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脂类杂环氨基酸习题

 
一、判断题
1葡萄糖为己醛糖,因此可与过量、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白沉淀。
2.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既互为同分异构体,又互为差向异构体。
3.由于-D-葡萄糖的构象式为优势构象,所以在葡萄糖水溶液中,含量大于-D-葡萄糖。
4.将-D-葡萄糖和-D-葡萄糖分别溶解于水,得到的两份水溶液具有不同的组分。
5吡啶甲胺-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在酸性水溶液中会产生变旋光现象。
6-D-吡喃葡萄糖比其C4差向异构体-D-吡喃半乳糖更稳定。
71-磷酸葡萄糖可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而生成砖红沉淀。
8D-己醛糖可形成的糖脎数与D-2-己酮糖可形成的糖脎数相等。
9.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而酮不能,果糖属酮糖,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0.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D-葡萄糖。
二、A型多选题
1D-己醛糖可形成的糖脎数为:
A. 2        B. 4        C. 6        D. 8        E. 16
2D-葡萄糖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A. 2R,3S,4S,5R  B. 2R,3R,4S,5S  C. 2R,3R,4R,5S  D. 2R,3S,4R,5R    E. 2S,3S,4R,5R
3-D-2-脱氧核糖的哈瓦斯式为:
4-D-葡萄糖和-D-葡萄糖的关系为:
A. 对映异构    B. 端基异构    C. 位置异构    D. 官能团异构  E. 以上都不是
5.区别-D-葡萄糖和-D-甲基葡萄糖苷不能用:
A. 银镜反应  B. 班氏试剂    C. 斐林试剂  D. Br2  E. 过量NaHSO3饱和溶液
6.不能与托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果糖      B. 葡萄糖      C. 麦芽糖      D. 甘露糖      E. 蔗糖
7.蔗糖分子中的氧苷键可看作是由下列哪种方式脱水而成:
A. 葡萄糖和果糖都用C1羟基            B. 葡萄糖和果糖都用C2羟基
C. 葡萄糖的C1羟基和果糖的C2羟基    D. 葡萄糖的C1羟基和果糖的C4羟基
E. 果糖的C1羟基和葡萄糖的C2羟基
8.糖原经酸性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是:
A. 乳糖      B. 麦芽糖      C. 果糖      D. 葡萄糖心灵的微光      E. 半乳糖
9.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为D-葡萄糖,它在直链淀粉中的主要连接方式为:
A. -1,4-苷键  B. -1,4-苷键    C. -1,6-苷键    D. -1,6-苷键    E. -1,2-苷键
10.下列化合物不产生变旋光现象的是:
11D-三羟甲基丙烷葡萄糖和D-果糖互为:
A. 旋光异构体  B. 位置异构体  C. 对映体  D. 碳链异构体  E. 官能团异构体
12D-葡萄糖与无水乙醇在干燥氯化氢催化下得到的产物属于:
A.         B.         C.         D. 缩醛        E. 半缩醛
13.戊醛糖开链结构的旋光异构体属L-系列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6        E. 8
14
15Molisch反应可用来证明物质中:
A. 若阳性,则含糖          B. 若阴性,则含糖        C. 若阳性,则含还原糖
D. 若阴性,则含非还原糖      E. 若阴性,则不含糖
16
17.下列糖与HNO3作用后,产生内消旋体的是:
18.互为差向异构体的两种单糖,一定互为:
A. 端基异构体    B. 互变异构体    C. 对映体  D. 非对映体    E. 碳链异构体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均符合Cm(H2O)n通式。
B. 葡萄糖和果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C.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在干燥HCl作用下,与1 mol CH3OH生成半缩醛,与2 mol CH3OH生成缩醛。
D. -D-葡萄糖和-D-葡萄糖溶于水后,比旋光度都会逐渐增大。       
E. 蔗糖与过量苯肼反应生成蔗糖脎。
三、综合题
1.有两个D-丁醛糖(Ⅰ)与(Ⅱ),能生成同样的糖脎,用硝酸氧化时,(Ⅰ)生成旋光性的四碳二元酸,(Ⅱ)生成无旋光性的四碳二元酸,试写出(Ⅰ)与(Ⅱ)的结构式及上述变化的反应式。
2.(+)海藻糖(C12H22O11)广泛分布在微生物、真菌、苔藓植物和昆虫体中,它和麦芽糖、纤维二糖一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 mol -D-()-葡萄糖,但是不能还原斐林试剂,不成脎,无变旋光现象。试推导出(+)海藻糖的可能结构式。
3.柳树皮中存在一种糖苷叫水杨苷(Salicin),与FeCl3不发生显反应,当用苦杏仁酶水解时得到D-()-萄糖和水杨醇(邻羟基苯甲醇),写出水杨苷的结构式。
4.两种D-丁醛糖AB,用Br2水氧化时分别形成CD,而用稀HNO3氧化时,分别形成EF,经测定CDE均具旋光性,而F无旋光性,试写出ABCDEF的开链结构式。
脂类和甾族化合物
一、判断题
1.卵磷脂水解可得到4种化合物: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乙醇胺。
