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文化图式理论看习语翻译策略_王新

李良铁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42007
在人类使用语言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一些固定的短语或短句被提炼出来形成习语。从广义的角度而言,习语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这些习语生动形象,带有浓厚的文化彩。在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能否正确理解和接受原文中习语所表达的意思,与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中是否存在相关的文化图式有很大关系。原文与译文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往往导致译文读者理解的偏差甚至失败。
1关于认知文化图式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但作为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学范畴的图式概念的使用则始于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他在1932年出版的Remembering一书中,将图式定义为“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一种“知识结构”,使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不是事实、经验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事物和情景形成有序的知识系统,这种知识系统被称为图式[1]。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输入的新信息时,需要把输入的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人脑中已存的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
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因此,读者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对他们理解新知识有着关键作用。不同社团的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这种带有文化彩的认知心理形态以图式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形成了认知文化图式[2]。
每一种文化中的习语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这些信息就是人脑中的已知信息,为读者理解习语提供了一个认知图式。例如《红楼梦》中出现的“别碰那个软钉子”,中国读者在读到这句时,就会想到这是指一个让人难堪的事由。换言之,“软钉子”的相关图式在读者记忆中被激活。这些知识是中国读者所共享的,无须赘言。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如果觉得译文读者在读到此句时,不能通过上下文提示的信号自觉填充文化缺省所造成的理解空位,就可以采用符合译文语言文化背景的习语来翻译。如杨宪益夫妇就将此译为“runmyheadagainstabrickwall”[3]。
图式理论充分体现了人类已有知识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这种作用贯穿在信息加工的全过程。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就是借助其与作者共享的文化图式和关联推理原则实现的,因此共享的认知文化图式是作者和读者据以交流的前提。然而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呈不对称性,在阅读原文习语时,他们如果无法寻到相关图式就只能按各自的认知习惯来解读文本,这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或偏差。
美国劳务输出
2两种《红楼梦》英译本的习语英译策略
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所储存的认知文化图式不完整或相异,为避免读者理解的偏差,就必须注重翻译的策略。译者在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时,先要决定译文是侧重于对原文的忠实,还是倾向于在译文读者中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相似的共鸣。简单地讲,就是选择“直译”或者“意译”。直译,侧重于保留原文所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点,结果会在不同程度上打破或更新译文读者的认知图式;意译,则侧重于迁就译文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改变原文读者的认知图式,强化译文读者的认知图式。
新安琪儿下面,以霍克思和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为素材,研究他们在翻译习语时所采用的不同策略。
(1)直译。英语和汉语中有些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等,具有相同的涵义。在译文中直接使用原文中的形象比喻,对于传达原文神韵无疑是最佳的。例如《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写道:“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的。”杨宪益夫妇将其直译为:“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lightonothersbutnoneonitself.”汪定国
(2)直译加释义。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中的习语形象,同时增加解释性词语或句子,以填补译文读者所缺省的文化图式。例如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杨宪益夫妇将其译为“You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
bin—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的一段:“贾珍不好出名,便命贾蓉做局家。这些都是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做晚饭之主。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杀鸭,好似临潼斗宝的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里的好厨役好烹调。”“临潼斗
从认知文化图式理论看习语翻译策略
王新
摘要:每一种语言中的习语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有关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形成读者理解习语的认知文化图式。原文与译文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会导致阅读理解的偏差。因此,翻译过程中需构建新图式以填充或修正读者已有的相关认知图式,从而采取或直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习语翻译;认知文化图式;《红楼梦》
杨宪益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7)04-0111-02
作者简介:王新(1975-),硕士,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南京210094)。
收稿日期:2007-04-03
宝”原为元明间杂剧名。该剧写的是春秋时期,秦穆公想做霸主,与百里奚合谋,迫使十七国诸侯在临潼比赛宝物定输赢,名曰“斗宝会”。楚国的伍子胥举鼎示威,秦穆公恐惧,各诸侯才安然返国。霍克思对此的翻译为:“Itbecameapointofhonortomakethesedishesaslavishaspossible,sothatthedailyjun-ketingsatNing-guoHousecamemoreandmoretoresembletheDietofLintonginthewell-knownplayofthatname,exceptthatwhereasDukeMu'princelyguestscompetedinthebraveryoftheircommandersandthemagnificenceoftheirregalia,itwasintheskilloftheirchefsandinmasterpiecesofculinaryartthatthemembersofNing-guoarcheryclubstrovetooutdoeachother.”[4]霍克思通过直译加释义的方法,解释了这一习语的含义,为英美读者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认知图式,使他们领略到中国习语的深层历史寓意,达到正确理解原文的目的。
