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第三章与文献所见秦人史事初探[权威资料]

《清华简·系年》第三章与文献所见秦人史事初探
摘要:清华简《系年》记载了一些未见于传世文献的史事,就其意义而言,简文则对传世文献多有纠正和补充的作用。例如后世学者对秦国早期历史的认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将结合《系年》第三章与传世文献,对秦人早期的历史做一简要分析与还原。
关键词:《系年》;殷商;周;秦人
清华简《系年》共二十三章,记载了周王朝初年至楚悼王间将近七百年的历史,其中有很多史事为传世文献所缺。《系年》当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篇章涉及秦国史事,尤其是第三章所述关于武王克商之后的一些内容,与秦人的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在此之前,学界对于秦人早期的历史,存在各种见解,而清华简所涉及的秦人历史,则为当下研究秦人的早期历史及文化提供了全新并且更为原始的材料。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简文,笔者将对一些问题作出自己的说明。《系年》简13~16中,记载了武王克殷、三监之乱、周朝东征等事件,并由此引出有关秦人先祖的一些事件。简文云:
周武王既克殷,乃�耍ㄉ瑁┤�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成王屎伐商邑,杀��子耿,飞�罚�廉)东逃于商盍(�)氏,成王伐商盍(�),杀飞�罚�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圉,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世)乍(作)周尸(�I)。周室即(既)卑,坪(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中(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①
在这则材料发现之前,关于秦人来源的材料极为稀少,这也导致了数年来学者对此问题存在各种看法,如秦人“西来说”与“东来说”。
秦人西来这一说法源起较早,其代表学者有王国维、蒙文通、翦伯赞等人。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林・秦都邑考》中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②认为秦人为西部固有之民族;蒙文通先生曾作《秦为戎族考》一文,并以《史记・秦本纪》中申侯所说“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③作为依据,认为由此可知秦先祖中��的父母皆为戎狄之人,故秦人亦为戎狄。
无边界网络
秦人东来的说法则源于傅斯年先生的《夷夏东西说》,他认为赵国与秦国姓氏同东方而邦国建于西方,是因为殷商开疆拓土的原因。殷商王室的扩张使得东夷嬴人得以进入西戎地区。此说法在后来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认定,清华简《系年》的出现,更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使众人毫无疑问的认为秦人源于东方。
综上所述,多年以来学界关于秦人起源问题所讨论出的各类看法,由于清华简的面世,使得这些分歧逐渐变小,结论多指向一个观点,即秦人源于东方。但就我个人看法而言,我认为史实并非仅仅如此。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我有以下一些理由。
一、传世文献所见秦人最早起源辨析
topsis
论证的秦人起源,笔者认为必须从其可查的最早先祖开始。《史记・秦本纪》开篇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舜)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④,即说明秦人将颛顼视为其始祖。众所周知,颛顼为轩辕黄帝之后,《史记・五帝本纪》曰“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⑤就是对此观点的说明。另外,曾经在陕西省凤翔县发掘春秋时期秦国君大墓时,出土过一些石磬残块,其上有文字记载说:“天子�]喜,龚(共)桓是嗣,高阳又(有)灵,四方以��(宓)平。”⑥说明在秦人最初生活的时代
已经将高阳作为自身的先祖,而多数学者则认为“高阳”即是帝颛顼。可以说,秦之先人实为黄帝与颛顼的后裔,而黄帝与颛顼初时为活动于陇东南的部落。《水经注》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城东七十里轩辕谷”⑦,即认为今甘肃东南一带为黄帝部落生存之地。另外,作为黄帝之孙颛顼的资料,在《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写道:“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郭璞曰:“按《水经》,汉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⑧,指明颛顼帝葬处位于汉水源头鲋鱼之山。《尚书》亦云:“�筅5佳�,东流为汉。”⑨赵逵夫先生认为:“秦人早期生活于汉水的上游。西汉水、东汉水本是一条水,后因地震的原因中断,上游部分流到略阳折而南流,入嘉陵江,流入长江,而作为主要支流的沔水仍东流至湖北入长江,从此才分别叫做西汉水、东汉水”。⑩而汉水西源以前正是今甘肃陇南西汉水�筅I揭淮�,与礼县大堡子山秦早期陵园地域相仿。故可推断,无论从地理还是人伦上讲,
