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品谈会 建筑设计的“筑韵” 精神

18UED 建筑品谈会——建筑设计的“筑韵”精神于2022年6月29日下午召开。本次建筑品谈会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社联合主办,品谈会邀请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学系主任吴越,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王国钰担任学术嘉宾,对黄龙体育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西湖文化广场和阿里中心(阿里巴巴滨江园区二期)几个完成于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建筑作品进行了全专业、多角度的深度解读和交流,共同回顾了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70年以来所经历的变革与挑战,以及如何在行业的激变中积极转型、稳步前行;进而探讨了国有设计院和建筑师的定位与立场、职责与职能。项目介绍ARCHITECTURE FORUM—FOR THE CHARM OF ARCHITECTURE
蚂蚁精灵
建筑品谈 | 建筑设计的“筑韵”精神参会人员从左至右分别为:周平槐、龙平、杜丙旭、裘云丹、陈志青、王国钰、许世文、吴越、姚之瑜、孙宁卿、刘翰林、冯阳黄龙体育中心远景黄龙体育中心亚运改造后整体面貌
黄龙体育场采用双塔斜拉空间网壳的形式许世文︱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工程
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RIBA特许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黄龙体育中心我以黄龙体育中心为例,介绍一下我院体育建筑设计的整体发展情况。我院的体育建筑很有历史渊源,从首任总建筑
师唐葆亨先生设计的浙江体育馆——我国第一座马鞍形悬索结构的建筑物开始,这根脉一直在延续,从未间断过。主体育场的意象来源于天鹅展翅腾飞,它给人以一种力与美相结合的感受。方案提出以后,实质性的问题又摆在眼
前:因为当时做的很多体育场基本都是
对苯乙烯磺酸钠
悬挑加支撑的结构,在观众席中间有一排柱子,这样实际上对坐在后面的观众的视线影响很大。而我们的方案看台中
间没有一根柱子,可以做到100%的观
众无视线障碍。了解结构力学的人会明白,这种斜拉结构,将空间的数个棚子拉起来,抗压方
面没问题了,但是最怕负压。因为它在负压条件下十分容易失稳。当时想了好几种方案,要么不太符合技术要求,要么无法展现体育建筑更高、更快、更强的这种向上的力量感。最终我们的结构方案是跟中国建科院一些专家进行论证后想出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棚子的上面用稳定索将网壳绷紧,再用预应力混凝土外环梁箍住,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刚性稳定的结构,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各根斜拉索不在同一个平面,而是分布在两条空间内环曲梁上,如何平衡向内方向的拉力是一个难题,通常要用向外方向的拉力来平衡,但这
样做造型上不简洁。后来我们通过加强
连接双塔地梁刚性的办法来抵消双向压力。我们在结构选型方面巧妙合理,而
且大大降低了用钢量。
为了达到100%观众席无视线障碍,我
们将观众席最低点设置得比较低,后面
看台就会相对平缓;另外体育场平面采用内椭外圆的形式,使之自然形成南北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9
幕墙效果图与实际建成效果对比黄龙体育场亚运改造后外部跑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北侧高层部分与南侧低层部分扭动后效果图与建成效果对比陈志青︱浙
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项目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在我所做的六十多个医疗项目中属于比较小的。不过今天重点
要讲的不是医疗建筑规模,而是在于做向低、东西向高的马鞍形看台,解决了观众视距的均等性,且
东西向视觉质量高的座位也较多。同时看台下部有更大的空间作为商业运营使用,加之该基地位置的商业价值,运营的可持续性得以充分体现。主体育场于2000年竣工之后,业主又启动了体育馆的建设。体育馆方案在用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重点考虑了两方面内容:在造型上,与体育场的形态相呼应、协调;在空间布局上,采用比赛馆跟训练馆相结合的形式,占地少,形象又比较简洁。外形上与4个圆锥形金属(或玻璃)屋盖有机组合,形态明快而富于动感。同时屋顶材质也很好地呼应了主体育场的两片圆锥形金属盖。其比赛厅可以举办大型搭台体操和国际标准花样滑冰比赛。这个项目过程中由于基地及周边环境对项目影响的创新思维。今天的品谈题目是:约束激发创新,设计改变城市。医院基地条件非常不好,西边是车流量较大的秋石高架桥,东边是幼儿园,南北面是住宅。基地形状类似“刀把”形,南北向长,东西向窄。