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空间格局的自然适应性及生态智慧探索

苏州古城空间格局的自然适应性及生态智慧探索
闫水玉;董玲巧
【摘 要】应用适应性理论,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及形态、肌理脉络和防洪治河技术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古代苏州在地形、水系及气候方面的自然适应性,结果表明:古代苏州选址依托自然,选择城址于水网地区的地势稍高处,体现了"兼顾安全与发展"的城市选址思想.空间格局和形态方面,以水系为脉络,组织城市空间,形成双棋盘格局;顺应水文特征,将城墙设计成"亚"字形,这些都体现了规划设计中通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而适应水文环境的思想.通过城市方位布局以适应季风,引导城市通风,并结合密布的水网,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体现了古老的城市生物气候适应法则,运用"顺天应人"的防洪治河技术,"得水之利,而避水之害"①.这些自然适应性表现出城市与自然亲近、共存、共荣的思想观念和规划设计生态智慧,对目前的城市可持续规划设计有很大的启迪.
深圳书城培训中心【期刊名称】《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6页(P58-63)
【关键词】自然适应性;生态智慧;空间格局;苏州古城
【作 者】闫水玉;董玲巧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丰城矿务局【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84.14
0 引 言
英国地理学家P·M·罗士培早在1930年首次使用“适应(adjustment)”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作用,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利用的有限性。城市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介质,它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一直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1]。关于城市与自然相适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城市建设适应地形、气候等因素
的研究。20世纪,城市设计领域从城市和区域的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格迪斯的“调查—分析—规划”规划理念,芒福德的区域观,麦克哈格综合考虑地质学、土壤学、水资源学和气象学等学科之后提出的“设计结合自然”理念,凯文·林奇的注重自然地形和气候的“总体设计”,都试图建立一种城市过程与自然过程的适应形式,提升城市的可持续能力。国内方面,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与黄光宇先生的“山地城市学”,它们都是利用现代科学探索城市适应自然的尝试。城市规划与设计适应自然的研究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注重技术化、科学化。然而,城市规划如何适应自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深受“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些直觉式的东方智慧的影响和支配[2],对自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动的适应。
本文选取历经两千五百年城址和形态基本未变、充满着东方智慧的苏州古城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及形态、肌理脉络和技术问题四个方面分析其在地形、水系及气候方面的适应性,挖掘苏州古城规划中适应自然的智慧,梳理出苏州古城适应自然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为当今可持续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1 依托自然、适应自然、应用自然的城市选址
1.1 军事上相对安全的地形格局选择
苏州古城地处平原地区,在注重军事防御的古代,利用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格局:环抱古城的江湖以及城郊至太湖之间的山共同构成了城市外围防御圈(图1)[3]。苏州古城选址于三江五湖的交汇处,溯三江而上,北近长江,西依太湖,东、南、北三面是平原河网地区,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同时,苏州也处在太湖平原中部,平均海拔约为3 m,与太湖之间隔着绵延的低山丘陵,多数丘陵海拔约为150 m。虽然海拔不高,这些山脉却像是层层的堡垒环抱着府城。连绵不断的低山丘陵和周围的湖泊都是苏州古城的天然屏障,构造出相对安全的军事地形格局,是古代苏州城市兴起的依托[4]。
1.2 适宜建设和发展的地势选取
伍子胥建城,考虑到地势因素,选址于低丘陵至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稍高于周围地区,避开了低洼的沼泽地带,这是有利于建设的地形。高程一般为4.2~4.5 m(吴淞高程),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苏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正如《管子》所云:“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苏州地处“万水所凑,触地成川”的太湖平原,是江南水系的中心,别称五湖,又称震泽、笠泽。从苏州古城的水环境图上可知,太
