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藏族聚落乡村特的城市设计初探——以丹巴县中路乡为例_百度文...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
54基于藏族聚落乡村特的城市设计初探
——以丹巴县中路乡为例
◎蒋青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条件的改善,多数藏族地区参与到城镇化的过程中来,与此同时当地聚落特也因此受到冲击。本文将以丹巴县中路乡为例,从自然特、文化特出发,对丹巴县中路乡现有资源进行概况总结,提出丹巴县中路乡城市设计的总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与自然特、文化特相对应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为藏族聚落城市设计提供思路和想法。
关键词:藏族聚落;乡村;城市设计;中路乡
检索消除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模板化、套路化,特别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对自身特的保留,忽略传统文脉及场所精神的体现,使得原本千姿百态的城镇丧失了各自的特。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条件的改善,多数藏族地区参与到城镇化的过程中来,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藏族地区的城市设计,保留藏区地域特,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丹巴县中路乡藏区现状,尊重当地自然、人文等客观条件,对当地的城市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二、丹巴县中路乡概况及特要素
(一)丹巴县中路乡概况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中路乡距离丹巴县城9公里,经纬坐标为北纬30°54′,东经101°56′;平均海拔约2200m;村落集中坐落于小金川东坡半山腰处,总人口约2900余人,其中90%以上均为藏族居民。中路,藏语意为“人和神向往的地方”,以墨尔多山为中心的嘉绒文化为主要特,被誉为中国独有、世上罕见的美丽村落,曾被国家地理成为“中国最美藏寨”。
(二)自然特
丹巴县中路乡地理位置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县境地处岷山、邛崃山高山峡谷地区垂直气候带明显,因此除了低海拔地区保留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外,绝大多数地区仍受制于青藏高原这一整体大环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所
形成的气候既不同于青藏高原,又与盆地的高原型气候有所差异,因此丹巴县中路乡拥有自己特有的气候特征。加之地形复杂使得小气候繁多,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三)文化特
1.宗教文化
丹巴县中路乡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有着深厚久远的藏区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圣地。丹巴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宗教绘画与雕塑、宗教活动三大方面。宗教建筑多为寺庙,如黑然龙寺(岭钦寺)位于中路乡黑然龙村, “岭钦罗布岭”藏语意为“大宝绿洲上的庙宇”,在县内宗教寺庙中声誉颇高。同时中路岭钦寺的释迦牟尼、宗喀巴塑像也是宗教雕塑文化的具体体现。
2.嘉绒文化
“嘉绒”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域概念,藏语意为女王的山河,主要分布在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位于西南“藏彝走廊”上,从古至今藏彝走廊都是西南民族、西北民族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吸纳,从而形成了既有其他藏区相同的藏族文化共性,又具有自
身多元性文化的历史印记的鲜明特征。嘉绒藏族普遍信奉的是传统苯教,他们虽然都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也用藏文,但是所用的这些藏文从语言及语法上来看,与藏语的差异还是很明显,多数语言和结构的使用更偏向于羌语,介于藏语和羌语之间。从这些的语言分析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民族融合的痕迹。也印证了嘉绒藏族地处“藏彝走廊”的民族融合性。
3.碉楼文化
古碉建筑是丹巴乃至大小金川嘉绒藏区石砌建筑的最高表现形式和艺术形式。丹巴古碉于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巴县境内碉楼分布十分广泛,有着“千碉之村”的美誉,而中路乡的碉楼在丹巴县境内中最具有观赏价值,现存古碉88座,传统藏式民居600余座。中路乡内碉楼形式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几种,以四角碉居多。古建雕目的多为军事抵御以及祭祀,碉楼既可登临瞭望,又可防守御敌,形成一种易守难攻之势。白、红、黑是碉楼民居中常用的三种颜,所体现的是世界的三层-天上、地上、地下之概念。
三、丹巴县中路乡城市设计总体思路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一)传承历史文脉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集中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是地区场所精神最重要的来源。历
史文脉不仅记录城市的过去,更承担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再生是对城市历史意向的保护与延续,也是现代城市设计中再造城市的重要手段。随着丹巴县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路乡城市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为了延续中路乡城市文脉,保护其历史文化,需要从自然山水、民俗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深入挖掘,并对其加以保护与传承。
(二)彰显城市特 
城市特是城市独特魅力的代表与核心,主要包含城市的外在表现特征与城市内涵。城市外在表现特征包括城市建筑形态、城市空间分布、城市肌理特征等;城市内涵包括城市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等要素。通过城市设计手法,整合中路乡城市风貌,将自然特要素、历史文脉融入到城市风貌中,彰显城市特。马鞍山杀人案
(三)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对中路乡现有城市肌理、空间结构、道路状况等进行分析,得到其城市风貌的整体框架。对现有道路交通、建筑布置、景观进行相应的改造设计,改善城市形象,同时使中路乡整体城市规划更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
四、丹巴县中路乡微观城市设计
(一)基于自然气候特征的城市设计
丹巴县中路乡地处高原,属于青藏高原季风性气候。就气候特征来说,该区域范围既受青藏高原气候影响又受到季风气候影响,整体多风。对于多风情况下的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尽量平缓,避免出现过大的形态起伏,使风经过低矮建筑使导向上空从而改善局部小气候。建立城市风屏障,采用“大包围”“小围合”的模式,在城市边缘用建筑减弱风的入侵;同时在住宅区单位建筑周边建立围墙围合阻挡风的进入。
(二)基于城市肌理特征的城市设计
中路乡道路随地势起伏变化而变化,蜿蜒曲折,路网平面形态富有变化,其中主要道路整体坡度较小,沿等高线横向布置;对次要道路要求适当放宽,
(下转第58页)
教育教学
jiao yu jiao xue 58
