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提纲【非常全面】

必修一  经济生活
1.(B)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表现在价格上,可能不是真实货币)和流通手段(真实货币)
2.(B)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②通货膨胀: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③通货紧缩: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3. (B) 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人民币汇率:n人民币=100外币;汇率:100外币=n人民币)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即次数)
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4.(B)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B)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供大于求,价格上升;供小于求,价格下降
6.(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7.(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A)互补商品与互为替代品
        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互替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当两种商品是互补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
9.(A)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供大于求
        卖方市场:供小于求
10.(C)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一)对生活的影响:
(1)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对它的需求。一般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ceo薪酬
(2)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即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需求
(二)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11.(B)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2.(A)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13.(B)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正比)②未来收入预期(正比)③社会收入差距(反比)
14.(A)按不同标准划分的不同消费类型:
        ①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贷款、租赁
②按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5.(D)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6.(C)微孔增氧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7.(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施这一制度的依据与意义:
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意义: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8.(B)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经济:①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②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①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②作用:(略)
19.(A)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增加就业、税收;提升技术
20.(A)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1.(C)公司成功经营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诚信经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2.(B)就业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23.(D)解决就业的措施:
        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fy01
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自主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观)
24.(A)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5.(B)储蓄的含义及投资特点(略)
26.(B)股票的含义及投资特点(略)
27.(A)债券的含义及投资特点
        含义: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分类及特点: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利率
依次增加
风险
依次增加
28(A)商业保险的含义(略)、分类及投资特点(略)
        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29.(A)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0.(B)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原因及意义
基本原则: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生产力的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
生产的发展
31.(A)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劳动、土地、信息、资本、技术、管理)的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32.(C)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④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3.(A)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及构成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税收、利润、债务以及其他收入)
        财政支出: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4.(A)财政收支平衡(收≈支)、财政赤字(收<支)的基本含义
35.(B)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6.(B)税收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透明度原则
37.(B)增值税、人所得税的特点与作用
增值税: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
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个人所得税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
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8.(B)违反税法的表现: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的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9.(C)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0.(B)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
41.(B)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金惠敬
42.(B)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措施:
        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措施: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经济活动参与者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意识、守市场道德
43.(B)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44.(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45.(C)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及手段:
        含义: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46.(A)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富裕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更加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005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消费   生产   经济   就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