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手机微动画设计与广西民俗文化语境的渗透

文化自信背景下手机微动画设计与广西民俗文化语境的渗透
    没有强盛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兴盛繁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需紧密联合社会文化产业,以产业承载文化,以文化发展产业,逐渐形成产业支持文化的运作机制。动漫产业是我国重点帮扶的产业之一,除推进社会市场经济增长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层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文化自信层面出发,明确动画产业与文化自信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融合中华民俗文化,对增强动画作品的原创性与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渗透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民俗文化的语境下,依托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意义,发展手机微动画形式的优势,能有效推进广西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中国新战略基本完成的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党中央工作组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工作,要不忘初心,既往如前,始终坚
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基本的方针路线,努力把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更长远的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出诸多缤纷绚丽的优秀文化,承载着我国经典的哲学理论、人文思想、艺术底蕴以及我党的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最深厚的精神标识。因而,文化自信不仅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理想信念与文化价值的肯定,更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是对文化发展前景与潜力的强烈自信。在文化形态上,文化自信不仅体现为对自身文化的肯定,更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接纳,是以有理性、科学性的态度,汲取外来文化中优秀文化果实的过程。侯凿(2016)认为,文化自信体现在国民对自身文化的肯定,也体现在跨文化交流时所保持的独特性。因此,文化自信是凝聚人民众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纽带,是坚持并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支柱,因此,提高文化自信对促进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核心意义。
    (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强盛的创造力、生命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丰厚资本,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政治制度,还是在艺术文化领域,中国历代都在历史的舞
台上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是世界各国学习、模仿的对象。譬如,在唐朝长安,唐玄宗接待诸多国外使节;在国子监内诸多国外学者求学;在繁华的街道,则有大量外商的身影。可以说,古代中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先进文化不断进入国人的生活,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品质,却对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文化自信逐渐衰弱,日益自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自然科学、农业生产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断创造出“奇迹”。然而,我国软实力却始终未依托硬实力,得到显著的发展,面对世界纷繁富丽的文化体系,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依旧处于自卑状态。而随着世界各国贸易交流的不断紧密,西方价值观与文化理念不断发生碰撞,导致了国民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迷失。此外,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及虚无主义等思潮,不断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中的主导地位,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德国人类学家马斯洛曾在相关著作中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根基,是国家向心力、凝聚力的整体体现,发展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历史文化、人文文化、自然文化等文化体系的传输,更是在国民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仅仅指硬实力的强盛,更是指软实力的崛起,只有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心,才能有效促使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才能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工作。
    二、手机微动画与广西民俗文化
    (一)手机微动画的特征
    2013年4月5日,中科院在发布的《动漫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微动画是为依托,以社会基层民众为主体的全民传播形式,是中国未来动漫的主要发展趋势。”现今阶段,微动画作为全新的互动方式与情感表达形式,已成为中国动漫重要的商品类型。相较于传统动画,微动画具备较强的互动性、便携性和信息时效性。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微动画的传播内容及特征进行分析,可将手机微动画的优势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碎片化。微动画内容短小精悍,时长控制在2-3分钟内,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有利于国民在碎片时间内欣赏完整的动画作品。在题材上,微动画涉猎广泛,除幽默动画外,更多涉及历史演绎、公益宣传、侦探推理及职场守则等娱乐化内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便于公众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其二,制作期限短。相较于传统动画漫长的制作周期,在人員充沛的情况下,手机微动画可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整个动画的策划、绘制、合成、渲染及后期的推广工作,能够及时根据大众欣赏需求与观看习惯进行调整,切合西方周播剧理念,形成与时俱进、灵活多变的优势。其三,受众广泛。微动画面向的观众体年龄分布宽泛。成年
