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武川商业史分解

 
盛魁,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在内外蒙地区规模很大的一家旅蒙商号。它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开业,到1929年(民国大八年)宣告歇业,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大盛魁总柜设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以乌力雅苏台、科布多为中心,活动于内蒙西部和外蒙(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大部地区;以放“印票”帐为主,经营牲畜、皮毛、药材、日用百货等业务;京、津、沪、杭、晋、冀、鲁、豫、湖、广等地,均有它的分支、小号和坐庄人员;它的从业人员连同雇佣的牧民、工人,有六、七千人;它的贸易总额,一般年份约在白银一千万两左右。象这样的大商号,在过去内蒙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本会从1960年开始,组织人力搜集、编写大盛魁史料。采访了一百三十七位各界人士,其中八十岁以上者十一人,七十岁以上者四十七人,六十岁以上者五十五人,五十岁以上者及近五十岁者二十四人。其中有大盛魁的从业人员以及财东和经理们的遗属、后人,有在呼和浩特市和大盛魁时代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和其他了解情况的人员。
在此基础上,1966年写出了《旅蒙商大盛魁》一书初稿,正准备付印,由于十年动乱而停顿。粉碎“四人帮”以后,本会于197819811984年,三次组织人员对该书进行整理、修改,
今年又作了较大幅度的删改。经过数易其稿,今天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旅蒙商大盛魁》全书共十三章。上编七章, 脱氧剂从纵的方面叙述大盛魁的演变过程;下编六章,从横的方面介绍大盛魁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管理方法。凡需加注释之处,均附在本页下端;于本章节有关的资料,作为附记,附在本章之后,作为参考。唯因大盛魁歇业多年,它的文契帐簿和其他可供参考的记载,片纸无存;书刊、报纸有关它的记载,亦寥寥无几。我们所访问、了解的又多系忆述的材料,不易查对核实;又加编写人员历史知识、理论水平有限,疏漏失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历史、经济研究部门的同志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将来有机会再版时加以补充、修改。青岛张韶军
我们在搜集、编写资料的过程中,曾不断地得到区内外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协助,在此,谨致衷心的谢忱!
先后参加本书编写工作有的:于存灏上海施贵宝郭灵墅、秦丰川、yezoe李秉智宋海潮、靳书科、赵淑普、刘守清、王庆三、高步义、章渍洁、马林、宁有常等同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归化城
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41120
第十二章羊马场地召河
召河位于大青山北,在归化城正北约八十公里之普会寺
所在地,距武川县城约三十五公里。普会寺建筑在设并地草原上的一座小山的前面,山与寺之间横贯着一条河流,因而把这个地方称为召河。周围有一片广大的草原,叫做“设并”地。这一片草原,土地肥活,牧草茂盛,河水清澈,最适宜牧养牲畜。它又是从归化城通往外蒙和新疆所必经的要道。“设并”草原,牧养过无数的牛、马、骆驼、羊,为社会增添了大量财富,人们把它称为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召河商路,日日夜夜往来不停地交流着商品,人们称它为川流不息的“金银河”。
