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味药性理论辨识及其化学生物学实质表征路径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辨识及其化学生物学实质表征路径
重要小贴士四川省西昌市
中药大品种联盟近期正在征集专家库成员,我们殷切欢迎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愿意为中药大品种培育、为中药产业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加入中药大品种联盟。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专家报名】中的通知,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作者:张铁军,刘昌孝
⊙编辑:小余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与四气、归经、升降浮沉、十八反和十九畏等共同构成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浮沉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并作为临证立法、配伍组方的重要依据。五味药性理论形成历史悠久、内容纷乱庞杂,体系、概念变化不一,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辨析;五味的化学生物学表征研究尚很少见诸报道。虽然五味理论作为临证立法、配伍组方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缺乏系统整理和现代研究,已制约了其发展和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为此,笔者从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
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辨识,进一步又从五味的滋味、功效、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方面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1中药五味药性理论辨识
1.1 五味概念溯源
五味概念最初源于人们对食物味觉的感知和分类界定。《说文解字》谓:“味,滋味也。从口未声”。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各家学说对“味”均有阐述。《荀子·哀公》:“非口不能味也”;《荀子·正名篇》:“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管子》:“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这些学说表明“味”是指人的口尝滋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能对“味”进行划分,但此时的“味”主要是用于饮食及养生保健方面。
从历史文献来看,将“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内经》是从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五味理论,赋予了五味与功效的规律性联系的推演。《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
问·藏气法时论》最早概括了五味与功效的关系:“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本经》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首次把药味的概念引入本草著作,产生了药物五味,并将其作为药物五味理论的基本思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五味”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功效作用的高度概括。
1.2 五味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五味理论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与药性理论中的四气、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存在密切的联系。
1.2.1 五味与四气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种药性。“气”与“味”联系最为密切。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其气,有气斯有性。”强调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二者密不可分。“味”更多反映中药的物质属性,“性”则偏重中药的功能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体用一体,各有偏重”。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更加论证了这一观点。
药物的性味相同,作用相近。例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苦寒药物大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药性相同而药味不同,则功效不同。同是温,麻黄辛温解表散寒,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同是寒,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木通苦寒利尿通淋。要正确的辨识药物的作用,应将二者结合看待。辛味药与温热药相合,常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等证,与寒凉药相合,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火上炎证。甘味药与温热药相合,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脘腹隐痛等证,与寒凉药相合,有退热、镇咳、降血糖的功效。苦味药与温热药相合,用于食积湿阻、脘腹胀满、呕恶吐泻等证,与寒凉药相合,用于湿热证。酸味药与温热药相合,具有强心、兴奋胃肠的功能,与寒凉药相合,有镇痛、镇咳、收敛固涩的作用。咸味药与温热药相合,用于肾虚机能衰退,与寒凉药相合,有清热、抗肿瘤的功效。因此,药物的气味所表现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错综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关系,使药物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
世贸组织大幅下调
1.2.2 五味与归经
燃油管归经指中药对人体某部分(组织部位或功效网络)具有选择性作用的特性,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脏腑经络学说是归经理论形成的基础。五味与归经的关
三军仪仗队 墨西哥系早在《内经》中已有体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表明“味”因其功能特性与相应的脏腑构成了固定的对应关系,进而能选择性地相应的脏腑疾病。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记载:“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有“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急即肝气疏散太过,出现肝气亢奋之症。甘甜入脾,扶脾缓肝,故可解肝急。若肝之疏泄不及,出现肝气郁滞,辛味宣发肝阳,助其疏散之性,酸味收敛,逆于散发,以泻木气之味。故清·程文囿《医述·治法》云:“治肝病三法:辛散以理用,酸泄以体用,甘缓以益用。”
1.2.3 五味与升降沉浮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上下表里的作用趋势。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外行发散之意,沉是内行泻利之意。药物气味的厚薄能够决定其作用的升降浮沉。在古时文
献中“气”“味”在药物不是独立的概念,而是统一的整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之理论。元代名医李东垣记载:“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明朝李时珍也提出“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清代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也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气出下窍”,进一步论述了辛甘淡属阳,为升浮之品,如薄荷、连翘;酸苦咸为阴,为沉降之品,如熟地、大黄。
1.2.4 五味与药效关系辨析
五味最初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如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缓、能和”,酸“能收、能涩”,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现代对五味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酸味药物成分多以酚酸、鞣质等为主,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甘味药中多含糖类、苷类、氨基酸及蛋白质和维生素,辛味药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萜类及生物碱类,咸味药中多含有无机盐、蛋白质。由此可见,药味的物质基础把“味”与药物的作用很好地联系了起来。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
同一性味的中药可以具有不同功效的药效作用,如辛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表、温经止痛等不同药效;同一类功能的中药可以具有不同的性味,如活血化瘀药中具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因此,存在“性效等同”“性效有别”和“性效互参”等联系和规律。
1.2.5 五味药性理论
在临证配伍用药中的运用  根据药物中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功能特点和病证的病因、性质、病位以及病势,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组成方剂,也是临床组方的重要方法之一。五味也能与其他药性配伍,在方剂中多有体现。酸甘化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82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理论   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