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万泉河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笔者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思想行为中,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师生积极地创造性参与,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新课程、新教材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变革,其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变化,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教学模式”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的教学程式,是有其理论支撑的。充分借鉴成功的教学程式,挖掘其内在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教学所必须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模式”能够对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事实并不尽然。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正在使相当一部分教师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
引擎劳动,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悲哀。
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突破旧的教学程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变革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转变教育观念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我们应该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追求,在经历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之后,一节有灵感的、有创意的课自然会展现出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特意识,努力形成教学的个性化。
因此,教师应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材的处理上,要针对教材与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处理,使教材“活”起来,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在教法优化上,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形式上的模式化;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创新和突破。
2.正确处理教学设计的“计划性”与“现实性”的冲突
有时候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多也很新,但深入课堂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仍旧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对学生创意性的想法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
置之不理;在一些评课中也大多从教师的角度讨论“教学设计”的得失,很少顾及学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一语中的: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仍然存在着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要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上要随时提醒自己是否给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因为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示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当被教师的计划所控制,不应该被教师的要求所制约。
因此,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了然于心、把握在手的,而是需要循着学生认知的规律、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
3.正确处理好“课内教学”与“数学实践”的关系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会生活知识的严重缺乏日益凸显,社会实践能力的低下已经成为数学课改的瓶颈。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的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使人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数学教育的功能决定了数学教育是应用数学的素质教育,它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包括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研究科学技术的实践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发现数学”“做数学”,通过“观察”“探索”“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不难看出数学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约翰
数学实践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新课程形态,是为了达到某一数学教学目的而设置的一类实践活动。有人也许会认为数学实践课的开设会耽误课堂教学,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其实不然,注重数学实践课的教学不仅不会妨碍课内教学,而且还能丰富课内知识,弥补课内
教学的不足。究其原因,这是由数学实践课的教学功能决定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它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体验数学,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成为可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进取精神;三是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四是学生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因此,在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立足于实践的观点,从数学知识的应用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数学教育,组织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当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走向。
4.正确处理好训练的“量”和“质”的关系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宗旨。而达此目标的载体是训练,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对学生的训练不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势必造成训练的重复低效。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几何论证转向考查发现、猜测和探索;代数更
多地考查规律意识类;统计由计算向统计过程方向发展,实现了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逐渐形成“以能力立意,增大思考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潜能品质的考查”的改革方向,试题的设计体现出“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训练不能片面追求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对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向重新进行定位。
训练内容的定位要“活且新”。所谓“活”,即在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同时又有利于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所谓“新”,即题型的设计要与时俱进,因为我们身边有许多事情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立意新颖、富有创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用数学头脑去思考,并且此类题目背景各异,解答方式灵活多样,能够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瓶颈问题
训练的方向应定位于“训基础、训能力、训素质”,就是说训练要注重对“双基”的理解及应用,注重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的考查,减少复杂运算,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探索性、开放性、主观性、猜测归纳性试题的训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奥巴马会见喇嘛
中州分公司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更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诚然,新课程改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但只要我们顺应时代的要求,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勇于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一定会翻开新课程改革崭新灿烂的一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2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4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教学   数学   教师   训练   实践   新课程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