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引用历史著作解读(中)

高考高频引用历史著作解读(中)
托克维尔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年-1859年)托克维尔
法国历史学家,贵族,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从政,后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称帝而被捕,出狱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
代表作:《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民主
旧制度与大革命
第一编
第一章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第二章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要摧毁宗教权力和削弱政治权力
第三章大革命如何是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第五章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什么
第二编
第一章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
第二章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而不是像人们所说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
第三章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中央集权制怎样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毁
第六章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
第七章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其首都已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第八章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彼此最为相似
第九章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彼此漠不关心
第十章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如何导致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
第十一章旧制度下自由的种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第十二章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
第三编
第一章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第二章非宗教倾向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如何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对大革命的特点有何影响明溪蓝宝石
第三章法国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为大革命作准备的所有思想感情中,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的
第四章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五章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
第七章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其结果如何
第八章大革命如何从已往事物中自动产生
高考聚焦重点
一、《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更多的体现出了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
二、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三、“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四、松动崩溃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改革容易引发革命的例子:俄国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系列改革(农奴制改革),使二月革命甚至十月革命“在所难免”;清政府进行的系列改革(新政和预备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改革不容易引发革命的例子:中国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或解放战争)并非由改革引发;明治维新并未引发革命。
五、我将试图说明:同样是这些法国人,由于哪些事件,哪些错误,哪些失策,终于抛弃了他们的最初目的,忘却了自由,只想成为世界霸主(拿破仑)的平等的仆役;一个比大革命所推翻的政府更加强大、更加专制的政府,如何重新夺得并集中全部权力,取消了以如此高昂代价换来的一切自由,只留下空洞无物的自由表象;
法国抛弃了自由,得到的是专制和奴役性的平等。如雅各宾派执政时,实行恐怖政策,很多人被处死;《拿破仑法典》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利等。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第一部分
第一章北美的地理概况和原住印第安人
第二章英裔美国人的构成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章英裔美国人的社会情况
第四章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美国的各级政权
第六章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美国的政治审判
第八章联邦宪法
第二部分
第一章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第二章美国的政党
第三章美国的出版自由
第四章美国的政治社团
第五章美国的民主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刘顺元
第六章美国的民主政府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其影响
第八章多数的暴政在美国受到的限制
第九章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因素
第十章值得研究的其他个问题
论美国的民主·下卷
第一部分民主对美国人的智力活动的影响
第一章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第二章关于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
第三章为什么美国人更喜好一般观念
第四章为什么美国人不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
第五章宗教在美国与民主的互补共生关系
第六章天主教在美国得以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候向于泛神论的原因
第八章平等激发了美国人追求完美的观念
第九章美国人的致富激情与对科学、文学、艺术爱好的统一
第十章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而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
第十一章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
第十二章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平凡的建筑物又建造宏伟的建筑物
第十三章民主时代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美国文学所具有的商业性
第十五章民主社会里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学的效用
第十六章美国的民主对语言的改变
第十七章论民主国家诗的源泉
第十八章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喜爱夸张
肉肉更健康第十九章简论民主国家的戏剧
第二十章关于民主时代的历史学家的研究倾向
第二十一章关于美国的议会辩才
第二部分民主对美国人的情感的影响第一章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热烈和更持久
开心见性第二章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第三章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完成后比在其他时期强烈
第四章美国人是怎样以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
第五章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结社权的运用
第六章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第七章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第八章美国人以“正确理解利益”的原则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
第九章美国人在宗教上对“正确理解利益”原则的运用
第十章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
第十一章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物质生活享乐上的特点
第十二章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
第十三章为什么美国人身在幸福之中还心神不宁
第十四章美国人对于喜好享乐、热爱自由和关心公务的统一
第十五章宗教信仰让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
第十六章为什么过分热爱福利反而可能损害福利
第十七章如何教导人们以长远眼光看待行动目标
第十八章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实业活动
第二十章为什么实业有可能产生贵族制度
第三部分民主对我所说的民情的影响第一章民情因身份平等而日趋温和了
第二章民主使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了
第三章为什么美国人在本国不爱激动而在欧洲却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第四章前三章的总结
第五章民主改变了主仆关系佃户之间关系的影响
第六章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民主对工资的影响
第八章民主对家庭的影响
第九章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
第十章年轻女性怎样习得为妻之道
第十一章身份平等如何有助于美国维护良好的民情
第十二章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
第十三章平等是如何自然地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的
第十四章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
第十五章美国人的严谨精神和它为什么不能阻止美国人做事轻率
第十六章美国人轻浮的自尊心
第十七章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
第十八章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
第十九章为什么美国人虽多怀奋进之心却少有鸿鹄大志
第二十章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
第二十一章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越来越少
第二十二章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希望和平而其军队却希望战争
第二十三章民主国家的军队里最好战和最革命的阶层
第二十四章为什么民主国家的军队较其他国家的军队在战争初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阶段强劲
第二十五章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第二十六章民主社会里的战争
第四部分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第三章引导民主国家的人民走向中央集权的感情和思想原因
第四章有助于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是避免中央集权的若干因素
第五章虽然当今欧洲国家的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稳定但其最高权力却日益加强
第六章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以上各章的延续
第八章主题的总结
高考聚焦重点
一、“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二、“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三、“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只不过是少数人或多数人的暴政的区别
四、“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暂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臾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
反面案例: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军国主义、义和团
徐中约(1923年-2005年)
上海人,燕京大学毕业,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
擅长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外交史
其经典著作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于政治原因在大陆为简洁本,香港中文大学于2005年推出第6版
1998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讲座教授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概念
第一编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政治和经济体制
第四章社会和思想状况
第五章对外关系
第六章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第二编外患内乱,1800-1864年
第七章广州贸易体系
第八章战争
第九章第二次条约安排
第十章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叛乱及回民叛乱
第三编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运动,1861-1895年
第十一章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第十二章对外关系与宫廷政治,1861-1880年
第十三章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第十四章帝国主义加紧扩张
第四编改革与革命,1898-1912
第十五章1898年的维新运动
第十六章义和团事件,1900年
第十七章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第十八章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重点讨论1895-1911年
第十九章历史透视野下的清王朝
第二十章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第五编觉醒与排外,1917-1945年
第二十一章思想革命,1917-1923年
第二十二章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第二十三章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1928-1937年
第二十四章中日战争,1937-1945年
第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
第二十五章内战,1945-1949年
第二十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第二十七章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第二十八章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第二十九章中国的崛起
高考聚焦重点
一、近代中国的概念
1、内藤湖南:中国近代史起于唐宋之交
①政治:唐代科举制打破社会等级和贵族门阀制度
②经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体兴起闰年 墨西哥版
③海外贸易繁荣
④租佃制弱化人身依附关系
⑤文化:文艺世俗化趋向
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起于明清之交
①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航路开辟,中西交流
③明清进步思潮,冲击传统思想体系
④早期西学东渐
3、课本:中国近代史起于战争
①列强入侵,国门被打开
②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不断探索之路
二、“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三、“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4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90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民主   国家   革命   政治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