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

第三节 森林病虫防治
  一、病虫防治站
1956年,省林业厅在经营处设置森林病虫防治小组,1959年扩大为森林病虫防治队,配备16名专业人员,其主要任务是监测、预报和防治森林病虫害。部分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县林业局相继成立森林病虫防治站。到1965年底,全省有17个森林病虫防治站。1969年,森林病虫防治机构被撤销。1974年,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徽省森林病虫防治站。各地、市、县陆续恢复重建森林病虫防治站。1981年1月,建立安徽森林生物防治中心,与森防站合署办公,把监测、防治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1983年,改为省森林病虫防治总站,县级建制,统一管理全省森林病虫监测、检疫、防治工作和开展地区性森林生物防治研究工作。到1985年,安徽共有森林病虫防治站80个,专业人员351人,基本形成森林病虫防治站网。
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
  二、病虫预测预报
这项工作的任务是监测研究森林病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及时准确地发布短期、中期、长期预报,为有计划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依据。
1951年,马尾松毛虫灾害由泾县马头林场蔓延扩大到南陵、宣城、和县等地。1952年,马尾松毛虫灾
江西食品网蔓延到祁门、霍山、六安等县后,省林业部门责令地处马尾松林区和栽培松林面积较大的国营林场监测马尾松毛虫危害动态,及时报告主管林业局组织力量扑灭。1956年,省森林病虫防治机构建立后,组织科技人员对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常灾区的泾县马头、东至县金寺山、凤阳石门山和嘉山县老嘉山等国营林场建立起松毛虫预测预报小组,开展众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活动。1962年,省林业厅根据滁县地区国营林场提出1963年将会发生大面积松毛虫危害的预测预报,决定在嘉山县卞庄林区建立一个临时飞机场,准备了充足农药,于1963年春,松毛虫发生初期,在民航局支持下,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松毛虫,使皖东地区大面积松·
·
2
林免遭虫害。1974年后,实行“专业队伍与众业余测报相结合”的方针,众性的测报工作在森林病虫害多发地区的滁县、巢湖、六安、安庆、芜湖等地区逐步展开。六安地区在马尾松林区,按常灾区1万亩,偶发区1.5万亩,控制区1~5万亩的标准,各配备测报员1名,共57人。另有345名护林员兼作虫情监测员,共建立37个测报点。徽州地区设立松毛虫测报点34个,配备专兼职测报员39人。70年代末,安徽扩大森林病虫预测预报对象,确定淮河以南地区以监测马尾松毛虫为主,兼顾条毒蛾、松梢螟等害虫,淮北地区以监测大袋蛾为主,杨树天牛为辅。1983年,省森林防治总站在全省范围内建立10个系统测报点,对病虫害进行长期监测活动。
马尾松毛虫以幼虫在针叶丛中或树干裂缝中越冬,也有在树下杂草丛和石缝中越冬的。70年代末,东至县金寺山林场科技人员根据松毛虫越冬的特点,于每年冬季调查松毛虫越冬基地的幼虫数量,预测第二年春松毛虫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向县林业局提出预报。他们在每个松毛虫越冬基地作出标志,于松毛虫活动前采取喷洒农药和人工挖掘捕捉等方法消灭越冬基地的松毛虫,收到了多年有虫不成灾的效果。这一经验,于1985年受到省人民政府和林业部的嘉奖。之后,马尾松林区各测报点都在冬季对松毛虫越冬基地进行一次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滁县、六安、巢湖等地区的测报点,在林区设置临时或固定样地样树,进行害虫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的虫情调查和预测工作,及时上报。大多数县森防机构都能定期发布害虫短期预测,为及时防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省森林防治总站汇总各地虫情,每年进行1~2次虫情趋势的预测,发布中、长期预报,提出防治对策。
1985年,省林业厅制订颁布了《安徽省马尾松毛虫系统测报点工作细则》。从此,安徽森林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开始向系统化、规范化目标迈进。
  三、植物检疫
安徽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开展较晚,是森林防治工作上的薄弱环节。1983年,国务院颁发《植物检疫条例》,林业部下达《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安徽省暨各地、县森防部门先后建立检疫机构,配备专人开始林木检疫工作。1985年,全省共有林木检疫人员44人,按照《植物检疫实施细
