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出来并简析。(4分)
(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
(1)(2分)颔联描绘出汉江流长邈远,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意境优美,景壮丽清新。
(2)(4分)“浮”和“动”。(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浮”“动”以夸张笔触,奇妙想象写出了汉江波涛澎湃撼动人心的奇丽景观。(3分)
(3)(4分)诗前三联将汉江优美壮丽清新之景描摹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襄阳水光山的喜爱之情;最后诗人以山翁自喻,自然流露出对襄阳的留恋,情绪积极乐观,让人回味无穷。(情感2分,分析2分;只写出情感没有分析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等等,这首诗属于_______。(3分)
惯量
(2)为什么说第三、四句有“一语双关”的特点?(3分)
(3)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是什么?请试作赏析。(6分)
答案:
(1)(3分)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状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等(任意填对其中二类即可),这首诗属边塞征战诗。(每空1分)
(2)(3分)理由: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可理解为是写塞上梅花在风中盛开,一夜间,梅花的花瓣便散落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1分)而“梅花落”又是一支笛子曲,因此,又可将这两句的意思理解为风将笛子吹奏《梅花落》的声音
吹送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2分)
(3)(6分)本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虚实结合。(2分)前两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马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后两句把《梅花落》拆开来用,则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瓣。(2分)这样虚实交错,就构成了美妙而阔远的意境。(2分)
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注〕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李诗是作者于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1)两首诗中的“梅花”都不是实指“梅花”,而是乐曲《梅花落》。据此,简要赏析这两首诗在艺术技巧上的相同之处。(4分)
(2)结合这两首诗的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答案:
(1)(4分)两诗都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技巧,由听觉诉诸视觉(2分),即由听到乐曲《梅花落》联想到看到梅花落下,描绘出与冷落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意境(2分)。
(2)(4分)李诗表达的是怀才不遇、被贬的忧伤愤懑之情(2分);高诗表达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戍边战士的崇敬之情(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人世几回伤往事”中感伤的往事是什么?(2分)
(2)这首咏史诗表达的主旨是什么?(2分)
(3)诗人写王濬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4分)
(4)该诗最后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2分)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都灭亡的往事。
(2)(2分)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3)(4分)对比。(2分)其弦外之音是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王气也好,铁索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2分)
(4)(4分)它妙在含有不尽之意。(1分)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它们最终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1分)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是怎么表现的?(4分)
(2)“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与“凫雁满回塘”分别是何处景?各有什么特点?写两种景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案:
(1)(4分)①纯用名词组合成句。②早行辛苦。③用富于特征性的景物来暗示。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2)(6分)①“槲叶”“枳花”是旅途上景;回塘凫雁是梦中故乡景。
②旅途荒山凄凉,故乡回塘水暖。③两种景鲜明对照,表现羁旅愁情和思乡悲情。(解答时注意,“枳花明驿墙”指残月把花影映在驿站墙上,此景衬托荒山早行之苦,不是乐景;还要注意“悲故乡”是情语,点明全诗旨趣,据此可知“杜陵梦”含意)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李商隐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唐宋诗词之最(2)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3分)
答案:
(1)(4分)骆诗借秋蝉因露重风高而难飞难鸣,喻指自己忠直高洁而横遭诬陷,身陷囹圄。李诗以蝉高栖难饱,悲鸣欲绝而无人同情,自喻高洁和因高洁而清贫的困境,暗示环境的冷酷无情。(解答时注意“在狱”、“白头吟”、“薄宦”等词语的含义和提示作用)。骆诗尾联写自己高洁而不能取信于人,抒发了强烈的悲愤和不平。李诗尾联以蝉自励,表明要坚持高洁的操守。
(2)(3分)以蝉起兴,以蝉自喻,直抒胸臆。
edk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4分)(2)颔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4分)首句使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2分,设问、比喻各1分)颔联表明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2分,答出“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
(2)(4分)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2分,1点1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1分)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1分)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前四句:(2分)
(2)从情与景关系角度,侧重赏析词中“寓情于景”部分。(6分)
答案:
(1)(2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美与丑的剧本
(2)(6分)范仲淹《苏幕遮》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相映。(2分)上片开头两句点明季节:青碧瓦蓝的天,铺满了黄叶的地。这是渲染空阔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放眼远望,秋景连绵无际,如波浪一样往前伸展,同远处
的江水融和连接。这里天、地、原野、绿波,一句一景,景景暗含诗人心中的思乡离愁。(2分)上片末句中“芳草”暗寓离情,既自然,又精巧。下片直抒怀乡念远之情。(2分)
9.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油液分析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两首词主题相同,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衬托作者的乡思离情,“风柔日薄春犹早”写出了作者的愉悦欣喜之情。(2分)
(2)范词豪迈,上阕写景从大处落笔,意境开阔高远;下阕抒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抒情自然直接。(2分)李词婉约,上阕写初春清晨起床后的感受,意境闲适优美;下阕抒情,“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不直说愁,而说酒,说熏香,抒情含蓄隽永。(2分)
10.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A.首句以“秋”字领起:“红藕香残”,荷花谢了,这是室外之秋;“玉簟秋”,枕卧的席子感到了秋凉,这是室内之秋。在这秋的氛围中,“独上兰舟”,更进一步突出了词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
B.秋凉,孤寂,使词人更迫切地盼望与亲人的团聚。于是她把视线投向“云中”,投向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希望能够替她传递“锦书”,使丈夫早些回来,表达了词人殷切的思念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6:0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3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表达   襄阳   作者   故乡   分析   汉江   关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