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和朗读节奏的解答策略

文言文翻译和朗读节奏的解答策略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考查趋势是由课内辐射课外,立足基础适当提高。考查的内容大致包括:重点实词的音、形、义,常见虚词用法,句子翻译,理解文意,人物赏析,朗读节奏把握,名句的积累等。一般来讲,如果对文言文的意思能够正确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与现代文的阅读相差无几。所以这里重点谈谈句子翻译和与翻译密切相关的朗读节奏的把握。
    一、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抓好五个步骤: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获得对内容的整体感知,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通过通读感知是写景状物,是寓言故事还是人物传记,还是浅显的论辩。了解文体后,根据不同文体特征有利于内容的正确把握。如《郁离子・窃糟充酒》中“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一句,根据整体感知,知道是郁离子讲了个寓言故事来嘲讽客,那么对“以佛夸予”的“夸耀”就不会错误的理解为“夸赞”了。 人名翻译
    2.学以致用,研读考句。有时选文个别句子无法一目了然,在不影响整体感知的情况下,建议如果不关涉考题的准确解答,不妨放置一边。如涉及考题,则需结合提供的注解,结合
顽皮故事
平时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如《赤壁赋》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句,“舞”“泣”在正常翻译为“舞动”“哭泣”明显不通后,考虑词类活用译为“使……舞动”“使……哭泣”,就迎刃而解了。具体到翻译题中,特别提醒,平时对文言句式的常用虚词,特殊句式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文本中出现的代表性的例句更应了如指掌。如2010的文言文翻译,重庆考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其中“之”,虽不需翻译,但确是“之”的特殊用法;2010年广东考题“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因出现“并提”这种古修辞,而需特别注意将此部分译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正确理解,准确翻译。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首先要求的是“信”,即准确。除了规定可以直译的人名、地名、官职、年号等,翻译句子力求能译的做到一一对应。只有在古今无法对译的情况下才采用意译。如2010年黄冈试题“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一句,译为“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做法。翻译的一一对应和符合文意是得分的保证。这部分如果失分,主要因是词汇的积累不够所致。这里特别强调平时对那些一词多义的词,比较分析,这样对它们在具体某一句中到底讲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如“修”,知道有“修长”“整治”“撰
写”等意,那么在“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中,作何解就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与“整治”相近的意思――“培养”。
    4.调整语序,符合规范。熟悉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数词用法,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的基本句式,根据现在语法习惯进行必要转换。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应以“不知句读,不解惑”的句式翻译。“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中“为之所”翻译为“替他安排住处”,若译为“给他安排住处”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此外还要注意将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予以补足,以符合现在汉语的表达习惯。
    5.联系上下文,检查校正。翻译完成后,结合上下文看看是否衔接紧凑,并考虑文采。2010年杭州中考题“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苏世长讽谏》)”,译为“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就显得极富文采。
    二、朗读节奏(句读)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dòu)。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因为古书大多是没停顿标志的,句读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划分朗读节奏。
pcboost
    1.正确句读首先要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叙事,了解人物关系和行事的先后;写景,把握描写的角度;议论,理顺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层次。如2010年连云港考题,对“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进〈诸葛亮集〉表》)”做两处断句。弄清叙事的先后,把握几个动词就好做出停顿――“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题,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断句。根据写景角度断句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对于一句做句中停顿则首要考虑体现出句子的语法停顿,使语意清楚。也就是体现出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如“舜/发于/畎亩之中”。这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当,可以解决大部分句中停顿问题。
    2.句读要体现出关键词语的管辖范围。这样的词有名词,有动词,有连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还要注意一些表议论提示的虚词,如“盖、夫、若夫”。例如“盖/四方/必争之地也。(《洛阳名园记》)”。
    3.正确句读其次抓住文言文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对话标志“曰”,判断句标志“者/……也”,以及其他一些固定结构的句子像“与其……/宁可……”。如对《游虎丘小计》中“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一句做停顿,注意“不……亦不……”这样的否定格式,就很容易做出“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的正确划分。
pc-cillin
父亲的脊梁    4.此外古人写文章讲究行文整齐,音律和谐,对仗、对称、排比、重叠等修辞格使用相当广泛,多用四字短语。因此可以根据上下文内容的相对或相关,句式的整齐和押韵情况,辨析句读。如2009年连云港中考题要求对“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宋史・赵普传》)”作两处停顿,即可根据语言的整齐,划出“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邵式平
    5.最后注意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差异,像古代大多为单音节词,当看到似乎是现在常用的双音节词语时,要考虑是否为两个双音节的连用,从而适当停顿。代表性的如“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但同样要主要古汉语同义连用的情况。如“而所杀亡其身/残破其家者/何也(《说疑》)”中,如果对“残破”的意思理解有误,就会出现类似“而所杀亡/其身残/破其家者/何也”的错误停顿。
    尽管我们列举了文言文句读的有关知识,但出现句读错误的情况有时难以避免。造成句读的错误的原因,一是没读懂文言文。如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停顿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就是对“销”“铸”两个意思理解不正确。二是古代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如“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柳宗元治柳州》)”的停顿因为不了解“观察使”这个古代官职,而出现划分为“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的情况。
    总之,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积累足够的文言文词汇,多读多了解。这样形成一定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文言文阅读就不会尽量少失分,甚至不失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4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言文   翻译   句读   停顿   句子   把握   情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