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异构酶I和拓扑异构酶II(攻略)

一、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酸有三个组成成分:一个磷酸基团(phosphate),一个2’-脱氧核糖(2’-deoxyribose)和一个碱基(base)。之所以叫做2’-脱氧
核糖是因为戊糖的第二位碳原子没有羟基,而是两个氢。为了区别于碱基上原子的位臵,核糖上原子的位臵在右上角都标以“ ’ ”。
第一节DNA的结构
构成DNA的碱基可以分为两类,嘌呤(purine)和嘧啶(pyrimidine)。嘌呤为双环结构(Bicyclic),包括腺嘌呤(adenine)和鸟嘌呤(guanine),这两种嘌呤有着相同的基本
结构,只是附着的基团不同。而嘧啶为单环结构(monocyclic),包括胞嘧啶(cytosine)和胸腺嘧啶(thymine),陈克恭
它们同样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用数字表示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原子位臵。
1、碱基
嘌呤的N9和嘧啶的N1通过糖苷键与脱氧核糖
结合形成核苷,分别称为2’-脱氧腺苷,2’-脱
氧胸苷等。
2、脱氧核苷(deoxynucleosides)
磷酸基团通过酯键(ester)与2’-脱氧核糖的5’-
碳原子相连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
3、脱氧核苷酸(Nucleotides)
核苷中戊糖C
2文曲星tc1000
、C
3
、C
5
羟基被磷酸酯化。
Deoxynucleotides
(containing deoxyribose)
Ribonucleotides
(containing ribose)
Phosphate ester bonds
核苷酸依次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polynucleotide),即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上的3’-羟基
与另一核苷酸上的5’-磷酸基形成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也就是一个核苷的3’-羟基和另一核苷
的5’-羟基与同一个磷酸分子形成两个酯键。核苷酸链的一
个末端有一个游离的5’基团,另一端的核苷酸有一游离的3’
基团。人们习惯于从5’→3’方向书写核苷酸系列,即从左侧
的5’端到右侧的3’端书写
二、DNA double helix
生物化学家Erwin Chargaff用纸层析技术分析了DNA的核
苷酸组成。1949年,他发现所有不同来源的DNA样品中,腺嘌呤的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相等,而鸟嘌呤的数目与胞嘧啶的数目相等。人们还采用X-光衍射技术(X-ray diffraction)
对DNA的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获得关于大分子各部分的排列和大小方面的信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Maurice
Wilkins和Rosalind Franklin终于获得了高质量的X-射线衍STUDYON
射照片。衍射图谱显示DNA具有规则的螺旋形式。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DNA分子的理化分析及X-射线衍射数据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根据这一模型,双螺旋的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
同一中心轴相缠绕,形成右手螺旋,一条是5’→3’,另一条
3’→5’。磷酸与脱氧核糖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构成DNA分子的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在双螺旋外侧,嘌呤
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perpendicular to the helix axis),糖环平面与纵轴平
行。
两条核苷酸链之间依靠碱基间的氢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碱
基对。位于两条DNA单链中的碱基配对是高度特异的:腺嘌呤只与胸腺嘧啶配对,而鸟嘌呤只与胞嘧啶配对,结果是双螺旋的两条链的碱基序列有互补关系(complementary),其中任何一条
链的序列都严格决定了其对应链的序列。碱基对杂环之间的相
互作用称为碱基堆积(base stacking),可增加双螺旋的稳定
性。
Example: I f sequence 5’-ATGTC-3’ on
one chain, the opposite chain must have
the complementary sequence 3’-TACAG-5’
从图可以看出,氢键对于碱基配对的特异性也非常重要。
设想我们试着使腺嘌呤和胞嘧啶配对,这样一个氢键受体(腺
嘌呤的N1)对着另一氢键受体(胞嘧啶的N3)。同样,两个氢
键供体,腺嘌呤的C6和胞嘧啶的C4上的氨基基团也彼此相对,
所以,A∶C碱基配对是不稳定的,碱基对无法形成氢键。
每圈螺旋含10个核苷酸,碱基堆积距离0.34nm,双螺旋平
均直径2nm。DNA的两条单链彼此缠绕时,沿着双螺旋的走向
