作品中。在历史的发展中,先民从对自然的膜拜中逐渐解脱出来,其宗教的意味有所有所减弱,但节庆仪式中所包含的诙谐成分却以不同形式保留下来。此后古希腊罗马祭祀酒神的庆典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节庆都是对狂欢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中国,如在端午节有传统的纪念屈原的单一划龙舟的形式转变为大众娱乐狂欢的盛大民间风俗节气。端午节从逐渐演变发展的历史
来看,对于英雄的纪念逐渐淡去之后就保留下来具有诙谐性、娱乐性和旨趣性的文化组织形式。而在当今社会以狂欢节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则在时代的推动下同大众文化走到了一起,将民间文化中的诙谐因素带入到大众文化的一些形式中,比如肥皂剧、无厘头的搞笑电影、视频等。
根据巴赫金的阐述,狂欢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狂欢节式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没有边界,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自由参与其中。在狂欢节中也不存在演员和观众、主角和配角的区分,因为每个人都是演员和观众,而每个人也都将是主角。狂欢节用笑声消解官方的观念,而采取非官方的立场。第二,狂欢节是与实际生活相平行、不交融的游戏式生活方式,它是人们的“第二世界和第二生活”。在狂欢节日中,这种生活是真实的、可触摸可感知的,它带给大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第三,在狂欢节中,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自由往来,亲昵的接触,插科打诨等各种被正常主流文化形态所不容或者不满的行为均成为正常的交往活动。由此,可以看到狂欢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必然要到一种可以承载的载体,才能满足构建和形成文化的诸种要素。在现实世界中,狂欢文化和狂欢只能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间段内,而不允许随意超越界限。因为这被视为是对现存文化体制和文化形态的挑战和亵渎。各种或显或隐的文化规制无时无刻不在
影响和束缚着每一个进入文化场域的人。“这个充满张力和压力的空间,你不可能完全自主,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其影响。”【4】
二、网络世界的狂欢特质冬眠合剂
(一)网络提供狂欢化重现空间
虽然作为一种活动和生活观念,狂欢节在社会中仍存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发展空间已经逐渐被挤占和压缩,发展式微。可是,作为社会发展的结果,现实无法满足狂欢的需求却因为虚拟网络的发展得以焕发新的生机,并得到更大的关注,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巴赫金提出的狂欢化对话理论,旨在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理想的文化世界的文化策略,充满了理想化的人文主义精神。而在今天,随着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人们的生存、生活和交往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巴赫金笔下的第二世界似乎再一次出现。
不同网络虚拟社区及细腻交往形式的发展完备,使得狂欢文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下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文化潮流。然而,为何狂欢文化能够在网络社会中重现?这是与网络传播独立的技术语言以及网络交往的隐匿性和文本语言的交互性密切相关的。具体而
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传播参与人数众多,互动范围广。网络媒介是一个开放互动的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其“传播的图像性、普遍性与全面适用性”【18】,它克服了传播中文字语言符号的障碍,编码者所编制的网络符号易于被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解码者所接受。网民可以很轻易的掌握共同的话语编码并轻松的进行解码。因此几乎每个网民都兼具传播者和受众双重身份。甚至有些网民担任文本结构重构的角。网络上的交往与沟通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的局面。在网络面前,传播者和受众都是平等的文化参与者,作者与读者的界限不再清晰,大家都平等的参与文化互动。现实中的权力和地位无法复制或平行移接到网络中。即使有些现实权力能够打破某些局部网络的隐匿性,但也无法在网络中得到完全承认和接受。因此,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和公平的空间,在网络上,你可以成为任何事情的参与者,对你所感兴趣的事情发表你的看法,你也可以成为网络文本的撰写者,通过特立独行的语言文字符号在网络上吸引他人的目光,寻求关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
第二,网络提供充分展现网民个性和创造才能的机会。网络强调网民个性的张扬,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不同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的、民主的舞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
行网络文化的创作及传播。在网络中,人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展现。目前网络上流行的网络语言已经形成了一种迥异于现实中语言范式的独特形式。而网络恶搞等虽然对于某些主流社会规范所不容,但也展现了网络创新性的一面。各种自创的、充满个人魅力的东西也通过网络传播开来,使得网络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在张扬个性的同时,网民的极具个性使得他们的创作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第三,网络促成虚拟世界的交往。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的虚拟性把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移到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虚拟空间中。