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

2022年1月总第199期第1期
滑光轮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Serial No.199,No.1
Jan.2022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
政权建设
*
张同乐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24)
摘 要: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晋察冀边区经1938-1940年村政建设,广大乡村实现了由村长制到村民委员会制的过渡,大批抗日人士走上了村长的岗位。为推进全民族抗战和边区民主建政进程, 1941年之后的晋察冀边区村选贯彻了 “三三制”思想,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村
欢乐维加斯
政建设。村级抗日民主政权的 “三三制”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日渐成熟。它适应了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日斗争的客观需要,适应中国社会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国情,使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代表进入基层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行使议政从政的权利,促进了乡村社会治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民众的抗日救国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村政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起了“模型”。关键词:晋察冀边区; “三三制”;村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42(2022)01-92-12
·历史与文献·
收稿时间:2021-08-2
*基金项目: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地位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1JJD710010)作者简介: 张同乐(1957—),男,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三三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时,在人员分配上采取的政策。即抗日民主政权机关中的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大体各占1/3。以保证党的领导权,广泛地争取和团结赞成抗日和民主的各阶级和阶层,孤立顽固派。”①最下层政权中的人员分配比例可着量变通。“三三制”是阶级联合平等民主、各个抗日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统一战线政权,使各阶级各党派都有机会参加政府管理国事。在中国共产党占优势的情况下,形成了各革命阶级包括中间派在内的抗日联盟。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村级政权逐步实现了由
村长制到村民委员会制的过渡,基本上消灭了封建邻闾制度,大批抗日人士走上了村长的岗位,但是,要把封建势力彻底摧毁,将其土地、武装彻底地有保证地转移到农民手中并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生活;要适应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日斗争的客观需求,必须加强抗日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一、晋察冀边区 “三三制”村政权建设背景(一)从苏维埃制向抗日民主制转型的历史趋势1937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是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工、农及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地富豪绅被专政。1935年10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99期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由于日本加紧侵略华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人抗日呼声高涨,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苏维埃制度已不适应抗日救亡新局面,所以中国共产党开始逐步改变自己的政策。1935年12月15日宣布对赞成抗日的地主不没收土地,对于富农不准任意惩罚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后,1937年3月正式宣布取消两个政权对立,改苏维埃政权为抗日民主政权。同年5月,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十六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通过这种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实现彻底的民主。9月6日正式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在普选的抗日民主制度下,无论何人,做过何事,“只要他不是汉奸、卖国贼和犯罪经法庭褫夺公民权的,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的民主制度,是抗日大团结前提下的民主制度”②。因此,.“三三制”思想的产生,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形态的变化为基础的。
(二)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必然选择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华北,原有的地方政权解体,地方性的抗日救国会、战地动员委员会等半政权性质的众抗日团体纷纷建立,它们是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的抗日机关,也是决定并征收合理负担,供给部队给养,逮捕审讯汉奸,颁布减租减息,改善工人生活命运的权力机关。它们承担了当时一切应由政权负担而为残存的旧政权所不能负担的急迫任务。但此种过渡局面,“必须有一个被否定,或融化成为一个新的综合的东西”③。
1938年3月23日,晋察冀《边区区村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规定,“区公所,设区长1人,助理员2至4人,均由区民选举;但在民选前,区长由边委会委任,区助理员由区长遴选、县长委任”④。区公所是县政权领导村政权工作的重要枢纽和桥梁。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第一次县长联席会议认为,村政权是边区政权建设的重心。按照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问题决议案》及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在村“置村公所,设村长1人……村镇在500户以上者,得增设副村长或副镇长1至5人。村长、副村长由村民大会选举,镇长、副镇长由镇民大会选举,均由区公所呈报县政府备案”⑤。1938年3月之后,边区掀起民选村长运动,并与各区村的反贪污斗争相结合。晋察冀区8000多个村庄民选村长,参加选举公民占40%-50%。6月间,冀中区政治主任公署颁布区、村、镇“组织法”和“选举法”。据24个县统计,有3128个村庄进行了选举和改选,占所属村庄的68%。⑥村选对改造村政权,奠定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到1940年初,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在内的抗日民主政权。在这些政权中,中共以外的其他党派、团体和工农以外的其他阶级、阶层人士数量较小。因此,1941年村选是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全民族抗战的时代背景下,村选运动绝不是一次可以做好,而是多次的长期斗争。夹生地区仍是农会当权,一切权力归
红楼惊梦①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1937年5月12日),韩延龙、常兆儒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94页。