如果从医院选址合理性来说,这是很不合理的一个选址,而且它的容积率高达3.5,按照国家标准,医院理想容积率为1.1—1.5,所以基地对方案的约束性还是很大的。但越是具有很大挑战性,越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想法;约束越大,越可能会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该地块限高80米,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31400平方米。结合占地面积及退线情况,先将建筑占满基底,形成条状平面,控制建筑高度,建筑层数降低至13层约55米,根据周边的交通要求架空建筑的底层空间,方便东西两侧人流连通。根据日照分析东北面的住宅日照不能满足要求,尝试把高区建筑往西扭转一点,扭转带来建筑露台的空间,用露台做了一些休息场地。也使得建筑立面产生了优美的弧线,消除了建筑过长的横向立面产生的呆板感。在这些基地约束条件之下,整个建筑的剪纸状形象就产生了。设计过程可以总结为:约束中成长,成长中协调,协调中拓变,拓变后化蝶,最终成果建筑就像从该基地长出来一样。文学技巧
在功能组织上充分考虑了口腔医院的实际需求,对功能区块在竖向上进行了划分。7层以下做普通门诊、急诊和医技用房,8~9层为病房区结合颌面外科等,10层是手术室,11层为科研教学,顶楼部分为南侧的行政办公和北侧的院史会议,有三个交通核分区支撑该建筑的垂直交通。总体上形成“一座医院一座楼”的概念。这个项目的基地约束反而带来了以前没有想到的创新,医疗功能区垂直布置简洁明了,易于识别且动线最短,能够快速分散人流。医院建成之后,效果图和实景比较发现了一点意外惊喜,就是在拍摄夜景照片的时候,建筑外立面泛光照明出现星星点点的光晕效果,给秋石高架带来靓丽的夜景效果,意外惊喜就是设计改变城
市风景。幕墙的韵律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当然也有一点点遗憾,幕墙原本要用装配式预制构件来做,但是制模成本非常高,考虑到预算的原因,最后用了常规铝板,突出前面弧形是型材,后面用铝板。另外一点遗憾就是材料的颜偏灰
了一点,而原本的打算是白,或许那
样呈现出来会更加干净、洁白。西湖文化广场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杭州西湖文化广场
项目。因为项目比较重要,单位内部先
进行了一轮内部投标,我的方案有幸被选中代表单位去参加国际竞标,最后也
非常幸运地在国际竞标中被选中为最终
城市环境设计入选方案。当时竞标时我们获知了大概的规划指标要求,关于建筑的高度当时的要求是不要超过270米。在接手方案后,我首先
考虑的是建筑应该在城市空间中展现的形态,最重要的是采用单塔还是双塔的形式。当时还考虑到这个项目位于延安
路的北端,另一端就是吴山广场,属于
杭州城市的轴线北侧的一个端点,所以我们觉得建一个单塔更为合适。另一个
西湖文化广场鸟瞰西湖文化广场总平面图西湖文化广场塔楼夜景
西湖文化广场最终竞标方案
西湖文化广场裙房裘云丹︱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国家一级
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
考量是这个塔楼应该以什么样的形态来展示。杭州有好多的古塔,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等,我们考虑这个塔楼是否能从杭州的这些名塔中寻到一些元素和关联。同时我也想到世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它所展现出来的城市天际线是一个怎样的形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形体推敲,我拿出了一个最早的体块方案,考虑到造型在结构上有一定难度,我在方案初步构想完成后,第一时间咨询了结构工程师,询问这样的形态是否可以实现,结构工程师对于这个形态非常感兴趣,初步测算后给了我肯定的答复。这样我就有底气把方案提交了上去,也在内部竞标中获得了肯定。在参加正式国际竞标的过程中,因为塔楼是我们整个方案设计的核心,我们重新又做了十几个主塔的方案。最后还是觉得最初的方案最理想,因此最终提交的竞赛方案还是沿用了最初的设计。对于裙楼部分我们当初做了很多设想,最终决定做一个基本的围合的形式。目标是将文化馆、自然博物馆、展览馆、商业、电影院、办公这些功能整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城市综合体。在2000年的时候国内的各类城市综合体还没有开始起步,这个项目在当时应该是最早把这些文化、商业等功能整合到一起的一次工程实践,不过受限于当时内部产权分属不同的部门,在内部资源的充分打通上还是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塔楼(到檐口)高度的研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当时我们提出了主塔的多种高度方案,其中有250米、220米和200米,也分别在电脑上做了视线的分析,发现当取250米高度的时候,塔楼从西湖看过去会从保俶山上露出来,我们看保俶山时会出现“双塔”的情况,这对西湖周边景观的影响是很大的。慎重起见,最后我们还是采用了“放气球”的方式来检测——在西湖文化广场这边放飞气球,同时在西湖上乘船观看,当气球放到180米左右的高度时,它能够被在西湖的游船上的人看到。因此塔楼的最终建