中国银行企业文化秦人之最初,实与其远祖轩辕黄帝、颛顼帝生活于同一地域,即陇东南渭水与西汉水一带。而后大费佐禹治水有功,方被封于东方费地,并被帝舜赐姓嬴。自此以后,大费以其民族擅长驯鸟兽的技能辅佐舜,使其氏族于东方得以发展。
二、秦人“东来说”问题辨析
就秦人东来这一说法而言,个人认为此说法实际是以秦被赐嬴姓并于东方立国之后一个阶段中发生的历史。《史记・秦本纪》载“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可见嬴姓民族在佐禹治水之后,被舜帝赐姓且允许其于中原及东方地区生存,来辅助舜帝驯养鸟兽。或由于嬴人善养鸟兽、并且在东方之时容纳了东夷文化的缘由,秦人也将鸟类作为图腾;至于费氏的子孙,则并不完全居于东方之地,有时候在中国,而有时候在夷狄,就是对秦人先祖在东西两地活动的叙述。“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
御,以败桀于鸣条”,《史记・夏本纪》云:“汤修德,诸侯皆归汤”,则说明在舜禹之后,秦人先祖于夏为官,汤灭夏时又归属于殷商。“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就目前所得的考古发掘成果,我们可以得知,殷商建国之后,其文明开始飞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超出前世。秦之先人因有功于殷商,故于殷商时已位列诸侯,这也使得秦人在各种制度(如墓葬)上与殷商有着一致性,而秦人吸收东夷的鸟图腾也与殷商先祖的卵生神话相结合,并且在殷商末年遭受周人入侵的时候,秦人先祖也坚定的站在殷商一边。
三、《系年》第三章与传世文献所载秦人史事辨析《史记》记载中��“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此句往往使后人疑惑身为“东夷”的秦先祖缘何身在西戎。结合前文可推测,秦之先世于殷商为诸侯,且于东部夷人地区有自己的领地,但作为轩辕黄帝与颛顼的后代,他们仍然在自己固有的领地内有一定的势力,并于殷商之时作为王朝的西部边疆执掌着守卫的职责,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大戊、中衍等秦人先祖在东方之地,而其后代中��却又一次在西戎。笔者认为在此之时,殷商与秦之先祖为中央王朝与下属政权的关系,秦人先祖因世有功于殷商,从而也得到殷商王朝的器重,故也允许秦人先祖在东方有嬴姓诸国作为根据地的同时,又在其往日居住的地域继续生存。在作为殷商西土守卫者之时,也可以对威胁到殷商的周民族进行限制和监管。故在武王伐纣之时,侍奉纣王的恶来也一同被杀。清华简《系年》云:“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成王屎伐商邑,杀��子耿,飞�罚�廉)东逃于商盍(�)氏”,整理者在此句的注文中认为��子耿即纣王之子武庚禄父。这就说明即便伐纣之时秦先祖恶来被武王所杀,但在武王崩后,殷商遗族趁成王年少开始造反,在杀周人官吏士族之后复立纣王之子武庚。这一事件导致的直接结
融安县第二中学
果就是成王用兵再次伐商,并且成功平定叛乱,杀掉��子耿。由《系年》可知,在殷商简短复辟这一事件当中,有一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即恶来之父蜚廉。《史记》记载武王灭商杀恶来时蜚廉不在朝内,而《系年》当中所说成王伐商,在平定叛乱并杀掉纣王之子��子耿之后,并没有撤军,而
是追赶逃往商奄之地的蜚廉,在剿灭商奄势力,杀掉蜚廉之后,才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成功完成。由此可见嬴秦先人与殷商王朝间的关系极其紧密,且蜚廉一族在殷商旧范围之内也有着相当大的势力。
所以说,在发动三监之乱反对周王朝、推动纣王之子重新成王这一过程当中,蜚廉当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成王杀掉��子耿之后,仍要以剿灭殷商残余势力(即秦先祖势力),并且杀掉蜚廉为最终目的。在周王朝完成一切计划之后,则如《系年》所云:“西迁商盍(�)之民于邾圉,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世)乍(作)周尸
(�I)。”也就是将殷商与秦先祖残存的势力强行集体西迁于雍州邾圉山一带,即今日陇东南天水陇南范围内,来作为周王朝的守卫,这也是西方秦人墓葬中会出现一些类似殷商与东夷文化因素器物的一个原因。
四、小结
从以上几点考虑当中,我认为秦人的起源并非可以简单认为是“西来说”或者“东来说”。同样在对这项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拿出土文献否定传世文献,或者仅仅抠住传世文献的观点进行考证也是片面的。在研究当中我们应去伪存真,用出土文献去结合传世文献,来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就秦人起源这一问题上,结合传世文献与清华简《系年》,我的推测就是秦人先祖如《山海经》与《史记》等传世文献记载的内容一样,为轩辕黄帝与颛顼的后代,他们皆生活在陇东南渭水及西汉水这一范围内;当舜
导电浆料之时,辅助大禹治水有功的秦先祖大费被帝舜赐姓嬴,开始于中原及山东半岛发展,并在发展的同时渐渐吸收了东夷民族的文化,而在
施图伦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9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先祖   文献   认为   传世   作为   颛顼   东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