② 于鸣:《陕甘宁边区怎样实现了民主制度》,《众》周刊,1940年第1期。
③ 彭真:《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1941年9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49页。
④ 《晋察冀边区区村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1938年3月23日),谢忠厚、宋学民主编:《晋察冀边区民
主政权建设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3-64页。
⑤ 《晋察冀边区区村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1938年3月23日),谢忠厚、宋学民主编:《晋察冀边区民
主政权建设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8页。
⑥ 谢忠厚、肖银成主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张同乐: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2022年第1期
农会。冬天各地就应创造典型经验并作充分的准备工作。秋收征粮以后,各地应该总结工作,办冬学,村选的准备与酝酿应是这些总结会议与冬学的内容之一。1941年春,党政军民学一齐动员组成工作队到乡村,开展彻底摧毁封建势力的民主斗争,积极进行新社会、新生活的民主建设,并是对于广大众生动活泼且深刻的民主教育。必须选举政治上纯洁、为人正派的好干部组织村政府,认为政权工作只是“支差”,因而只些能说会道,而不注意是否正派的人来做政权工作是不对的。
1938—1940年的村选,实行自下而上的普遍的直接平等的秘密选举制。建立了全权的村民意机关——村代表会。在政体上,确定村代表会与村公所均采取民主集中制,确立了议行合一的一元化体制。基本众逐渐取得了村政权中的优势,基本上取消了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政,同时共产党对村选的注意与领导也加强了。但此时村代表会的选举极不深入,“捉大头”“选坏人”的现象仍严重存在;村政权组织机构严重的形式化;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不民主的作风不断发生;建立在旧的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以户口为单位的邻闾制,尚未在一切地区彻底废除,而不少地区,则仍有顽固堡垒存在。尽管这三年的村选存在诸多问题,旧日村政权的封建统治机构尚未基本改变,基本众在村政权中尚未取得优势,因此这还未能真正成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下层基础。众对村政权的改革仍多漠不关心,甚或怕当村长,各级党的注意与领导也很不够。但这一自上而下的改革,完全适应了客观形势的要求。
(三)共产党民主政治追求在全民族抗战形势下的体现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抗日与民主不可分割,把实现民主作为坚持抗战的重要条件。“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①。“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实现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革,就不能动员人民进入抗战,取得保卫祖国和收复失地的胜利”②。在1940年1月提出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同时,提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③。“这就是革命的中国、抗日的中国所应该建立和决不可不建立的内部政治关系,这就是今天‘建国’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方向。”④中国共产党自身对民主的追求同开始于.1939年的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交互影响,一方面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的民主呼声,并把对抗战中的中国民主联合政权的设想,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国民大会代表名额共产党员应占1/3,至少1/4,国民党1/3,其他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占1/3”⑤。另一方面在抗日根据地切实实行民主制度,用实行.“三三制”的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实行民主政治的诚意。“我们所号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分阶级党派,在救国的旗帜下一致联合起来。为着抗日需要民主。我们的边区不但要成为抗战的模范区,而且要成为民主的模范区,就是说我们这里实行了彻底的民主,作为全国的榜样”⑥.。“三三制”的提出,一方面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政权上的具体体现,它的提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相伴随;另一方面,.“三三制”思想的提出,也是用实际行动揭穿国民党顽固派宪政,教育、团结各阶层人民的需要。共产党一贯的民主追求与边区政权建设,国统区中间力量为主的民主运动意向,在抗日救国共同目标下的契
①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3日),《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6页。
②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3日),《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7页。
三区革命③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3日),《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7页。
④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7页。
⑤ 《中央关于对国民党第五届参政会的对策问题给博古等的指示》(1940年2月21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39一.1941年),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328页。
⑥ 于鸣:《陕甘宁边区怎样实现了民主制度》,《众》周刊,1940年第1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99期
合,使政权.“三三制”建设成为共产党、中间势力的共同愿望与要求。晋察冀边区村政.“三三制”建设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才得以促成的。
二、晋察冀边区 “三三制”村政权建设的实施蜗轮蜗杆传动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提出了政权建设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实施民主政治,建立各级政权的民主集中制,密切政府与人民的联系,使之更能成为统一战线的廉洁的地方政府;发挥抗日政权的最大能力,以它的模范作用影响并推动全国各地政府进步。”①(一)“三三制”村政权建设的思想指导
.晋察冀边区.“三三制”村政权建设是在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指导之下进行的。1940年3月,在党内正式提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②。.“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③。.1943年7月,在《团结到底》一文中,公开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主张,要求在建立敌后抗日政权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④。此后,根据提出的“三三制”原则,.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了“三三制”政权。
(二)“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基础——村选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三三制”政权建设精神,晋察冀边区把村选作为彻底实现.“三三制”的重要举措。
1.村选中贯彻“三三制”政权建设精神
