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体现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体现
作者:闫晓磊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05
        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使文学翻译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随着对《红楼梦》两个经典英译本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研究角度层出不穷。试图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入手,着重从译者对原文本选择,对翻译策略选择及对译作风格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体现,以期拓展和深化《红楼梦》译本的研究。
        bak关键词:翻译;译者主体性;《红楼梦》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杨宪益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原语与译语、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中介。从对翻译对象的选择、作品的理解和阐释、翻译策略的选择,到语言文化层面的艺术再创造,译者贯穿整个翻译过程。正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近十几年来,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深受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成为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和热点问题之一。
        许钧首先给出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他认为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译作中体现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译者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许钧,bazo2003立方氮化硼砂轮)查明建和田雨尝试性地将译者主体性界定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具体表现为: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陈露教你学滑冰”。(查明建、田雨,2003page tm)屠国元和朱献珑在阐释译者主体性时指出:译者在收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觉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屠国元、朱献珑,2003)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即人的主体性发挥是不可或缺的。可见,译者在翻译中充当着读者、阐释者和再创造者的多重角,这无疑会为其翻译作品打上个人风格的烙印。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3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07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译者   文化   选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