筑高度就定格在了170米。建筑高度从270米降到了170米,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随着建筑高度被降下来而产生的额外建筑面积,最终被放到了裙楼里,加大了裙楼的体量,破坏了主楼和裙楼之前的比例关系。主楼高度被压低了这么多之后,原有的设计造型是否还适合,成了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经过各方面的研究,最终决定还是继续保持原造型。可以说从建筑的单体上来看,造型没有完全达到最初的设想。这一点是非常遗憾的,但对于城市空间来说,这又是必须要做的。项目建成后成了杭州的新地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它成了一个重要的空间结点。我们可以看到项目和雷峰塔、城隍阁这几个杭州标志之间产生了一个非常
好的对话关系。250米高度的方案会在保俶山上出现“双塔”景象,对西湖周边景观产生影响六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1
阿里中心项目较早采用了环绕式园区设计手法
阿里中心灯光设计效果不规则的连廊将各个堆叠的“宝盒”串联起来阿里中心竣工实景图与施工阶段效果图阿里中心(阿里巴巴滨江园区二期)
我要介绍的是阿里巴巴滨江园区二期
项目。在介绍这个项目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的其他几个园
区。通过对这些园区历史的了解,会对
我们这个项目有一些特别的认识。阿里的第一个园区项目在滨江区,是2006年开始建设的,方案设计是澳大交换空间2011
利亚的HASSEL ;第二个园区在西湖
区,就是现在的西溪园区,一直作为他们的公司总部来使用,它的方案是隈研
吾做的;第三个园区是支付宝总部,是强盗的逻辑
NBBJ 做的方案;第四个园区就是我即
将介绍的这个阿里巴巴滨江园区二期;
最后一个园区是蚂蚁金服总部,它是在啤酒厂搬迁之后的场地上建造的。
我们设计的滨江园区二期是十年前阿里众多园区中唯一一个由国内设计院原创
的园区项目。它位于滨江区阿里一期的姚之瑜︱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中心主任,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
对面,相对于阿里杭州其他园区的自用特性,本案的功能是作为出租型园区,因此在设计之初便有了诸多的限制条件。通过众多的方案探讨,最终我们采用的方案是中央花园的模式,把五组建筑像扭转放置的“宝盒”堆叠起来,让每组建筑堆叠都呈固定的角度,每组建筑高低组合,把低的尽量围绕在中心,高楼尽量沿外侧布局。由于场地呈不规则的五边形,通过统一角度的不同方向扭转,产生了非常契合地形,同时又空间变化异常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最后通过不规则的连廊沿内侧中心花园把所有的建筑串联成一个整体。按功能划分,东南角的建筑为综合楼,包含餐厅、运动、会议等内容,其余四组建筑为标准办公楼性质。我们的整体理念在十多年前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园区模式,即便时至今日其仍具有先进性。项目的第二个限制条件就是严格限价,相较阿里其他自用园区,其设计成本相对来说会比较充裕,而出租型园区则需要严格计算成本。不出所料阿里的确给了我们一个严格的限价: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造价不能超过每平方米4200元。回顾整个设计与施工的过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很艰巨的。除了控制造价,阿里给我们的合同非常严苛,先期允许设计院有300万的容错额度,后来又降
到了150万,此容错额度包含了因设计引起的施工返工,以及每平方米的造价超出4200元的部分。而最终决算,我们的容错值总共花费了11万,其中还包含了幕墙彩样板因反复调整而要求设计院支付的8万元。最后一个极端的限制条件是阿里对于设计效果的要求是“所见即所得”,意思是设计效果图和
最后建成的实际效果要相互比对,不能有偏差。因此我们在选样方面要求非常苛刻,因为每组建筑形体的空隙里面共有赤、橙、黄、蓝、绿5种颜,如果要做到玻璃与铝板的颜非常接近,就必须要考虑到不同高度下不同视角呈现的彩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调环节中很容易会出现偏差,这也造成了多次重做样板的费用被计入容错的额度。但最艰难的“所见即所得”是灯光设计,因为同样要求看到的效果图和实际亮灯效果要一致,而实际上真要做到却是异常困难。不过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经历了反复调和灯光的研究之后,最终还是达到了夜景效果图与实景的颜基本一致的效果。总之,我们就是通过对设计的精益求精,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准定位、推敲、落实,实现了各方面的控制,最终达成了预期的效果。项目验收时也得到了业主极高的赞赏。建成后的办公出租情况也是非常火爆。最终,滨江二期园区项目被更
名为“阿里中心”,也从一个侧面表达
了对整个设计的肯定。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2
嘉宾品评
吴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学系主任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谈谈心得。首先谈谈许世文院长的黄龙体育场。我一直以来都觉
