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林主任医师运用体外培育牛黄经验

雄足球论坛孙中林主任医师运用体外培育牛黄经验
闫旭;孙中林
【摘 要】体外培育牛黄是中药现代化产物,是天然牛黄的最佳替代产品,与传统牛黄对比达到源于天然优于天然的境界.牛黄具有清心开窍,化痰解毒,凉肝熄风等功效,对于高热神昏、中风惊厥、咽喉肿痛、疔疮疖肿以及西医的疑难病症如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糖尿病足、恶性肿瘤,有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体外培育牛黄是国家一类中药新药,药学研究表明,体外培育牛黄的性状、结构成分及其含量、药理、临床疗效与天然牛黄基本一致,无明显不良反应.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8(016)015
【总页数】3页(P68-70)
【关键词】体外培育牛黄;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孙中林;慢性胃炎;肠化生;糖尿病性坏疽;胃癌
【作 者】闫旭;孙中林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01100;北京市通州区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01100
【正文语种】越南火娃中 文
孙中林老师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级名老中医。孙老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重点研究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中晚期调理,在患者中享有较高声誉,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对孙中林主任运用人工体外培育牛黄各科疾病有较深体会。
1 牛黄的概述
牛黄 (Calculus Bovis)为哺乳纲偶蹄目牛科脊椎动物牛的胆囊、胆管以及肝管中的结石,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又名“丑宝”“犀黄”“各一旺”。在我国用药史已有两千多年之久,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牛黄乃百草之精华,世之神物,诸药莫及”“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
2 中医学对牛黄的运用
遗传与变异
传统中医学认为牛黄为《本经》上品,性味苦、甘、凉,入心、肝经,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之功,为开窍醒神,化痰解毒之要药,在临床上多用于高热或痰热蒙蔽清窍所引起的高热烦燥,神昏谵语及惊痫抽搐等症。如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均含有牛黄成分。牛黄为解毒要药,在临床上用于咽喉肿痛腐烂、各种热毒疮痈及疔毒、瘰疬、癌肿等,主要代表方剂为牛黄解毒丸、六神丸、西黄丸、安宫牛黄丸等。
3 体外培育牛黄的药理学研究
现代药理学对牛黄的研究认为,牛黄的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无机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成分。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1]、解热镇痛作用[2];在心血管方面主要有抗心律失常作用[2]、保护心肌线粒体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降低血压、抑制血栓形成和降血脂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有对消化系统平滑肌解痉作用、保肝和利胆作用;在呼吸系统方面有呼吸兴奋和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3];免疫系统方面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牛黄有很显著的抗炎作用;牛黄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牛黄还有抗肿瘤[4]和抗衰老等作用。体外培育牛黄是在研究天然牛黄形成的原理和基础上,模拟牛体内胆结石形成原理和生化过程产生的
优质牛黄,经过药学研究和指纹图谱表明,其性状、结构、成分及其含量基本与天然牛黄相同且稳定性更高,经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等同甚至优于天然牛黄,可等同于天然牛黄使用。
碳化钨在临床中孙中林主任医师,主张“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运用中医望、闻、问、切手段收集辨证要素,并综合西医的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综合诊断,以中医辨证为主,用药精炼,不仅重视药物的配伍及归经,而且能够结合现代药理学的最新成果,疗效稳定、持久,其中以牛黄的运用最为突出。
4 医案举例
4.1 慢性胃炎伴肠化生 才某某,男,63岁,于2016年9月就诊。主诉:胃脘疼痛胀满间断发作5年,近1月余症状加重时与情绪不稳,工作劳累相关,常感胃脘及右肋胀痛,餐前饥饿时疼痛加剧,得食后稍减,但食后饱胀,时有嗳气,夜间烧心,大便时溏,黏腻不爽,日1~2次,胃纳欠佳,夜眠不安,体重略有下降。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黏膜中度慢性炎,伴中度肠化(大肠型),肠化上皮有增生。中医四诊见舌苔中黄略厚,质泛红,脉沉细。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度肠化),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心脾两虚、
