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的困境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四大困境及风景园林学核心技术域模糊问题分析
1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困境中发展
困境主要表现为自身的科学性支撑不足和管理层面上的法规性硬度不够。尽管如此,近几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迅猛,产值大幅度增长。困境的形成有诸多的因素,是在长期的现实环境中经多方因素综合后逐步形成的。笔者认为突出的有4方面的原因:
首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内容深度上没有规范性的具体要求。表现为不同的项目规划设计成果应该有哪些内容、什么图纸、图纸表现有何具体要求等方面,缺乏一整套相应的规范标准。全国各地方、各设计单位都有各自一套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意味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整体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归纳起来就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自身缺乏科学性支撑,更缺少功能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内涵。给外界尤其是社会各决策层的印象就是栽几棵树、画几条路和场地、再配点花花草草、好点的话摆几块石头,缺乏技术含量。
其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没有反映专业性要求。现行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统一按照工程投资额的百分比收取设计费,根据不同投资规模,在一定基价上乘以相应的复杂系数。由于园林工程项目投资大于两亿的占很小的比例(不是总投资,基础设施和建筑配套设施除外的园林工程部分,在大型项目中约占总投资的30%左右),以此
推算,园林工程设计收费在9万-560万之间,实际上,绝大部分项目园林工程投资小于3000万,设计收费在100万以内。这是理论上的收费值,考虑市场无序竞争的情况,实际收费可能还要低许多。这一标准导向的是量大简单的绿地设计如高速路绿化景观设计成为“肥肉”,而相对量小但复杂的多的综合性园林设计如社区小公园设计成为“骨头”,形成较大的反差。小型园林项目投资在300万左右,理论设计收费约12万;投资500万的,理论设计收费约20万。这类在城市中占大多数的小型园林项目,同时也正好是市民日常生活最需要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收费标准不鼓励设计师在市民最需要的园林绿地上精心设计,更谈不上创作了。这又制约了设计师和设计团队的技术和艺术创新,加剧了前述因素的影响。
第三,对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团队的专业性要求太低。按照建设部2007颁布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风景园林专项设计资质分为甲、乙级。甲级资质要求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8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风景园林专业人员不少于4人,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学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年以上从事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经历。乙级资质要求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6人,其中,风景园林专业人员不少于2人,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
学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8年以上从事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经历。
甲级资质是最高等级的资质,按此配备的技术团队,说雅一点很难保障具备相应的设计技术与能力,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缺少技术门槛。这也印证了前面分析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支撑。一方面,园林高级职称其实并不能代表具有相应的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这种反差表明专项资质不专业。
第四,国家在基本建设的管理中,忽视了园林设计的作用。建设部作为国家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基本建设的管理上,强调了对城市规划、各类建筑工程设计的行政管理,对园林设计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仅仅强调了绿地率指标。相应的,各级城市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对园林设计的要求也局限于绿地指标的审查。也就是说,政府对园林设计的质量没有要求(政府直接投资的公园建设除外)。这样只能依靠建设业主的自觉性来决定园林绿地的投入和建设质量,以至于园林设计好像可有可无。这实际上是在法制层面忽视园林设计的作用,也是影响园林设计质量一个决定性因素。或者说,社会环境并没有去鼓励好的园林设计。
在这种大环境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一个低层次的庞杂而无序的市场。低水平的设计公司泛滥、并且相互杀价承接设计任务。前面是按2002年的收费标准计算的,如考虑物价
尤其是房价上涨的因素(RMB贬值),实际收费就要低很多了。尽管如此,近几年园林设计市场仍在高速发展,这就意味着风景园林师在依靠低廉的设计费通过高强度的工作量堆积出了“空前的繁荣”,哪里还谈得上设计创作呢?以上种种,使设计资质失去效能,设计行业散乱,结果是直接影响风景园林建设质量,甚至形成较大的浪费。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2关于风景园林学科:核心技术域模糊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学并列为一级学科。这的确是值得全国同行欢欣鼓舞的大事,意味着风景园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三个学科的内涵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但不能互为替代或是从属关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空间尺度和角度进行研究,三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已形成了三位一体、三足鼎立的格局。风景园林学着重研究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水系、植物、场地容积、视景、交通、构筑物和居所等因素在内的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
在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设想与研究。相信现在开始,还会有更多的系统全面的研究。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后,能否籍此使风景园
林规划设计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需要尽快明确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技术域。
一门学科的“核心技术域”是自身独有的、且显著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专有技术领域”,具有显著的“不可替代性”,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所在。如城市规划的“规划控制技术与方法”[1]、建筑学的“建筑设计”。尽管成为了一级学科,由于核心技术域模糊不清,将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学科乃至行业的发展。