召河牧场,东西约六、七十里,南北约四、五十里。东至四子王旗边界,西至土默特旗地界,南至武川县属六号梁,北至达尔罕旗地界(达尔罕,称百灵地)。
武川县城北的三义元至六号梁一带,原是绥远驻防旗的马场地,清末放垦为耕地,因为是外蒙的羊马回来时必经之路,还留着近四丈宽的走道。
一、 召河和大盛魁
由于这块草原和这条商路的地位重要,因而保商团就驻在这里。普会寺的东边就是保商团的大营盘,可容纳几百骑兵驻扎。团部和两个骑兵连经常驻在大营盘,另一个骑兵连经常在外护送来往商驮,一个步兵连驻在归化城,保护地面、商号。保商团每年的经费,约需七、八万两银子,这一笔巨额经费,比抗日战争前绥远全部建设经费还要多。它的来源,主要依靠每一商驮征收五钱银子的保护费。除保商团全部开支外,尚有若干结余。可见这条商路商运来往的频繁。它是过去繁荣归化城的一条经济命脉,当然,更是大盛魁的一条生命线了。
自清朝康熙年间,归化城同外蒙、新疆通商日趋频繁以来,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召河一带一直是商运兴旺、牲畜集中的重要地方。因此,这个地方需要的粮食相当的多。通商初期,所需粮食完全由归化城的六陈行供应,如兴盛魁就是专供应大盛魁的六陈行。以后由于实际的需要,可可以力更(亦称可镇,现武川县城)逐渐成为米、面、油、酒的供应点。
网络恐怖主义如元盛兴、天合公、广成魁等商号,就是专为供应召河一带的米面而设立的。
1770年(乾隆三十四年),“设并”地草原上建筑了普会寺后,围绕着普会寺居住了不少喇嘛和牧民,他们大部分是哈拉汗人(哈拉汗,即喀尔喀,初见于明代,为蒙古六万户之一,共十二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外喀尔喀七部。清代外蒙仍袭用喀尔喀蒙古称呼)。据说舍力图召第四世活佛转生在外蒙一家王爷家里,舍力图召请活佛时,这家王爷陪送了若干奴隶,这些牧民就是这些奴隶传下来的(详见附记)。经过进一步的发展,“设并”地先后出现了粮食加工业商号,如富盛岐、玉盛岐、洪记、义隆泰、广益魁等若干家,还有京羊庄协盛公和协盛裕等贩卖羊的商号,那都是资本较多,规模较大的商号。而且其中主要几家,都是大盛魁的小号。就以洪记来说,它以粮食加工为主要业务,它有三条杆的大磨四盘,每日可制成八石多小麦的白面,约两千斤左右;它有两条杆的大碾两盘,每日可制成四石多莜麦的莜面,约八百多斤。总共每年可制成白面和莜面约一百万斤左右,它完全供给大盛魁的羊马场和骆驼房子的店员和工人们食用。可以说,洪记是大盛魁设在如河的米、面供应站。洪记还有榨油和烧酒的作坊,它所制的油、酒,也完全供应了大盛魁。至于协盛昌、协盛公和协盛裕等三家京羊庄,也都是大盛魁的小号。
大盛魁每年赶回来的热羊和冬羊,都集中在召河一带,按照北京的肉价由它先作开盘,作价推给它的四家京羊庄。这四家京羊庄为了经营、放牧、运销它们所接收过来的羊,经常雇佣牧工和其他杂工几百人,有时达到一千多人。大盛魁每年赶回来的热马和冬马,也都集中在召河一带,按照河南、汉口和其它各地市场的马价,参照官马价格,由它先作开盘行市,经过它的小号德胜魁羊马店办理交易手续,推卖给各地贩马的客商。推卖不清的马匹,留在召河一带放牧。这些牧工和杂工也经常有二、三百人左右。此外还有铁工、木工、毡匠和熟匠若干人。这些情况说明召河是大盛魁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二、 召河至可可以力更
    自从内地与外蒙商业贸易频繁,召河逐渐成为羊马集散地以后,召河至可可以力更一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可可以力更逐渐形成为大青山北的一个小城镇。这个小城镇的特点,是以通事行和六陈行为主要商业,以拉骆驼的和跑趟子车的(跑趟子车的,居民中以养车接送来往旅客为业者)为主要居民。大盛魁的从业人员,也有在这里落了户的。通事行主要的几家商号,有义盛昌、万盛公、庆生厚、义盛隆、隆和义和兼营六陈行生意的广成魁;六陈行主要的几家商号是元盛兴和天合公等。可见,这一个小城镇是由于旅蒙商发展而形成的。是先有商业然后才有居民,农业更是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31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盛魁   外蒙   商号   一带   人员   编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