它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混淆,把实在的现实与虚构的现实相链接,形成了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所特有的规则和交往方式,从而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正如彼得森所言“那些用于生产文化的符号因素的社会安排影响着被生产出来的文化因素的本质和内容。”【20】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技术使人们变成了电脑上的一个符号,任何人都可以以任意的名字、任意的性别,构造一个匿名的、虚幻的身份,甚至一人担任多重角参与到网络文化中来。通过想象,借助于文字来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开展活动,发生各种关系。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敢的狂欢,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却成为可能。
卵黄磷蛋白总之,网络及网络传播的特征契合了狂欢文化全民性、仪式性、平等对话性等多方面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为狂欢文化在网络社会中的呈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二)网络世界中的狂欢表现
1舆情管理、网络空间:“假面舞会”的狂欢广场
网络狂欢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匿名性,即人际互动时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都悄然隐没于网络背后,网民的行为将因承担的道德风险大大降低而得以延展和纵深。在匿名性的掩护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其身份、年龄、地位、性别、性格、志趣等不相同的甚至极为怪异、反常的言行。既然人们钻狂欢节上进行化妆游行、滑稽表演、假面派对,也可以在网络空间里举行别开生面的假面舞会。大家都带着假面具,只要你不说,谁也不知道你来自何方,也不知道你是男是女。因此网络交往变成了假面人之间的交往,整个网络也就变成了假面人召开舞会的狂欢广场。通过计算机网络,不同的网络空间构成了一个个不同形态的虚拟社区,如网络聊天室、多人在线游戏、电子布告栏、博客、论坛等。这些社区聚集着一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在特定的虚拟时空彼此互动,进行联欢。聊天室里的海阔天空、唇舌剑,网络游戏中的硝烟弥漫、战火纷飞,BBS上的无所顾忌、激烈
争辩。所有这些,与西方社会广场上的全民狂欢何其相似。
2、去中心、无等级的设计理念:狂欢精神的网络再现
现实社会是围绕着一个个“中心”运转的环状结构,人们按照体制安排的既定秩序扮演着他们各自固定的角,按照体制的要求思考、言说与行动,任何出格的言行都将以个人被社会孤立甚至惩罚为代价。网络则颠倒了这种中心层级理念。在网络社区,人们实现了“双向的、去中心的、无等级的交流”【5】。 在其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表达权利与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他的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网络的“去中心化”特质是对现实社会一个中心的解构。当然,网络中去中心不代表没中心,而是“多中心”,即每个人、每台主机都是中心,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互联网没有中心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每一个参与网络的人都是中心。互联网没有权威,实际上是每个人都是权威。这就敲入麦克卢汉所言“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6】狂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颠覆传统、解构现实,构筑一个“另类”世界。而具有去中心、反权威、无等级特征的虚拟网络则刚好就是这样一个可供狂欢的天地。网络之中人人平等,不到一个其控制作用的信息发布中心。因而无法向传统媒介那样控制受众以及控制文化生产及文化传播。“在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仅凭控制控制传播媒介来控制意识形态成为不可能。”【19】
3、降格和祛魅:网络文化的解构
狂欢化的内在本质即降格和祛魅。降格并不含贬义,而是指世俗化和人间化。巴赫金将其称为:“狂欢式的冒渎不敬,一整套降低格调、 转向平实的做法,对神圣文字和箴言的摹仿讥讽等等。”“脱冕,即把事物从遥远的前景中移近,消除史诗的距离,总的说来就是攻击和破坏遥远的前景。”【16】巴赫金认为,狂欢作为一种颠覆力量,解构了僵化、专制的官方文化的正统性,让大众能够建构新的文化文本并以狂欢的方式展现出来。“ 祛魅”一词源于马克斯 · 韦伯所说的 “世界的祛魅”,是指现代技术、科学世界观对世界的一体化宗教性解释的解体,它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中。自世界祛魅以后, 世界便进入“诸神纷争”时期:对世界的解释日趋多样与分化,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逐渐分立自治,而不再笼罩于统一的宗教权威之下。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这里所使用的“祛魅”一词并不局限于韦伯赋予它的原始含义,即并不是把 “魅”严格限于宗教权威领域之内,而是把它同时扩展到由准宗教或非宗教的力量建立起来的那种一体化的权威和神圣性。对于文化活动来说,所谓的“祛魅”主要指的是赋予文化活动的那种神圣性与神秘性、整体性与中心化的原则、权威经典以及分类界限的破碎、解体和消融。这样看来,在当今时代中,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接受等活动几乎遭受到了釜底抽薪式的冲击和挑战,
并因此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祛魅化”的总体特征。网络文化则是祛传统文化的魅和祛现代大众文化的魅。在双重“祛魅”的功能之下,网络狂欢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体现了大众自身价值和理想的追求。网络上可以随便造星,可以有自己的粉丝,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和观点。在这种情状下,网络提供了一种自由的平台,同时网络文化也成为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成为以娱乐性为主的文化形态。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网络   狂欢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