肝胃不和、瘀毒内停。治法:益气和血,疏肝健脾,清热解毒。方药:生黄芪10 g,当归10 g,炒白术10 g,陈皮6 g,鸡内金10 g,焦麦芽10 g,蒲公英30 g,人工体外培育牛黄0.15 g,柴胡6 g,香橼6 g,佛手10 g,冬瓜子30 g。中药10剂,1剂/天,水煎400 mL,早晚温服。
二诊:服药后精神状态好转,乏力口苦,胃脘胀满减轻,舌苔黄厚略减,但劳累后胃脘胀满时作。上方加砂仁6 g,再进10剂。
三诊:服药后上述诸证均明显减轻,乏力困倦已无。
四诊:服药已30剂,上述大部分症状明显改善,时有因饮食不节致胃中不适,烧灼感。患者自行胃镜复查。其结果:仍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轻度)。病理切片:慢性炎症(+)、肠化(-)、异型增生(-)。服药月余,患者诸症悉减,化验改善,患者继服中药调理一段时间。1年后随访患者诸症未犯。
按:现代医学认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为癌前病变,在产生胃癌之前需经过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早识别、早预防对降低胃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现代医学对于胃癌前病变缺乏有效的方法。
改善体成分
本患者过度饮酒,嗜食肥甘厚味,再加情绪因素失控、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失疏泻,是本病的重要病因,祛除病因是本病的关键之一,也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体现。
4.2 糖尿病性坏疽 沈某,女,82岁,2015年4月6日初诊。主诉:右下肢及足趾发黑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右下肢红肿胀痛,白天尤重逐渐行动受限,疼痛肿胀加重,逐渐连及足趾,2个月来右足趾发黑疼痛加重,经外院多方会诊效果不明显,病情日渐加重昼夜疼痛难忍,面 白无华,心悸,精神疲惫,胃纳欠佳,口中秽臭,大便干燥,舌苔中黄质红,脉濡细。个人史: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患糖尿病44年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慢性肾功不全、消化性溃疡、高血脂、脂肪肝、贫血、泌尿系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等20多种疾病。辅助检查:2010年7月CT查脑梗塞,彩超显示双侧颈动脉斑块,2011年4月摄片左侧股骨头坏死。化验:肌酐、尿酸、尿素氮均异常。中医诊断:消渴脱疽,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毒内停。西医诊断:糖尿病性坏疽、糖尿病足、脑梗塞、高血压、慢性肾功不全等。治法:益气补肾,活血解毒。处方: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生黄芪20 g,枸杞子30 g,山萸肉10 g,川芎12 g,丹参30 g,桃仁30 g,红花10 g,桂枝10 g,蒲公英30 g,连翘30 g,酒大黄6 g,厚朴6 g,体外培育牛黄0.1 g,黄连6 g,
陈露教你学滑冰陈皮6 g,炒白术10 g。10付。
2015年4 月16日复诊。昼夜疼痛减轻,右下肢肿胀、足趾发黑未见改善,口重秽臭减轻,大便已通,但时有不畅,精神状态向好,心悸好转。唯喉中有痰,右侧肢体活动不便。考虑患者中风后遗症致不遂,在上方基础上加强化痰开窍之剂(基于患中风日久,多脏腑虚损,其气渐衰,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致水湿停聚,痰浊内生)。上方加冬瓜子30 g,再进10付,以后连续服用上方加减80付后,患者整体状态回升,精神好转,面转红润,心悸气短减轻明显,大便通畅,尤以右下肢及足趾颜逐渐由紫黑改变为暗红,并可以下地扶杖走路,睡眠饮食已基本正常,右下肢及足趾部已无疼痛感。在此基础上,上方加减以调气血,益肝肾,健脾胃,排瘀毒为主,至今病情稳定,糖尿病足未再发展加重。
按:本患者年老体弱,患有多种慢性病和并发症,患者 (患20余种病)病种多、病程长、年龄大。患病期间病情多次反复,病情危重经救治有所好转和缓解。但留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并发下肢坏死,高度致残。从中西医来看均属疑难病,病程迁延,变化莫测,难以治愈。在病机上是本虚标实 (虚、痰、瘀、毒均有),在上扶正气为先,祛邪通络为主。其中桂枝、大黄,寒温并用,桂枝外散风寒,内温经脉。大黄荡涤胃肠,通腑祛瘀。
桂枝、大黄均能入血分,故二药同用,可攻逐瘀热。该患者平素嗜食肥甘之味较多。日久积聚成实。二药配伍以温为主,以下次之,大黄仅桂枝半量。川芎、丹参、桃仁:丹参苦泄血滞,为凉血活血祛瘀要品,川芎之功重在活血行气。桃仁是方中主药,长于破血行瘀,所以本方又寓意桃核证所见的瘀热互结,脱疽之证。连翘、公英、黄连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火毒疮疡要药。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尤以黄连,连翘善清心火、泻湿热,善散血中之气聚,为疮家圣药之称”。
孙老认为关键之药为体外培育牛黄(天然牛黄替代产品),被誉为“百草精华,中药精品”,解毒开窍,对脱疽有举足轻重之要,画龙点睛之妙。因为痰瘀毒贯穿本病始末,解毒开窍,活血化痰是本病重要手段,而且牛黄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和抗氧化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4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6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患者   作用   治疗   疼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