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讲课稿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历来都是才子文人荟萃之地,从春秋时代倡导有教无类,开办学校的孔老夫子,再到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或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无不显示着这座古城旺盛的文学和文化生命力。
在两宋易代之际,有两位文人并称“济南二安”,上次我们讨论了易安李清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幼安辛弃疾。
辛弃疾诗文词皆写,其诗多散佚,而以词闻名于世,其词既有《清平乐·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式的宁静场景,亦有《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式的豪放,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奈……
太可乐了辛弃疾的词作中包孕的极其丰富的生命体验与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是紧密联系的,对于辛弃疾的人生分期,一般采取三段式(准确的说是四段式,但因其词多为南归后所作,所以第一段往往忽略不计),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下,我们建议还是分两段,以1162年辛弃疾献俘南归为节点,将其人生轨迹分为前后两起,前期辛弃疾处于齐鲁/血沉方程k值北方文化圈,后期则在江南/南方文化圈中,而这两种文化圈的不同特质在辛弃疾的词作中都有呈现,在辛弃疾妙笔下更是
浑然一体,不露痕迹。
关于文学的地域性,古人早有察觉,唐朝的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表述:“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TIEJIANMEN CN/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也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刘师培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lgkg70故所作之文管理学精品课程, 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在辛弃疾的词中,很容易就看出两种文化形态叠合之处。下面我们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证明两种地域文化对于辛词的影响。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代,历来颇多争议(主要问题在于是第几次登亭),但无疑,这首词是辛弃疾献俘南归后所作,此时其词已兼有南北之长。
(从意象的选取和表达的情感来看)
北方味儿的意象(豪气):吴钩
南方味儿的意象(柔婉):玉簪螺髻    红巾翠袖 
表达情感,一般来说,南方文人多抒个人情感,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类;作为一个南归的北方文人,辛弃疾在下片用三个典故,抒发自己虽为“江南游子”不乏遥岑远目,思念家乡之情,但国难当头,自己必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广阔胸怀,暗合了北方的(齐鲁)的内在儒家文化特质。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0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文人   人生   文化   历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