体将微动画作为新的娱乐方式,调味枯燥的社会生活。学生体则在观赏微动画的进程中,领略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对社会拥有全新的认识,是开辟学生与社会生活交融的全新渠道。其四,裂变式传播。微动画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动画制作与传播形式,受众可随时对微动画进行分享、发布、转载,以此提升微动画的传播效率。李君坤(2016)指出,手机微动画从发布到覆盖式传播仅仅需要数十个小时,甚至更快,并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微动画系列作品的点击率与传播率。因而微动画不仅是全新的动画传播形式,更是独特的网络互动方式。
    (二)广西地域民俗文化2014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一个国家在外交领域要被尊重、被认可,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文化体系,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也是这般。广西壮族是我国具备鲜明文化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民俗文化。大量宣传和挖掘民族优秀的风俗文化,传承广西民俗文化精髓,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广西民众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据相关调查发现,除壮族外,广西区位内还包括苗、瑶、回、侗、水、京、仫佬、仡佬等十多个少数民族,是西南民族的缩影,同时也是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在艺术文化领域,具有卓越的贡献。以壮族壁画为
例,广西花山壁画由壮族先民所制,距今有1600年历史。赭红壁画,详细描述着祭祀场景,阐述着壮族的生活风貌与精神世界。无论是从民族学、文化学,还是绘画技巧与创作的角度出发,花山壁画无不渗透着震撼人心、动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以民俗节日为例,宾阳炮龙节是广西特有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汉族文化交融的综合性节庆,具有浓郁、鲜明的广西民俗彩。炮龙节会在每年的12月11日举行,活动主要包括灯会、彩架、壮锦瑶绣、舞炮龙、壮剧傩戏等,此外还包括壮族三月三、击铜鼓、丢绣球等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广西民族文化更具多样化、多元化、民族化及综合化,是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综合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沉积感,反映出广西各族人民众崭新的社会风貌与精神面貌。mh370写给2014的一封信
    三、广西民俗文化的微动画元素
    (一)广西民俗文化的文字元素
    由于广西是多民族聚集地,居住着苗族、侗族、壮族、毛南族汉族、京族等11个民族,长久以来,多民族民俗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交融,逐步形成了广西特有的民俗文化语境。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形式各异,蕴含着极大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其
中,壮族是广西最为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特的语言体系。据相关调查,壮语属藏汉语系,壮傣语支,壮侗语族,根据地理区位,可划分为北壮与南壮两大方言,11个土著语区。我国语言学家贾国竹(2013)对壮语语言结构、语言系统、语法体系、构词规律进行整理及分析,认为壮语与汉语具有紧密的联系,并结合相关文史资料,发现早在公元942年,壮族便利用汉族文字的部首、偏旁对本族文字进行创造,日渐形成有别于汉字的“方块文字”,直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为规范壮族语言体系,优化文字构筑,以字母为基础,构建出符合壮族语言特的新型文字。
    (二)广西民俗文化的艺术元素
    广西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多元性特征,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变换,主要集中于建筑艺术、壮锦艺术及绣球艺术等。
政党文化
    首先,建筑艺术方面:广西民族喜欢依山傍水,常将建筑构建在密林深山之中,临近水源、歌咏自然。在建筑形式上,由于自然因素,建筑下方常设有3-4米高的石墩,以抵御野兽侵袭及自然灾害等。建筑上半部分为林木构筑的房屋,构造严谨,有邻壁栈道设施,可观览房屋周边自然状况。从功能角度出发,房屋上层为居住区,下层为畜牧区,近几年来,
广西人常将猪、羊等牲畜圈养在下层的石墩栏中,以方便日常的喂养。
是什么
    其次,壮锦艺术方面:壮锦艺术是壮族享誉世界的传统工艺品,与蜀锦、湘锦齐名,织工精细、图案精美、彩斑斓、款式多样,多由自织土布构成,常用于服饰、地毯、围巾等编织工作中。
    最后,绣球艺术方面:绣球是广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是男女青年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通过抛绣球活动,能增添广西各民族的友谊、交流及祝福。此外,铜鼓艺术也是广西民俗文化的瑰丽,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以灵山型、北流型、冷水型铜鼓为代表,具备音深沉、声音洪亮、制作精良等特征,是广西民族古代乐器的代表。
    (三)广西民俗文化的歌谣元素
小世界理论    广西民间的童话、神话、传说、故事及歌谣等艺术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最具典型的要属壮族的歌谣。壮族有“歌声海洋”的美誉,善于借助歌谣托物言志、寄托情丝,表达理想。然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歌谣,壮族歌谣旋律悠扬、动人心弦,无固定歌词,常脱口而出,方便于寄托壮族人民的思想感情。而在表达形式上,歌谣多以盘问、猜谜及对话等形
式进行表达,由此可见壮族歌谣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中,是壮族人民精神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其他民族识别壮族、认识壮族的重要切入点。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我国有40%的居民是以民歌认识壮族的,有20%的居民是通过影视作品《刘三》了解壮族的。因而,壮族歌谣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是当今渗透广西壮族文化、制作手机微动画的重要形式。合理运用歌谣形式,从而形成一种独具特的“歌剧”艺术,进而赋予微动画特的文化魅力,推动微动画长足的发展。然而壮族歌谣作为微动画元素,应注意其时代性、艺术性及通俗性,不应为艺术而艺术,为形式而形式,应深入挖掘壮族歌谣的民俗特征、民俗环境,进而从深层次中挖掘歌谣的艺术价值。
>shr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3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动画   广西   民族   自信   艺术   歌谣   民俗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