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荟萃向阳湖

文化名人荟萃向阳湖
向阳湖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西北郊,原
是一处荒凉的湖泊。20世纪60年代末70
年代初,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数千
文化界人士下放于此经历劳动锻炼。在当
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留下了一部刻骨铭
心的历史。
2013年,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全国2000多
所五七干校中的唯一,也是最年轻的“国保”。
共和国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1968年5月7日,为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在黑龙江省柳安农场应运而生。《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并在“编者按”中公开发表的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
随后,各地纷纷办起五七干校。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豫、赣、鄂、辽、吉、黑等18个省均创办五七干校,多达2000多所。仅中央部委一级的干校就有106所,而最负盛名和有影响力的当属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
1969年至1974年间,原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文博专家、电影工作者及家属6000余人到向阳湖劳动锻炼。其中知名人士数不胜数。
文化部领导:副部长李琦、赵辛初、徐光霄,后任副部长的周巍峙(曾任代部
长)、司徒慧敏、吴雪、仲秋元和顾问马彦祥等;
作家、翻译家:冯雪峰、沈从文、冰心、
◇ 李城外
咸宁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五七干校
楼适夷、张天翼、孟超、陈白尘、萧乾、郭小川、李季、臧克家、张光年、严文井、韦君宜、侯金镜、冯牧、牛汉、绿原、金人、孙用、刘辽逸、陈羽纶、许磊然、蒋路等;
书画家:邵宇、邹雅、刘继卣、李平凡、秦岭云、卢光照、许麟庐、曹辛之、张世简、林锴、平野、李长路、刘炳森、谢冰岩、佟韦、张立辰、张广、范曾等;
出版家:陈翰伯、王子野、金灿然、王益、王仿子、丁树奇、范用、李侃、宋木文等;
文博专家:吴仲超、唐兰、单士元、王冶秋、龙潜、刘九庵、耿宝昌、徐邦达、史树青、王世襄、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等;
学者:宋云彬、杨伯峻、马非百、赵守俨、陈迩冬、王利器、顾学颉、傅振伦、林辰、周汝昌、周绍良、王士菁、金冲及等;
btk
编辑家:郑效洵、崔道怡、何启治等;
电影工作者:唐瑜、洪臧、季洪、胡健等。
毫不夸张地说,“”时期的咸宁,堪称“中华名士半向阳”。
当年的向阳湖干校,由人民解放军思想宣传队驻校军代表全面领导。下设5个大队,26个连队。具体分布是:
第一大队:文化部办公厅、政治部、政研室、电影局、艺术局、出版局、文物局、计财司、联络司、教育司、文司、民族文化指导委员会等;
第二大队:北京图书馆、文物出版社、国际文献研究室、文博研究所、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
第三大队: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印刷公司、中印器材公司、人民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
第四大队: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
第五大队:中国电影公司、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科学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所、中国电影资料馆等。
咸宁干校总部设在甘棠。先遣队于1969年春到达向阳湖,9月26日第一批队伍离京下放咸宁,之后又下放两批。此外,在武昌金口、乌龙泉两地设有家属连,驻扎在汀泗桥的十三连(人民出版社)烧石灰窑,在双溪的二十六连(新华书店储运公司)挖煤。
干校劳动主要是围湖造田,搞粮、油、肉、蛋“四自给”;同时搞学习与批判,有一段开展深挖“五一六”运动。一年之后,老弱病残队伍百余人转到鄂西北丹江口分校。1974年12月底,咸宁干校解散,合并于文化部另一所干校——河北静海干校(现属天津)。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咸宁的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总览古今中外的文化史都是罕见的。
俄亥俄向阳湖记录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峥嵘岁月里的心路历程,它注定被载入史册。
向阳湖文化挖掘抢救和守望者的“苦旅”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咸宁地委机关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咸宁市志》从咸宁车站出发走上“五七”道路
读到“”时期文化部在向阳湖创建五七干校的记载。普普通通的几行字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心灵受到震撼。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着手向阳湖文化的挖掘。
经过10多年的苦心积累,向阳湖文化研究渐成气候。我编著的《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向阳湖文化人采风》,199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和回忆录。