湖水从苏州的西南方向而来,经过苏州城,经由阳澄湖、至和塘、元和塘等流入长江(图2)。因此,古代苏州不仅水源丰富,且“惟水是至此,渐平,故曰平江”②,这说明此处水面平静,水流缓慢,平缓的水速不仅减少了极端的洪水,而且塑造了苏州历史上极佳的航运条件;同时,周围区域内河塘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当于水库,可以调节水量,在洪水到来之时起到分散水势的作用,以减轻洪水的危害。如昆承湖、阳澄湖以及滨湖等,虽然面积小于太湖且相对分散,但能起到调节洪水的作用,保护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安全。当然,苏州古城在历史上也曾受到不少的水害,自公元251—1948年的1697年间,苏州市区曾遭受大小水灾77次,水患较重时,街道一度积水深至半米(1~2尺)的境况。因此,苏州并未有灭顶之灾,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不被水淹,好的城市选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空间格局及形态
2.1 “因水而生”的双棋盘空间格局
纵观苏州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不断规划水、利用水、治理水的历史。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5],建造了阖闾大城,充分利用城外自然水系,引水
地源热泵换热
入城,并在城垣四周建设了水陆城门八座。城内河道非常宽,平门到蛇门的河道宽为51 m,与四周河道相通,奠定了苏州古城的基础。战国时期城内就已形成了“四纵五横”的河道。到了隋唐,为了发展经济与水上交通,城外开建元和塘、至和塘、江南运河、虎丘山环河与山塘河,苏州八道水陆城门全部开放,内外水道畅通无阻,白居易有诗记载:“水道脉分掉鳞次,里间棋布城册方”。到了宋代,河道总长82 km,除内外城河以外,有横河12条,城北的河道最密,形成了“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式的规划格局[6](图3)。明代在此基础上又在古城内开挖15条支河,达到的河道总长为4 484.91 m,是苏州历史上城内水道最长的时期。苏州的河流干道至清末后就一直保持3横4直的系统格局,横河众多,宽约6 m,是主干直河用以联络全城各户的渠道;直河宽十多米,能够沟通和调节横河之水,保障了全城水位、流速大体保持一致,故有“以塘行水,以泾均水”之说。
图1 太湖全图Fig.1 full figure of Tai Lake
图2 苏州古城水环境图Fig.2 water environment of Suzhou Ancient City
图3 苏州双棋盘格局Fig.3 double chessboard pattern of Suzhou
童鞋论文网
图4 苏州古城夏季主导风下形成的通风廊道Fig.4 ventilation corridor formed under the dominant wind in the Suzhou Ancient City
图5 古城河道演变图Fig.5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of Suzhou Ancient City
可以说,苏州自古以水系作为城市脉络,在此基础上配合布置街道,进而组织整个城市的肌体运作,造就了苏州城市千百年来的稳定格局。
2.2 改善气候的城市方位
苏州古城的方位体现了趋利避害的气候适应性规划理念。
太阳启示录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季风更替明显。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吴王阖闾曾说:“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7]”,先秦文献《尚书禹贡》中记载“淮海惟扬州,……厥土惟”[8]。加上已有的研究表明,古代苏州的气候是相当潮湿的,这跟其处在水乡泽国且靠近太湖有很大的关系。
眼睛渴了微电影
从《平江图》中可知苏州的方位为南偏东7°54′③,苏州夏季盛行东南风,古城苏州的道路水系格局规划也随这个方位适应气候迎合风向,形成顺畅的通风走廊,夏季凉风可以加快水上风速,增大水面水汽蒸发,降低水面周边气温,同时吹走城市湿热的空气(图4)。苏州河道就像血管一样延伸到大大小小的坊巷之中,河道宽多为16~33 m,水域面积之大可谓之水城,街巷和河道的总长度比例竟达到100:78。这样的城市方位布局结合高密度的水网布局,众多河道水巷形成水上空间和通风走廊,使得临近河道街区温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9]。这种利用方位布局引导自然通风,结合城中高密度的水网,进一步改善了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是主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划技术。这种方位布局有利于解决过于潮湿的气候问题;其次,该布局带来的通风更加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
2.3 适应水系密度的功能布局
苏州城水系的密度是为适应不同的功能布局而规划的。在古代,河道为生活提供用水,为居民出行提供重要的交通条件,从苏州古城河道演变图(图5)上可知,不论哪个时期,古城的东部偏北处的河道密度最大。研究《平江图》可推断出该处曾是以居住为主的功能区,
现今是平江历史街区,这种密度是与居住的功能相互适应的。而古城南部,河道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此处地势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此处多官府建筑,较低的河道密度可以减少洪水对子城府衙建筑的危害。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88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苏州   城市   古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