目前,比较多的认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有的说景观规划设计或景观设计,笔者认为应与学科名称相一致更为贴切)是风景园林专业现代核心,而对于核心技术域仍然难以明确。对此,笔者认为:这一“核心技术域”是由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园林文化、材料与技术、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行政与法规六大板块共同构成的,以塑造满足不同人多层次需要的各类园林空间为目标的综合性、艺术性的工程技术。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是这个核心技术域的两大核心技术,它们相互交融、共同作用,强化了风景园林核心技术域,进而推动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园林植物与生态是风景园林的两大核心技术之一,具有根基性作用。包括园林植物的引种、栽植、管护,以及苗木生产和植物落等生态方面的内容。当前,苗木生产与交易市
场非常混乱,这方面的研究尤为紧迫。
规划设计即园林规划与设计,是另一重要的核心技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包括规划与设计两个层面。主要是运用现代技术,以塑造满足不同人(乃至城市)多层次需要的园林空间为目标,通过组织园林植物、园林建筑以及各类园林材料,按照工程技术的要求,形成指导园林工程施工的工程设计图纸。其中,如何满足不同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成为永恒的主题。
园林文化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以此凸显园林的独特内涵和艺术性,以使园林成为传承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了园林历史的内容。
材料与技术是重点。主要是运用各类建设材料与加工安装技术,为实现设计目标服务。园路铺装、地形整理、植物整型等工艺技术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程施工与管理是关键。工程施工是建设园林绿化的最直接环节,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组织机械、技术工人和植物与建设材料,保障能够全面地实现设计的目标,建成优质的园林空间。其中还包括监理的内容。
园林行政与法制是保障。主要包括风景园林规划建设和维护的行政管理与法规制度的建设,尤其是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 马赛国际公寓
总的来说,这一核心技术域贯穿了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管护全过程(关于园林建筑和小品的设计,更多的分别属于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分项内容,因而不属于园林核心技术域)。相应地涉及到政府部门、高校、设计与施工单位、苗木与材料供应商、管护单位。
3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学科建设发展的步伐,全面开展风景园林学科系统研究,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和管护的理论系统,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常常在一些项目中看到有的设计师拿着一些国外的几十年前的、且和园林并无多大关联的洋理论来抬高自己的设计,而对于一些基本的工程技术问题却一筹莫展,实在是感到很无奈。学科发展最终应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
第二,尽快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规范各类园林项目规划设计的成果内容和深度要求。与此同时,调整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收费标准,鼓励小型园林项目的设计创作。
第三,尽快完善园林设计专业资质标准,强化专业内涵和核心技术,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
第四,尽快形成涵盖园林规划、设计、施工、苗木与材料、监理、管护的技术标准体系,
指导和规范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
4结语
如今,风景园林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政府部门、高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苗木与材料供应商、管护单位共同努力,通过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两大核心技术相互交融,定能较快地形成具有中国特的、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一起,在推动我国城乡建设和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风景园林学与景观学的关系及区别 [原创] [2006-1-20]邵力子
摘要:风景园林学与景观学在目前在中国景观界存在很大的争议,相对景观学在中国出现早的是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从字面理解更贴近中国国情,而景观学作为后传入我国的名词更加的中庸和全面,但是表达不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特。二者的关系和区别应该界定在中国这样的国情里面去分析。不管是风景园林学也好还是景观学也好,都是对人类未来的命运关系十分重大的新学科、新专业。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景观 景观学 关系 区别
1.中国景观学的发展
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园林高等教育就开始了,当时的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开设造园和观赏园艺课程。
1949年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在园艺系中开设造园专业。
1949年春,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改称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1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作开办造园系。[其实应为造园组,北京农业大学汪菊渊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即今之建筑系)吴良镛商议的结果]
19538月,清华大学改为专门性工业大学,造园组迁回北京农业大学自办,19568月,全国学习苏联模式,高教部正式将造园组定名为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并转属于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
60年代初同济大学在城市规划专业中设置园林方向(具体名称未考证到)。
1963-1965城市及居民区绿化属于封资修俱全被下令撤消,由于1958提过大地园林化的口号。1964年改名园林系,试图以此保住该专业。后来还是被取消了,北林被赶到云南。改名事件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典型。社会上把造林的绿化与造园的绿化混为一谈,并将园林与绿化构成一名词园林绿化。连后来的园林学会都受到此影响:7812月中国
建筑学会下设立园林绿化学术委员会。
后,干预,北林回迁。出现园林教育热,在这个热潮下部分农学院把园艺系与林学系合并称园林系(这里的园林是园艺与森林/造林的合称)为避免产生混淆北林园林改名为城市园林系。
1980年后北林园林发展为两个专业方向,即园林设计方向与园林植物方向,并逐渐形成了两个学科。1981年正式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1993年建立博士点,与国际上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对应接轨。
1979年同济大学成立本科园林绿化专业,名称上未能区别于部分农林院校的园林,但教学大纲基本按照LA设置,85年改为风景园林专业。
198311月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会(二级学会)。
198912月成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一级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据说是孙筱祥提出用风景园林的,原因有二:1园林一词内涵有天生缺憾,与LA的概念不相适应;2“风景一词与landscape相应,风景园林与台湾使用的景园(建筑)一词也相对应。但是还是有人不理解:哪个园林不是风景?