实行.“三三制”原则下的村选,使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的村政权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政权之坚强的下层基础。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中,明确指出在各级政权中应争取保证共产党人占1/3,其他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2/3的名额比例。在历届晋察冀各级政权的选举中,共产党人曾经用一切力量,力求选举结果能够符合双十纲领这一规定,能够真正做到共产党员只占1/3,而其他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占2/3,使晋察冀边区的各级政权能够真正符合于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形式。
但是1941年的村选中.“三三制”的实现还是极不平衡的,有些地方村政权中共产党员超过了1/3,其他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少于2/3,而在非党人士中,乡绅地主的数量相对更少一些。有些地方村政权中共产党员还不足1/3,甚至个别的县份只有1/10,.这种不平衡性不仅存在于县之间,而且存在于一县范围之内,以山西盂县为例,在8个区的村政权中没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占23%,坚决实行了.“三三制”的仅占31%,共产党员超过1/3的占23%,共产党员少于1/4的占23%。⑤从这一事实证明,边区的村政权绝不是像反共顽固分子污蔑的“共产党一党专政”,而是真实的统一战线性的政权,但同时也要看到1941年村选中,在.“三三制”的实现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的缺憾,这种缺憾有待于在1942年村选中加以纠正。
选举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三三制”要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在边区工作的共产党员与边区人民一起牺牲奋斗,深得广大人民的爱
① 《彭真传》编写组编:《彭真传》第1卷1902-1948,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62页。
②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6日),《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1页。
③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6日),《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2页。
④ 《团结到底》,《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60-761页。
⑤ 奎:《论村选“三三制”》(1942年2月22日),《战线》1942年第76期。谢忠厚、宋学民主编《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权建设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434页。
张同乐: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2022年第1期
戴与拥护,又往往易于为众所推选,而使当选的共产党员的数量超过全体当选人1/3;另一方面由于边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有一些完全是贫农和佃农的村庄,在那里不到地主、士绅来参加.“三三制”政权。还由于敌我斗争的复杂与军事政治力量的不平衡,个别村庄反共顽固分子的一党专政还依然存在,使得这些村庄也不易实现.“三三制”。
浪迹智能代理.“三三制”的实现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于边区党组织在执行村选的.“三三制”上,主观努力不够;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与宗派主义的残余存在;还有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恶劣传统影响。在共产党内主要表现为自以为是,把持包办,好干脆、清一、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总觉得村政权中党员越多越好,不愿与非党人士商量和解决问题。有些人满足于形式上的.“三三制”,不去认真地选择党外人才与之共事,而只满足于选上一些党外人士听听他们意见,装点装点门面。有些只求满足于党员占1/3,而不力求党员质量的提高,致使政权实质上仍为反共顽固分子所操纵,变成反共顽固分子的专政。有些地区虽然在组织上实现了.“三三制”,但是没有发挥村民代表会的作用,未能使大众的民主主义的作风真实实现,缺少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形式主义的余毒在边区各地村政权中固然存在,但还不能说是一个异常严重的现象,但它的确严重阻碍着.“三三制”村政权的彻底实现。因此要在1942年度的村选中彻底肃清这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形式主义的遗毒,不仅使.“三三制”的村政权在组织上能够彻底实现,而且在工作上能够真实实现.“三三制”的精神。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作风,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在实行.“三三制”村政权的乡村,民众“
已经从亲身的经验中体会到了:过去一年村里谁办事不公,致使自己吃了亏又闷了一肚子气;谁办事又最好,使村子里大家都得到了好处,这是不能够轻视的。所以,人们又用培植庄稼的姿势来培植着这村政权”①。当第二次正式的选举开始时,“各人都有着自己的主见,虽然有那许多人竞选,三十三个代表着各阶层公民意志的人和两个主席被选举出来了;符合了‘三三制’的原则”②。当天晚上,新选出的村政权即举行第一次村民代表会和村务会议,对“滩地作夫”“准备反‘扫荡’”、公平征收统一累进税等问题,作出了符合民意的决议。
在边区村政权中彻底实现.“三三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真实的政策,同时这也是一切党内外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说,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又说除敌人汉奸以及破坏抗战与团结的人们没有说话的资格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的,“这应当是建设我们新民主主义的村政权的圭臬,应当成为边区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准绳”③。
2.在村选中肃清宗派主义残余,彻底实现.“三三制”
《中共北岳区党委关于1942年村选的决定》指出,实行“‘三三制’原则之下的村选,已经使北岳区的村政权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政权之坚强的下层基础。但是,村政权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严重的困难和弱点,党在这一方面的领导作用,还非常不够,我们的村政权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严重的战争环境与满足整个政权建设工作的要求”④。1942年..“三三制”村政权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基本特点:(1)村政权已
经过四度民主选举,并且已初步实行了.“三三制”。已成为崭新的新民主主义的村政权,但是在.“三三制”的执行上还很差(不彻底、不认真、不普遍),而且各地极不平衡。(2)敌我斗争空前尖锐。抗日民主村
① 夏蓝、沈重:《民主——在乡村》,《晋察冀日报》,1942年5月27日第4版。
② 夏蓝、沈重:《民主——在乡村》,《晋察冀日报》,1942年5月27日第4版。
③ 《彻底实现三三制是今年村选的中心任务》,《晋察冀日报》,1942年3月27日第1版。
④ 《中共北岳区党委关于1942年村选的决定》(1942年2月22日),河北省档案馆藏。谢忠厚、宋学民主编:《晋察冀边区民主政
权建设》中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第427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3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权   民主   边区   选举   阶级   建立   村长   实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