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超声诊断技术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 超声检查  一.超声检查系指运用超声波的特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对人体组织(内脏)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和功能状态以及病变情况作出诊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它是把雷达技术、声学原理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超声诊断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四十年代始用于临床至今,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所提供的丰富诊断信息,已成为临床诊断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检查方法:
    1、 X 线成像 2、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4、 超声成像(USG) 5、 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设备易於移动,操作简便,无创,无痛苦,可重复检查,使用有其便利之处。
  也 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点,超声诊断普及面更大。
    三.超声检查法类型 根据成像的方法,把超声检查法分成许多类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 A 型诊断法 A 型超声诊断法依据回波的高低、多少及其变化的规律来判断病变。
  目前此法主要用来检测脏器的大小,判定病变的物理性质,探测各种积液和定位,观察脑中线波的移位来诊断颅脑病变。
  其他已基本被 B 型超声诊断法所代替。
    2、 B 型诊断法 (1)B 型超声诊断法是采用连续的扫描的方式显示出脏器的断层切面图像,形成的是脏器的平面图,所以又称为二维超声或切面超声诊断法。
    (2)B 型诊断法又称辉度调制型或灰阶成像,其特点是以光点的亮度代表回声强度,回声强光点则亮,回声弱光点则暗,无回声则形成暗区。
    (3)B 超根据扫描的速度不同又可分为慢速成像和快速成像两种。
  慢速成像扫描速度慢,形成一幅图像一般需数秒或数十秒,只适用于静态脏器的检查(如肝、胰、脾)。
  快速成像扫描速度快,一秒钟可形成 20~30 幅图像,可实际而即时地显示脏器的解剖结构和活动状态,故又称为实时显像,更适用于动态脏器组织(如心脏、大血管等)。景观水处理技术
  用实时二维超声检查心脏形成的图像称二维超声心动图。
    (4)B 型超声仪器的扫描方式主要有线阵扫查、凸阵式扫查和扇形扫查,后者又分为机械扇扫和电子扇扫(相控阵)。
    (5)由于 B 型超声诊断法图像有直观、形象、重复性强和可供前后对比等优点,所以已广泛地应用于妇产科、泌尿科、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之一。机床电气原理图
    3、 M 型诊断法 用锯齿波慢扫描的方法使各回声光点从左到右连续移动,从而取得声束上各反射点运动  的轨迹图,用以观察心脏不同时相对运动的规律。
  因此,M 型诊断法又称 M 型超声心动图,此法主要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
    4、 D 型诊断法 即超声多普勒诊断法或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把发射的超声和遇到与之发生相对运动的界面反回的超声产生的频率差(频移),以频谱的形式或用扬声器将其以一定声调的信号显示出来的诊断方法。
    D 型超声诊断法,近几年发展很快,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球极投影    (1)声波多普勒(CW); (2)脉冲式多普勒(PW); (3)彩多普勒显像(CDF ,CFM)。美南日报
  通常人们所说的彩超即彩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的简称。
  彩超是将心脏和血管内的二维血流信息以彩形式显示,通过 B 型超声断层进行形态诊断。
    在实际应用中,有人常把伪彩超声仪与彩超混淆。
  伪彩与彩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方式。
  伪彩采用彩编码技术对 B 型超声静止声像图进行彩处理。
  经伪彩处理后的图像提高了分辨率、丰富了影像层次,增加了实感,提高了 B 型超声诊断仪对病理组织变化的可视度,有时也能显示出单图像无法检出的信息。
    近年来彩超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现代彩超技术的重要标志是数字化和多功能化。
  就应用范围而言,高档彩超以心脏检查为主,并可兼作腹部、浅表组织、颅脑等;而低档彩超主要以腹部、妇产科、小器官为主,亦可兼作心脏、外周血管等,比较适合计划生育系统的生殖健康服务使用。
  彩超主要分为彩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彩多普勒能量显像两种。
  后者由于该技术能量显示更小,更低流速的血流信号,为研究组织的血流灌注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并为鉴别肿瘤性质开辟了新的途径。
    能量多普勒和三维彩血管能量,目前可作为评价肝癌血供的首选方法。
  经阴道三维彩能量图用来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彩多普勒能量超声对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具有特异性。
移位左转
slic    5、 介入性超声诊断与 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作为现代超声医学超声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或监视下,完成各种抽吸、穿刺、注药等操作。
  从而避免了某些外科手术,而又起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效果。
  此外,腔内超声(如阴道内、食管内)和术中超声也属介入超声范畴。
    四.医学超声技术发展:
    医学超声技术渗透到医学领域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40 年代。
  特别是 70 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和其他技术的发展及医学超声领域的应用,B 型成像技术发展更加迅速,并在临床诊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80 年代初,又有脉冲多普勒技术和彩血流成像技术问世,使得超声诊断的方法更加丰富。
    (一)1794 年,Lazzaro Spallanzini 证明食虫类的蝙蝠在依靠听力发现障碍物和捕获食物方面比视力更好。
  在大自然界中,可以发现许多运用超声的例子,如蛾、海豚、小鲸、蝙蝠等。
    (二)40 年代末发表的脉冲超声波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的论文,是最初的 A 型超声诊断技术,从此 A 型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久,B 型超声、M 型超声和超声多普勒诊断法相继出现。
    1、1942 年精神病学医生 Karl Dussik 和其兄弟 Badischl 用穿透式超声探测脑肿瘤,并记录穿透声束的移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4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斜视角检查
下一篇:倒车移位
标签:超声   诊断   技术   彩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