(3)直译加注释。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中的习语形象,同时以加注的方式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看到薇官祭拜蔷官时说到“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恶”。“东施效颦”是个典故习语,若没有解释,很难在译文读者脑海中唤起与原文读者
相似的文化图式。杨宪益夫妇对此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译为“ifso,she's'TungShihimitatingHsiShih,'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并在文中加脚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ancientkingdomofYueh.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注释不太详细,但这已足以填补译文读者相关文化图式的缺省,理解译文的意思。
(4)改变习语意译。改变原文习语中的喻体,采用译文读者所熟悉的信息,译文更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图式。《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与狗儿谈到贾府时说,“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就和他,才疏远起来”。“拉硬屎”是个极为平民化的俗语,有“愚犟”喻义。如果直译,不仅会在译文中造成理解图式缺省,而且会令读者有龌龊不雅的感觉。杨宪益夫妇将其译为“pig-headed”,就避免了这种问题。
(5)省略习语意译。舍弃原文的认知图式,不予翻译。《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贾琏就尤二过去与贾珍的关系,安慰二道:“你放心,我不是那拈酸吃醋的人”。“吃醋”在汉语中表示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心理,但在英语中却没有这种含义。杨宪益夫妇采用意译方法,省略了“醋”的具体形象,译为“Don'tworry,I'mnotthejealoustype”。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由于原文中的习语一般都具有历史渊源或文化背景,因而会对处在不同认知语境中的译文读者构成理解障碍。为了弥补由于文化缺省所造成的理解空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翻译策略来构建新图式,填充或修正已存在的相关认知图式。上述《红楼梦》的英译策略,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CookG..DiscourseandLiteratur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9.
[2]刘萍,曾文华.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
[3]YangHsien-yi,GladysY.ADreamofRedMansions[M].Beijing:ForeignLanguagesPress,1980.
[4]HawkesD.TheStoryoftheStone[M].Harmondsworth:Pen-guinBookLtd.,1980.
凄凉。而这里却是指英国的春风,温暖宜人。为了使中国人能够理解该诗,不产生困惑,有人认为应将“西风”归化为中国文化里的“东风”。
以上这样的归化观点,实际上是对原文和出发文化的施暴,无法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只能削减乃至泯灭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使读者无法领略原文的异国情调。如此翻译,虽然读者易于理解,但结果却因小失大。相反,以上的异化法的译文却能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令读者产生陌生新鲜感,从而给予文本更多的关注,了解异域文化,领略异国情调。而其中可能产生不解与困惑,则完全可以通过注释予以解决。
韦努蒂认为,差异在翻译中被弱化的原因有二:首先,长久以来,翻译的讨论被遮蔽了,它在目的坐标的价值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差异非但没有活现,反而处于融化的过程之中。其次,英国和英语的价值标准,在战后形成了全球性的优势,从而更加确定了英美国家主义文化的语境。这种语境只接受在意识形态上符合英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外语文本。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归化的翻译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总是依照译入语的特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规范对译入文本进行调整,弱势文化只得听从英美文化的摆弄,成为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却居强势地位。因此,主张文学作品的异化翻译,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体现,也是保护弱势文化应有特的需要。
从读者的审美需求方面看,异化法翻译更能满足读者对翻译文学的审美期待。文化特带来的美感,主要是异域感和新鲜感。这种异域感和新鲜感在文学翻译中尤其能带来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西方学者提倡在译文中保留语文习惯的差异,是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提出来的,即以“异”为美。法国翻译理论家布朗绍说:“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翻译总得涉及差异,也掩饰差异,同时又偶尔显露差异,甚至经常突出差异。这样,翻译本身就是这差异的活命化身。”而归化的翻译常常弱化甚至努力消除这种差异。1995年,由《上海读书周报》和南京大学西语系翻译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关于《红与黑》几个译本意见的调查,发现大多数读者希望欣赏到外国文学特有的韵味,领略到外国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异国情调。可见,读者在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并不仅有理解它的要求,还有了解异域文化,体验异国情调的期待。正是这种期待使异化翻译成为可能。
现在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读者要求了解异国文化,体验异国风情,归化译法渐渐失去优势。异化法将成为翻译工作者的首选方法,因为异化法更能满足读者对翻译文学的审美期待。如孙致礼先生所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以异化为主导。”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创新[N].天津日报,2001-08-06.[2]Lawr
禁娱令enceV.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M].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5.
[3]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
[4]许钧.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C].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
(上接第104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18: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0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读者   翻译   图式   译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