当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的院校除了北林还有:同济大学、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武汉
城建学院、重庆建工学院等工科院校;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等农林院校。
1996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前言中提到:园林学有专家认为应以景观学代替,但考虑到我国多年来习用的园林学概念已不断扩大,故仍采用园林学
1997年国务院学科指导委员会决定:取消综合性的风景园林学科。
1999年国家调整专业目录取消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把它归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此举实在是大倒退,回到60年代被人误解的园林概念上:观赏园艺和园林植物。
建筑院校的风景园林被取消,如同济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被分成2半,一部分变成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方向,另一部分与旅游管理结合,变成风景旅游系,旅游管理的部分拿管理学学士。99年北林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尽管没有能力设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学科,但是为了变相保留风景园林专业,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至少这样,学科和专业的名称还能称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80年代中期后建立起来的完整的风景园林体系,只有学会还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外,其他的一切,包括学科、专业、甚至于整个
行业都没有了。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与国际接通的轨道又成脱离状态。在该时期北林教授俞孔坚与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等大量写文呼唤新专业:景观建筑,同时却又引起更大的误解:中国的景观教育几乎是空白。也引起了原来对风景园林比较了解的人的许多争论:明明有风景园林怎么能替换成景观建筑?
1998年元月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成立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俞孔坚的《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出版。
19997月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出版,关于名称的探讨争论之后发觉景观建筑也不太确切。1996年刘滨谊翻译的《图解人类景观》(但由于在台湾出版对大陆的影响不大)。
20008月俞孔坚翻译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赎回良心97年第三版)出版,此书即台湾巷道1969年翻译的《景园建筑学》,J.O.Simonds写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1961(第一版)
2002年吴良镛院士、周干峙院士、孟兆祯院士、王向荣博士向教育部呼吁,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关于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报告》报告中说:对于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的中文名词,大家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论激烈,已成为
行业的一块心病。已有的名称有园林、风景园林、景观、地景、景观建筑、景园、造园等等。风景园林是从1980年代中期后被普遍采用的名称,目前国内采用同一名称的组织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即将出台的设计师注册制度也已定为中国注册风景园林设计师。所以从目前的形势看,将学科名称定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容易被接受和易于操作的。但是目前用景观一词代替风景园林似乎呼声越来越大。久期缺口
2003年元月北大景观规划设计中心改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2003清华大学成立景观学系。
200510月同济大学召开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交流主题就是围绕景观学展开……
2.定义与概念分析
2.1 风景园林学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包含: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并运用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创造、保护和管理人居环境中的各种园林;选育优良品质的植物,研究表现
良好的植物落组合,研究植物生境特点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园林绿地设计水平和绿地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学是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调查研究居民游憩、健身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和文化心理,测定园林绿地改善和净化环境能力的计量化数据,合理地确定城市中所需的绿量并合理布局,构成系统;主持或参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研究城市中各种类型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技术;分析评估城市园林绿化在宏观经济方面的投资和效益。以及研究制定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政策、措施等。大地景观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和环境敏感性分析;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生物种的繁衍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景观和珍贵文化、自然遗产,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工作的范围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休养度假胜地、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滨堤岸景观、采矿及其它迹地景观恢复等;并参与区域规划、高速公路和铁道的选线及路景规划,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景观规划等。可见风景园林师工作的范围已扩大到城乡和原野,关心着的是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专业或学科,十八世纪以前,在欧洲,称为landscape Gaidening (造园)。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的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新城市,风景园林事业也随
着有了蓬勃的发展,美国风景园林师之父奥尔姆斯特德(Frederic Law Olmsted,1822~1903),改称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通常又称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风景规划设计)。到八十年代又称为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环境规划设计)名称的改变,标志着专业的性质和范围的变化和拓展。
不过在中国和日本,对这个学科的名称,还一直沿用着三百五十多年前(1634)计成《园冶》上的“造园”。所以,在国内很多场合,最这个专业的理解,常常误解,甚至错误。
风景园林这一学科或者专业范围,国际学术组织‘International Fdederationg of Landescape Architects’,(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缩写为‘IFLA’在948年成立时通过的‘章程’,明确了如下的宗旨:
郑州管城中医院癫痫科
---为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人民长远的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生存必须依靠与他们的环境相互协调,并明智的利用资源。
---又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从社会的、经济的和物质的各个方面的需要,不断增加对资源(自然)的需求。
---为了对人来未来,能多方面成功的满足对资源不增长的需求,而又不至于毁灭自然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就需求有一种与自然系统、物质世界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相联系的专门知识、专门技术和专门经验的专业。而这种特殊的专业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
这已明确了风景园林专业(Profession)是从维护生态平衡、明智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消灭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立的原则出发,进行国土、自然资源和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工作和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其基础知识是生态学。
世界上有两座完全按理想规划设计建造起来的新城市。国际公认是近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一座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Canberra)是美国芝加哥的风景园林师格利芬(Walter Burley Griffin)规划设计的;另一座是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是由法国的工程师朗方(Plerre chailes L’Enfant)规划。其中最美丽的市中心绿茵广场(Tne Mall),后来被成为“国家首都公园”。面积3万6千来亩。它的规划设计,也四由美国的风景园林师之父奥尔母斯特德完成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2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89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