则》的规定,对调出调入林木种子、苗木以及根、条等进行检疫,发现有危险性病虫的材料立即禁止运输,并迅速进行消毒处理。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人工捕捉〕
1949年前,安徽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捉虫、摘茧、除卵块、绑草把等。民国19年(1930年)至民国24年(1935年)间,省立马头林场铜陵分场、泾县北乡、宣城西乡以及省立第一林区造林场怀宁分场,省立第二林区造林场场部(和县)与当涂分场等处,先后遭受松毛虫严重危害。据民国24年(1935年)《安徽建设概况》记载:上述林场组织附近众6900多人次捕捉幼虫,摘除蛹茧卵块和诱杀飞蛾2800多斤。
50年代初,安徽防治森林病虫害仍以人工捕捉为主。1951年,泾县马头林场、经县第九区,宣城第九、十两区以及南陵等外遭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面积达4万条亩,华东
·
·
2
1
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张克侠部长亲临灾区督导,发动37个村庄众9.9万余人次,捕捉松毛虫、蛹、卵等6.5万余斤。1958年,金寨县松林遭受松毛虫危害,县人民委员会发动众进行人工捕捉,共捕捉幼虫31.27万斤,摘茧1.57万斤,除卵块354斤。50年代中后期,部分地区开始少量使用农用小型喷粉、喷雾器喷洒“六六六”粉药剂治虫。
1960年后,随着化学药剂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徽在森林病虫防治工作上,开始转入以化学防治为主,人工捕捉为辅阶段。1964~1970年和1978~1984年的14年中,巢县遭受松毛虫危害的面积达90万亩次,占松林面积40%以上,他们在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同时,发动众9.8万人次,捕杀幼虫27万斤,摘茧16.45万斤,采卵块484斤,灯光诱杀飞蛾65斤。1973年,舒城县遭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面积达19.6万余亩,占松林面积54%,县革命委员会发动众30.79万人次,捕捉越冬代幼虫52.11万斤,摘茧11.01万斤,采卵块0.12万斤,诱杀蛾子2.0万余斤。
安徽各地人工捕捉森林害虫的方法有:
摘除卵块法。松毛虫成虫交配后,在松树针叶上产卵,多呈串珠状或块状,在卵孵化幼虫前,将着卵松针采摘下来毁灭掉。
捕捉幼虫法。用长棒敲打枝干,幼虫受震后落下,扫集置于土窑内埋杀,或在树冠下铺以布幕,张罗被击落的幼虫,然后埋杀或用皮布裹手将其捏死,以防松毛虫毒毛伤人;有的在松干基部捆绑稻草或枯草,诱杀越冬幼虫;有的在越冬幼虫上树前,用胶质物(柏油和鱼油相混合)涂在离地5~6尺高的树干周围,涂胶时,先削去粗皮一圈,然后将胶涂其上,幼虫上升遇之,粘着其体不能行动;还有在马尾松毛虫越冬期间,铲除虫原基地杂草,清除越冬幼虫。
摘除蛹茧法。在人手可及的松树上,见有松毛虫结茧化蛹,用手采摘毁灭,以免化蛾遗害。茧面有毒毛粘附其上,摘茧时须着手套。1951年,泾县、宣城、南陵等地众创造“两面梳茧器”,提高了摘茧工效。
诱杀飞蛾法。安徽众根据松毛虫蛾有慕光特点,在被害林区选择空隙林地,将四周杂草除尽,堆集薪材,于晚间8时点燃,蛾趋光飞扑,跌到火里烧死。70年代以前,夜间在松林中点着煤油灯,下置盛水盆器,蛾慕光飞扑,堕落于盛水盆内死亡。80年代,有电源的地方,还购置黑光灯诱杀害虫。
wwer
〔化学防治〕
安徽于50年代中末期开始使用少量化学药剂防治森林病虫害。实践证明,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具有杀虫率高、见效快、能迅速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等优点。进入60年代后,实行以化学防治为主。1963年,芜湖、六安、安庆、徽州、滁县等5个地区31个县市,用于防治森林病虫药剂达53.6万斤。
安徽使用的药械由50年代小型手摇喷粉、喷雾器逐步发展到使用背负式机动弥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粉机、喷烟机以及病虫防治专用汽车。1962年,省林业部门在当涂县青山林场首次使用飞机喷药治虫,1963年~1965年在滁县地区开展飞机防治工作之后)飞防工作逐步扩展到山区。
安徽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药剂有杀虫剂、触杀剂、熏蒸剂、杀菌剂等。害虫取食喷有、砷酸铝、六六六、滴滴涕等胃毒剂药物的叶片,通过消化系统进人体内中毒·
·
2林业部
2
死亡;害虫接触敌敌畏、杀螟松、杀灭菊脂、1059、E605等触杀剂后,体腔和血液渗入药剂,破坏神经系统致死;害虫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氯化钻、磷化铝、硫酚氟、溴甲烷等药剂熏蒸后散放的出气体状烟雾后中毒死亡;有的在林木感病前,籽波尔多液、福美锌等保护药剂喷洒覆盖其表面,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正在萌发的细菌孢子,用来保护林木免受病原物的侵染危害;若林木已经感病则用多菌灵、苯来特杀死病原菌,使林木不再受害和恢复健康。
〔生物防治〕