形成两个交替分布的凹槽,一个较宽较深的凹槽,称为大沟(major groove),另一个较窄较浅的为小沟(minor
groove)。
每个碱基对的边缘都暴露于大沟、小沟中。在大沟中,每一
碱基对边缘的化学基团都有自身独特的分布模式。因此,蛋白夏洛蒂 勃朗特
质可以根据大沟中的化学基团的排列方式准确地区分A ∶T碱
基对、T ∶A碱基对、G ∶C碱基对与C ∶G碱基对。这种区
分非常重要,使得蛋白质无需解开双螺旋就可以识别DNA序列。
小沟的化学信息较少,对区分碱基对的作用不大。在小沟中,
琴谱音响A ∶T碱基对与T ∶A碱基对,G ∶C碱基对与C ∶G碱基对看起来极其相似。另外由于体积较小,氨基酸的侧链不大能够进
入小沟之中。
1、A-form helix
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型双
螺旋,它是以从生理盐溶液中抽出的DNA纤维在92%
相对湿度下进行X-射线衍射图谱为依据进行推测的,
这是DNA分子在水性环境和生理条件下最稳定的结构。
然而以后的研究表明DNA的结构是动态的。
三、DNA结构的多态性
在相对湿度较低时,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给出
的是A构象,A型DNA的直径是2.6nm,每圈螺旋含11个
碱基对,螺距3.2 nm。而且,A型DNA大沟变窄、变深,
小沟变宽、变浅。由于大沟、小沟是DNA行使功能时
蛋白质的识别位点,所以由B-DNA变为A-DNA后,蛋
白质对DNA分子的识别也发生了相应变化。RNA和DNA-
dat文件
RNA杂合体会形成A-型双螺旋。
(under condition of dehydrat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major and minor
grooves is reduced)
2、Z-form helix
除了A型DNA和B型DNA以外,还发现有一种Z型DNA。A.Rich
在研究CGCGCG寡聚体的结构时发现了这类DNA。虽然,CGCGCG 在晶体中也呈双螺旋结构,但它不是右手螺旋,而是左手螺旋(left handed),所以这种DNA称左旋DNA。Z型DNA的螺距延长(4.5nm左右),直径变窄(1.8nm),每个螺旋含12个碱基对,大
沟已不复存在,小沟窄而深。在CGCGCG晶体中,各磷原子之间
的联结线呈锯齿形(zig-zag),即磷酸基在多核苷酸骨架上
的分布呈Z字形,所以也称它Z型DNA。还有,这一构象中的重
复单位是二核苷酸而不是单核苷酸。
目前仍然不清楚Z型DNA究竟具有何种生物学功能。但实验
证明,天然B型DNA的局部区域可以出现Z型DNA的结构,说
明B型DNA与Z型DNA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并处于某种平
衡状态,一旦破坏这种平衡,基因表达可能失控,所以推测Z
型DNA可能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H-DNA是一种三股螺旋。能够形成三股螺旋的DNA序列呈镜像
对称,并且一条链为多聚嘌呤链,另一条链为多聚嘧啶链,例
如(CT/AG)n。H-DNA的三股螺旋中的一条链为多聚嘌呤核苷酸,
它与一条多聚嘧啶核苷酸链形成双螺旋,另一条多聚嘧啶链与
多聚嘌呤核苷酸同向平衡,嵌入到双螺旋的大沟之中。第三股
链的碱基与标准碱基对的嘌呤碱形成Hoogsteen配对。
3. H-DNA AATTCAAGGGAGAAGTATAGAAGAGGGAAGGATC TTAAGTTCCCTCT TCATATCT TCTCCCTTCCTAG
在形成三股螺旋时,会有一条多聚嘌呤核苷酸被臵换出来,保
持单链状态。另外,在形成CGC三碱基对时,胞嘧啶和鸟嘌呤的Hoogsteen配对要求胞嘧啶的N3质子化,因此三股螺旋易于在酸
性条件下形成。负超螺旋也有利于H-DNA的形成。
尽管三股螺旋的形成受到的限制比双螺旋多,然而计算机
搜索发现在天然的DNA分子中能够形成H-DNA的潜在序列比预
期的要多,并且不是随机分布。例如(CT/AG)
n
出现在许多基
因的启动子、重组热点和复制起点中。如果删除启动子中的
(CT/AG)
n
,或者使其发生突变都会降低基因的表达,说明具有
某种生物学功能。
一、超螺旋DNA
许多病毒DNA以及所有的细菌DNA都是环状分子。环状DNA也出现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闭合环状DNA分子没有自由
的末端。
第二节DNA 超螺旋(DNA Supercoil)
从细胞中分离出来的环状DNA分子,例如SV40的环形DNA分子,如果在DNA链上没有断裂,呈超螺旋结构。超螺旋DNA是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是有方
向的,左旋的超螺旋称为正超螺旋,右旋的超螺旋称为负超
螺旋。
为了说明超螺旋的方向,以一段由250碱基对组成的线形B
型DNA为例来加以讨论。这段DNA的螺旋数应为25
(250/10=25)。当将此线形DNA连接成环形时,此环形DNA称
为松弛型DNA(relaxed DNA)。但是若将线形DNA的螺旋先拧
松两周再连接成环形,这时闭合环形DNA两条链的互相缠绕次
数比所预期的B型结构螺旋数要少,或者说是螺旋不足(underwinding) 。
这就造成这段DNA偏离最稳定的DNA结构,因此这种DNA产
生了热力学紧张状态。这种结构扭力能够以两种方式被容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6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双螺旋   形成   结构   核苷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