2.动物脂肪较植物油一般具有低碘值和相对高的熔化温度。
3.列勃曼-布查反应的颜变化是先显现绿,后变成蓝,最后转变为紫红。
4.胆固醇的基本骨架是环戊烷多氢菲。
5.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生成的酯。
6.胆酸结构式为                    ,其中A/B环顺式并合为别系,甾环上3个羟基
均为-构型。
二、A型多选题
1.碘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
A.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        B. 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 油脂的分子质量            D. 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E. 油脂的沸点
2.脑磷脂的水解产物中,不含有的是:
A. 胆胺        B. 丙三醇    C. 高级脂肪酸      D. 磷酸    E. 丝氨酸
3.胆固醇的列勃曼-布查反应可用来作为胆固醇的: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D. 干燥剂  E. 稳定剂
4HOCH2CH2NH2名称是:
A. 胆碱      B. 胆胺      C. 胆酸    D. 胆汁酸    E. 神经氨基醇
5.属于甾族化合物的是:
杂环化合物
一、判断题
1.吡啶是六员环,吡咯是五员环,所以吡啶的碱性比吡咯强。
2.吡咯的碱性比苯胺弱,是因为吡咯氮上只连1个氢,而苯胺分子氮上连2个氢。
3.吡啶环中氮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所以亲电性取代反应首先发生在位。
4.咪唑的酸性和碱性均比吡咯强。
5.吡啶还原加氢产物的碱性比吡啶弱。
6.吡咯亲电取代反应较苯容易进行,因为吡咯环上有N原子。
7.吡唑与吡咯相比较,前者的碱性强,其亲电取代反应也容易进行。
8.吲哚是由苯和吡咯稠合而成,其结构比吡咯稳定,碱性也增强。
9.吡咯和吡啶上的N原子都是 sp2杂化,均与其他碳原子形成等电子的共轭体系。
10.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碱性化合物。
二、A型多选题
1.体内辅酶的结构式为:
含有何种杂环基本结构:
A. 嘌呤、嘧啶        B. 嘌呤、吡啶        C. 喹啉、吡啶   
D. 喹啉、嘧啶        E. 吲哚、吡嗪
2
上述化合物发生亲电性取代的活性顺序为:
A.           湖北警官学院南院B.           C.
D.           E.
3.下列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最不稳定的是:
4.下列杂环中属于嘧啶结构的是:
5.在叶绿素和血红素中存在的杂环基本单元是:
A. 吡咯    B. 呋喃    C. 噻吩      D. 嘧啶    E. 噻唑
6.碱性最弱的化合物是:
A.     B. 甲胺    C. 吡咯    D. 吡啶    E. 苯胺
7
上述化合物环的稳定性顺序为:
A.           B.           C.
D.           E.
8.下列杂环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A. 呋喃    B. 吡喃      C. 咪唑    D. 吡啶    E .噻吩
三、综合题
1.命名下列化合物:
2.下列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请用箭头表示主要产物的位置:
3.完成反应式:
4.判断下列化合物的最强碱性氮原子:
奎宁                          氯喹
烟碱                组胺                  毒扁豆碱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习题
一、判断题
1.-氨基酸都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2.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3.利用与HNO2的反应,可测定氨基酸中氨基的含量。
4.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其等电点等于7 。
5.丙氨酸与HNO2作用可生成乳酸。
6.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都会发生缩二脲反应。
7.蛋白质分子肽键中C-N键能够自由旋转。
8.核酸是两性物质。
二、黄糊精 A 型多选题
1.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20种常见氨基酸:
A. 均为L-氨基酸      B. 均为D-氨基酸      C. 构型都为R型
D. 构型都为S型      E . 都属于-氨基酸
2.天冬氨酸(pI=2.77 )溶于水后,在电场中:
A. 向负极移动      B. 向正极移动      C. 不移动      D. 易水解      E. 易沉淀
3.与HNO2作用不放出H2的氨基酸是:
A. 氨酸      B. 苯丙氨酸      C. 半胱氨酸      D. 脯氨酸      E. 谷氨酸
4.多肽链中的肽键具有       结构。
A. 直线型      B. 平面型      C. 四面体      D. -螺旋      E. -片层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4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54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化合物   葡萄糖   下列   生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