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在审计法的基本原则和审计程序板块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上,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实现。教学中以依法治国、客观公正、独立审计的审计法原则为切入点,使学生能从推进国家治理及民主与法制的高度来提高认识审计法在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职业道德要求教学内容中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懂得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每个从事审计法律工作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
总之,审计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育人工程, 法学专业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
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简介:范晓阳(1967-),女,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审计法,
法制史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2016,12.[2]《审计法学》 胡志强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12,5.[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N].2020,5.
[4]闵辉.课程教育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017,7.
海床[5]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天津日报》[N]2019,3.
参考文献
[1]徐千里,祁斌,曹晓昕,庞伟,冯国安.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J].城市建筑,2009(06):6-9.
[2]吴明伟.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建筑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尝试[J].林业调查规划,2016,41(02):141-144.
[3]尹伊,华峰. 基于空间视角的地域性建筑研究初探[J].华中建筑,2012,30(03):22-25.
[4]唐瑶,贾尚宏. 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四川建
筑,2011,31(02):45-47.
[5]周晓艳,刘敏. 地域性绿建筑: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共生[J].生态经济,2010(08):188-192.
[6]阎波,曹正伟,谭文勇.地域性建筑与创作实践[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1):16-20.
[7]刘艳.现代建筑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四川建材,2008(04):72-74.[8]熊瑛.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18):43-44.
以此满足各地道路交通需要。中路乡的村庄布局因地制宜,与自然、历史、人文紧密结合,并将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融入到村落建筑中。村落布置尽量避开泥石流易发区以保证村民的安全。城市设计中保留原有的路网格局,综合考虑消防、交通需求,规划适当拓宽和疏通聚落内部主要干道及其他支路。城市设计延续聚落特,对于老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新建建筑如酒店、旅馆、民宿、餐厅等保留传统历史要素,与整体城市风貌相协调。
(三)基于民俗文化特征的城市设计
立足于藏区文化,寻传统历史文脉是体现中路乡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城市设计手段。宗教文化是藏区的特文化,当地居民的生活深刻的被藏区宗教、历史文化影响,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于藏区文化的城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居民的精神信仰与城市发展要求,既要做到传承历史,又要与时俱进。
五、结语
城市特要素蕴含着历史与文化,它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纽带。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保留与延续城市特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对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藏区城镇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开展城市设计时更要注意因地制宜,本文从自然特、文化特两方面概括了丹巴县中路乡的特要素,并提
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城市设计方法。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蒋青颖(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吴岩,王忠杰,束晨阳,等“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园林 ,2018,34(10):30-33.
[2]傅凡,李红,赵彩君.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中国城市发展之路.中国园林,2020,36(04):12-15.
[3]杨雪锋.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名城,2018(05):36-40.[4]李雄,张云路.新时代城市绿发展的新命题: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与响应[J].中国园林,2018,34(05):38-43.
[5]吴良镛.关于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1(02):17-18.[6]周晓宇.白熙.E 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J].2019(05).电子加速器
[7]刘滨谊.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方法论[J].中国园林,2018,34(10):10-15.[8]李金路.新时代背景下“公园城市”探讨[J].中国园林,2018,34(10):26-29.
[9]张渝.做好一座公园城市的绿账[N].成都日报,2018-03-05(10).[10] 范锐平.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J].公关世界,2018(21):50-53.
(上接第54页)
(上接第56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2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9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文化   设计   中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