得,对一座城市的学习和理解是没有止境的。过去的杭州作为江南地区的一个省会城市,是一个清秀的、美人般的文化城市,但是她缺乏大型体育场馆那样的大尺度建筑。如今的杭州全域面积已经达到16000多平方公里,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了一个超大城市。从黄龙体育中心开始,包括之前的程泰宁先生设计的黄龙饭店等一系列建筑的落成,标志着大容量、大尺度迈向现代化城市的概念开始在杭州出现。能够在土地那么紧张而宝贵的核心城区内,建设一座具有现代概念的大容量、大规模,与城市整体运营机制相对应的体育建筑,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杭州从传统城市蜕变到现代城市的过程。关于“有机更新”“拆”和“建”的问题,我觉得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有历史、有文化、值得尊敬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这绝对不是说它原来留下来的一切都是不能动的。一成不变是无法迈向城市的未来的。我在浙大主讲的课就是城市设计,我不把它叫理论,我认为所有的理论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我在后面加了一个“实战”,用实战去检验它。其实欧美的城市设计走的路也是这样,比如说纽约,它也经历了多次的更替过程。因此杭州黄龙这个区块的案例,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另外许总刚才讲的,我觉得特别朴素。比如说两根柱子是两边拉起的,通过底下这一圈混凝土箍牢,自成事实。证明这个建筑有很好的结构概念。所以我一直都认为,如果搞建筑的人不懂结构,自己没有这方面创意,只能依靠一个最优秀的结构工程师,那便称不上是自己的创作。还有一点是,体育中心的曲线确实很硬朗,两个柱子很好实现了刚柔相济。在技术层面上,不仅把所有能够遮挡视线的柱子统统拿掉,还把负压问题也解决掉了。这些都是我们老一辈建筑师传承下来的光荣传统,这一点真的令人尊敬。而且今天从许总这里听到了很多年没听到的“经济美观”,仿佛把当年我们读书时候学的传统又温习了一遍,觉得特别亲切,
有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其实“经济美观”带来了设计上的更高的标准,体现了蕴含其中的更高的价值体系。最后在造型方面,我看到建筑中运用的曲线形,我个人是不太喜欢使用曲线的,可是做体育场曲线往往是回避不了的。在这里我是发自内心地觉得它运用得非常合适。能够完美地把一个曲线形运用在项目里面,而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符合结构逻辑,符合建筑功能,又克服了视线受阻的问题,有效控制了造价,并且兼顾了运营。立足今日今时,有人可能觉得以前某个时代的建筑只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甚至是已经过时了的。但其实它们相当值得尊重。当我们评论这些建筑的时候,可能真的不了解,他们其实是被敲打、锤炼过多少遍,是多少方方面面凝结在一起的成果。其中一些建筑能成为经典,正因为时间这把检验的尺子。接下来再说一下陈志青院长设计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这个项目我认为相当精彩,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陈院长自己的总结是“约束激发创新”。我想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约束,才使它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首先在功能上、可达性上做得都很好。另外要谈到的就是形式语言问题。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建筑在形态上做了一个扭转,并且是出于日照的考虑,这样放到很多场合都是被赞赏的,这里面恰恰是价值观做主导。可以看出陈院长在其中的因势利导,发挥了很大的话语权。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自身观点的表达。西湖文化广场这个项目是杭州市的一个地标是毋庸置疑的。这个项目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个政府项目。裘总非常坦率,把里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挫折、磨合,包括高度调整等细节都讲了出来。下面也坦率讲一下我的感受:起初我对这个项目有点不太理解,但后来看到裘总的方案我开始理解了:如果说“红太阳广场”被拆掉了,那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我们谈轴线,通常应该讲视觉通廊或者交通通廊这些。不过现在很遗憾,我们
需要借助无人机飞到空中才能看到。这个建筑的地标性很好,大家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5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93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项目   设计   城市   方案   西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