安徽林业工作者于50年代就发现林区有各种寄生蜂和鸟类,它们能抑制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和蔓延,由于缺乏技术未能及时发掘利用这些寄生性、捕食性生物资源来防治森林病虫害。1965年,宣城杨林林场300亩松林遭受松毛虫危害,没有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而是采取保护和利用林内卵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资源,同样收到消灭松毛虫的效果。该场在当年松毛虫防治工作总结中指出:利用寄生蜂、寄生蝇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又可就地繁殖使用,节约防治费用。省林业主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该场实行生物防治的经验。从此,安徽生物防治技术得到了发展,现已成为防治多种害虫的一种重要手段。安徽生物防治主要技术有:利用寄生蜂(赤眼蜂、肿退蜂)和寄生蝇寄生于害虫的卵、幼虫、蛹中以防治害虫的方法,简称以虫治虫法;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对昆虫的致病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简称微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安徽能够生产的微生物有杀螟杆菌,由灵璧县农林局于1979年开始生产,用于防治大袋蛾、黄刺蛾、柳毒蛾等,效果很好;有苏云金杆菌,由当涂县微生物厂生产;还有白僵菌和多角体病毒等。还有利用灰喜鹊、大山雀、啄木鸟等鸟类捕食害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控制害虫数量增加的方法,简称以鸟治虫法,据安徽大学教师和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观察研究,一只灰喜鹊一年可食松毛虫幼虫15000条左右。啄木鸟能巧妙地把隐藏在树干里的害虫(如各种天牛、吉丁虫、小蠹虫等的幼虫)叼出来吃掉。在一只杜鹃胃里捡出34条青蛾蛹尾、7个蛹体、2条老幼虫和700多粒卵。可见利用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综合防治〕
安徽林业主管部门在50年代就从实践中认识到,防治森林病虫害,重在预防,责令各林业生产单位在造林中,注意营造针阔混交林,特别是发展松栎混交林,以资招引益虫益鸟,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由于混交林营造时费工费时,抚育管理困难,且单位林木蓄积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以致人工松杉纯林比重逐渐加大。皖东丘陵地区连续多年营造大面积马尾松纯林,树种单一,植被稀少,鸟类等生物资源贫乏,马尾松毛虫危害日趋严重。1959年,滁县地区只有凤阳县石门山林场发现有少数松毛虫危害,到了1963年,马尾松毛虫就蔓延到定远、凤阳、嘉山、滁县、来安、全椒等6个县,后虽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进行防治,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军品论坛
1966年,省林业厅派员到凤阳石门山林场蹲点,协助林场营造针阔混交林7255亩,以资造成有利于马尾松毛虫天敌繁殖的环境,同时针对滁县皇甫山林场经过封、管、抚、造而形成的针阔混交林内鸟雀多(126种)、害虫少,50棵树上仅发现1条松毛虫的情况,和当涂县青山林场马尾松纯林多,鸟类特少,1棵树上有100多条虫的情况,总结了经验
角先生·
·
2
3
教训,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营造针阔时树混交林来预防松毛虫。
70年代以来,滁县和六安地区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在林区大量施放赤眼峰、白僵菌、质形多角体病毒以及采取挂鸟巢招引益鸟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危害。
1981年,林业部与安徽省林业厅确定在滁县地区150万亩松林范围内开展松毛虫综合防治试点,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及时搞好虫情调查,提出准确的预测预报,开展检疫业务,推广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综合治理措施。经过五年的艰苦工作,滁县地区由连年受害严重的松毛虫常灾区逐渐转为控制区,有力地巩固了造林成果。这一经验被推向全国。
·
·
2
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24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防治   森林   病虫   害虫   病虫害   幼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