两书得到文化界资深人士的高度评价。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许觉民:“凡尊重历史的人,都会把这两本书当作珍贵的史料收藏起来并传之后人的。”萧乾先生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给我来信:“我相信它们不但当代必拥有众多读者,将来也会有历史价值。”国家图书馆时任馆长任继愈先生:“这是一批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种野史的真实性或为正史所不及。”
不久,我担任咸宁市政协副秘书长兼文史委主任,主编出版《咸宁文史资料》“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史
赫尔辛基宣言
料”、“向阳湖文化”等专辑。2006年,《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重点介绍“向阳湖文化”;2007年,《向阳湖文化人采风》被列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书目。同时,我还在《人民政协报》《武汉文史资料》等多种报刊开辟相关专栏,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全国政协文史委还
组织“人文史迹保护
与开发、利用和文
史资料为现实服务”
考察组,专程参观向
阳湖五七干校旧址,
任继愈各地慕名到咸宁学
习取经的单位和专
家学者络绎不绝。
2010年冬,武汉出版社推出由我编著的《向阳湖文化丛书》,共计300余万字。这是我国第一套综合
反映干校的丛书,荣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其中,《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包含我对冰心、曹禺等文化名流的专访102篇。书中采写的人物,三分之一的长者已去世,他们精彩的谈话成了“生命的留言”。此书不久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并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发行。
《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上、下),共收入回忆咸宁五七干校文章115篇,作者有的是文坛泰斗,有的是成就斐然的文化名人,更多的是普通文化人和“向阳花”,还有两位干校军代表。均系当事人亲历、亲见、亲闻,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向阳湖诗草》分三编,前两编收入31位老五七干校学员写于向阳湖或回忆咸宁干校的诗作,不少为首次公开发表;后一编重排原文化部干校政工组编印的油印本——《向阳湖诗选》,选录了40余名五七战士的“墙报诗”。它作为“”后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五七干校生活的诗
选,无疑是峥嵘岁月中众多文化人的“特
青岛国际电影节殊影像”,是知识荒芜年代难得的一份“文
化积累”。
《向阳湖文化研究》,共收入文章98篇,来到向阳湖的知识分子与贫下中农一起插秧劳动,修建五七大桥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展示“干校文化”研究成果的著作。
《城外的向阳湖》(上、下),是一部将近百万字的日记,真实反映了开发咸宁五七干校文化的轨迹。可以说,这是开发向阳湖文化珍贵的备忘录,亦是一个地方文化品牌的历史档案。
《向阳湖文化丛书》出版后,反响热烈。2011年 1月,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曾下放向阳湖的文化界领导与人士汇聚一堂。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新闻出版署原署长宋木文等。与会者认为,湖北咸宁将向阳湖五七干校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加以发掘研究并成书、成史,对研究当代政治史和文化史尤其是“”史极富参考价值。
向阳湖文化是我国五七干校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无到有,已成为鄂南一张闪亮的名片。2000年,咸宁市成立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创办《向阳湖文化报》,发行《中国向阳湖文化名人风采》纪念封,并建立网站。2009年,研究会升格为省级学会,又成立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
全国第一个五七干校研究机构的诞生,也预示着研究会今后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不囿于向阳湖干校,而涵盖全国所有的五七干校。2012年7月,武汉大学与咸宁市政府签约,共建向阳湖文化史迹与文化名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国内诸多高校都在关注研究向阳湖干校和干校文化。
多年来,我还以中国作协会员和大学兼职教授的身份,应邀在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上海、南京、成都、重庆、武汉等地学术会议上讲学,并赴牛津大学交流学术。
中国国家画报——《人民画报》2010年第12期隆重推出“重返向阳湖——探访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专题。2020年,中华书局出版《向阳轩诗稿》,《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丛书》(10卷)《中国五七干校史稿》也正在编纂之中。
数千文化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令人欣慰的是,“向阳湖情结”牵动了众多文化名流的心:
配合“口述历史”。从1995到1997短短3年间,我陆续采访了200多位京城文化人,在文史界较早开始了“口述历史”的实践。此后10多年,我又陆续采访了好几百人。在采访对象中,90岁以上10余人,80岁以上20余人,其他基本上都是花甲、古稀之人。他们中既有名人,也有一般人;既有当事人,也有家属;既有个体,也有体。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许多荒唐的事、有趣的事、感人的事。如,咸宁干校创办后,众多文化人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他指示只转干部的粮油关系,不转户口,为他们日后调回北京提供了极大便利。周总理关心咸宁干校文化人的故事还有许多,可谓“春风曾度向阳湖”。
饱含深情题词。在采访过程中,许多文化人泼墨挥毫,写下题词:“不能再发生文化大革命了”(李琦),“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周巍峙),“忆向阳湖,难忘咸宁地区”(吴雪),“看向阳湖焕出新的光彩”(张光年),“向阳湖,我的过去了的生命”(严文井),“向阳湖是时期我们的避难所”(萧乾),“向阳湖哺育过我的诗”(牛汉),“历史在这里沉思”(周明),“彼时多苦,今日咸宁”(谢冰岩),
“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望,汇成向阳湖”(陈原),“向阳湖使我懂得了国情民情和友情”(陈早春),“人才荟萃咸宁县,文彩风流向阳湖”(罗哲文),等等。
热情来信来稿。干校文化人的来信有建议,有鼓励。文学评论家谢永旺:“你做的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你的采访和你的约稿,对向阳湖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篇页,也为世人显示了一些著名文化人心灵的轨迹,研究文化史的学者将会因你这些出的成果,感到资料的丰富和真切。”文物专家苏东海:“你的专访已经形成系列,在国内可以说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于研究向阳湖干校,对于研究全国的干校现象,做了有益的工作。但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光有‘情结’还不够,还需更多的理性解剖和反思,我希望你的是专访和研究,能不断向更深的层次进发。”许多老“五七”和他们的子弟还为我提供了大量回忆文章。
纷纷寻访故地。1994年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以来,每年都有多批次“五七”战士和“向阳花”重返干校,重续“向阳湖情结”。如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陈福今、新闻出版署原署长宋木文、人民出版社原社
长薛德震、老出版家陈原、出版家王仿子、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杨德炎、著名翻译家文洁若等,先后重返咸宁寻梦。此外,日本汉学家秋野修二,及德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和大学教授,香港翻译家张初考等专程到咸宁向阳湖考察。
向阳湖文化是对历史的反思文化,是对名人的纪念文化。多年来,各级领导和文化界人士十分关注、支持向阳湖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全国政协文史委1996年制定征集建国后史料的选题规划时,就将文化部五七干校列为重点。1997年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张惠卿、陈早春、姜维朴、傅璇琮、沈鹏、刘杲、和穆熙等7位新闻出版界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领导重视和支持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2010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 李健、郑心穗、仇小乐、李传卿、黄楚平、毛宗福等22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和湖北省政府建议重视保护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
省委、省政府领导专程到咸宁考察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指出向阳湖文化是咸宁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下一步要按照“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继续搞好保护和开发工作。咸宁市高度重视向阳湖文化名人
旧址保护与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
开专题会议,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保护与
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向阳湖文
产品质量法全文
化作为城市品牌来打造,作为文化产业来经
营。近年来,更是高度重视向阳湖中国文创
产业聚集区建设,力争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
源早日“活”起来。
1995年,作者采访“文坛祖母”冰心
李城外,咸宁市政协原副秘书长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1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咸宁   干校   研究   文化部   开发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