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迁徙记

锡伯族的迁徙记
锡伯族是伟大祖国56个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是个弱小民族。远古时锡伯是古代鲜卑的后裔,他们在黄河流域建立过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随着历史的风雨进程,由东胡分化出拓拔鲜卑,由拓拔鲜卑分出室韦,有室韦后变为锡伯。
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东胡族的一支,最初生活在大鲜卑山(大兴安岭)北段。北魏开始以室韦为称号,迁移到大兴安岭中段,之后以锡伯为称号,活动在以淖尔河中心的地带,明代以前活动在以伯都讷(吉林省扶余县)为中心的东至吉林、西至呼伦贝尔、北起嫩江、南抵辽河的广阔地区。明末清初,隶属蒙古科尔沁部。清崇德、顺治年间,科尔沁编旗时,被编入科尔沁十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将科尔沁蒙古十旗中的锡伯族全部抽出,编入满洲上三旗。
锡伯族南迁盛京地区是在康熙年间,主要是齐齐哈尔,吉林乌拉伯都讷(吉林省夫余)等地驻防八旗满洲中锡伯族官兵、附丁和家眷。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盛京地区的防务,早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廷就曾移吉林锡伯佐领,骁骑校各16、锡伯兵1400人于盛京,充驻防兵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巡视东北,发现盛京各地驻防满洲八旗军男性同性恋网站
河南省图书馆
的军备废弛。而当时的锡伯人,尚保持民族固有的特性,作战勇敢,善于骑射。康熙大帝考虑边疆防务,决定降谕旨:“由锡伯人选其身强力壮者,披甲代替。”遂于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年(密目式安全立网1699—1701)将其编入满族八旗。安置在伯都讷和齐齐哈尔两地的锡伯官兵,包括附丁和家眷,先后分三批南迁盛京各地,补充满、蒙八旗军官兵的缺额。其经过:第一批迁移的,是安置在伯都讷地方的锡伯人,共30牛录。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移伯都讷锡伯佐领。骁骑校各21归化城人,锡伯兵1400名于盛京,充驻防兵额。第二批和第三批,是迁移安置在齐齐哈尔地方的锡伯人,共24牛录。这部分锡伯人,康熙帝先是谕令迁到归化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4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牛录分为两队,每队12牛录。分两次迁徙,后因盛京各地急需补充兵额,故谕令改迁盛京。根据谕令规定,第二批12牛录为第一队,下编3个小队于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十九日自齐齐哈尔起程,于当月二十六日到达吉林乌拉所属伯都讷地方,种田备粮,秋后继续南迁,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二十六日到达盛京。第三批即齐齐哈尔第二队12牛录,仍照第二批之例,于康熙三十九年正月初七起程,先到伯都讷种田,后来,分两批继续南迁,分别于康熙四十年、四十一年春耕前到达盛京。迁至盛京的锡伯官兵,分别安排到盛京、开原、铁岭、兴京、辽阳、牛庄、盖州、熊岳、复州、金洲、岫岩、风城、广宁、锦州、宁远、义州、巨流河、小凌河、白旗堡、小黑山、闾阳驿、中前所、中后所、扶顺等地。
南迁盛京各地锡伯人的后裔,除在乾隆年间有一部分西迁新疆和嘉庆年间移垦双城堡外,大部分在辽宁各地繁衍生息。
锡伯族官兵能征善战,是清王朝一支巩固边防的劲旅。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口车部边界形势趋于稳定。为了巩固新疆边防,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尤其是伊犁地区的防务,决定调派强有力的驻军长期驻守战略要地,决定将有顽强战斗力、骁勇强悍、善于骑射的锡伯官兵调入新疆。伊犁将军明瑞奏请清朝廷增兵丁1200名,另有脊属3275名迁徙新疆,加上自愿随队去的405制作电子杂志的软件人和婴儿350人,实际抵达新疆者为5030人。
这些官兵从盛京起程,历经一年又四个月,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冒严寒顶酷暑,不畏强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新疆伊犁,完成戍边任务。锡伯族的迁徙壮举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壮举。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32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锡伯   盛京   新疆   官兵   鲜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