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无锡建议_与无锡城市近代遗产保护与利用

三要适当的政策引导和资金的投入。运用政府政策和相关的法规,对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进行引导,并对其再利用的资金来源和使用进行多元化和专项化的调整。打破原有保守封闭状态,使长春工业遗产走向文化产业集化。 参考文献
1 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之吉.长春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调查.[J]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 李百浩,田燕.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J]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文爱平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于2008年4月召开,一致通过了《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建议》。论坛创立于2006年。前二届论坛的主题分别是工业遗产保护和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其通过的相关文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第三届明确了20世纪遗产保护,与会者达成共识,通过了《无锡建议》。认为这时期的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反映了中国历史百年变迁和多元文化。虽然我国已把20世纪遗产保护列入了工作视野,但由于认定标准
的局限、法律保障的缺失、保护经验的匮乏和不合理“利用”的方式,导致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20世纪遗产正在消亡。
我们可以从通过的建议中捕捉到一种全新的审视态度,可贯穿到立法中,如合理利用、宣传普及等对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项法规,土地置换、产权转移可列入到各级政策中去。
我们需要警惕文物遗产保护的“厚古薄今”。然而面对不过百年历史的“20世纪遗产”又如何去界定呢?江苏省文化厅领导称:“面对数量庞大的近现代建筑或建筑,面对它脆弱易损的现象,我们如何鉴别遴选呢,如何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20世纪遗产’的保护框架,形成独具特点的保护体系,使之与传统意义上的遗产保护同步发展,协调一致,成了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江苏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省内300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700余处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其中28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些文物单位中有90%以上可归属于“20世纪遗产”范畴。故这时期遗产的保护、修复、研究和价值认定需要多学科合作,需要全新的知识结构支撑。无锡根据城市特点,针对性地列出一批近现代遗存,集中于民族工商业遗存,以及具有城市特的遗存,如新老运河上的特建筑和桥梁等。无锡已在利用近代遗存建筑中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将荣氏民族工商业遗存—茂新面粉厂改建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将无锡多处近代私家园林整修后融入无锡风景区的景点加以保护利用,特别是荣家的私
园—梅园,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些近代文物建筑延用其功能仍在充分使用,如无锡师范学校中的钟楼、述之科学馆、无锡县图书馆钟楼、无锡原普仁医院的部分建筑还沿用着旧时功能。另外,还有利用老遗存来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如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生产测井
无锡在2000年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历经七年多努力,于2007年9月15日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无锡以独特的历史特—江南水乡文化、吴文化发源地、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特点来定位。除国保、省保、市保单位,在1983年、1986年、1994年后又提出了第四批82项市级文保单位,文保单位达到342处,跻身于江苏省文物大市。近年,又对几个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中各类文物建筑及历史遗存摸清“文物家底”。由文管会组织,邀请有关专家评估,按
《无锡建议》与无锡城市近代遗产保护与利用章 立  章海君
照文物保护三原则(即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来评估。由三个部门即
文物、规划、建筑部门的专家对具体项目进行严格踏勘和论证,确定应
保护利用的单位,并将其融入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去,保证了文
物质量,避免了要保护的文物建筑与建设的矛盾。只有各个环节相扣,才
能使确定的文物建筑得到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20世纪遗产”与“古代遗产”(古建筑)有不少差异。因为近代建
筑已广泛采用了西方新的结构、材料和技术,它们的保护与保存有不少
新的问题。如近代建筑中大量出现使用钢筋混凝土,先期使用的混凝土
往往不符合相关标准,产生了腐蚀等,使整个建筑在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持续使用上出现问题,因此,此文化遗产本体能否保存需要鉴定。本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安全使用的期限一般在50~100年,现在大多
已到期,要延长其寿命需要研究新的技术手段。故对“20世纪遗产”保
护、修复、研究和价值认定,需要全新的技术结构来支撑。这是《无锡
建议》提出的得到专家们一致认可的问题。
无锡对近代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努力,近期有几处可资介绍与探索,
在旧城改造中有几个实例。
一是无锡市区的京杭古运河段风貌带的保护与改造。此区由环城运
河与南门水弄堂运河、南长街、大窑路、伯渎港等组合,经综合整治规
划、概念性规划,后通过招标由国内某公司来完成实施。经各级领导多商科
次审查和修改,已完成了在南长街清名桥文化街区、古运河沿线第一期
的工程建设,现正在实施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该区域因运河穿城而过,
旧房大多保留,原汁原味而被称为“绝版”的古运河无锡段,体现了无
银蒿
锡的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三个核心元素。南门的运河“水弄堂”、
南长街的街区(包括运河的上下塘、大窑路、伯渎港等)成为重要环节。在老城南部,沿运河上的“水弄堂“,从跨塘桥到古石拱的清名桥,后转入大窑路、伯渎港一带,这里有全国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控制保护单位6处,近代历史控制建筑200多处,另有近现代桥梁9座,这里是吴文化发源地和民族工商业发祥地。在1992~2007年中经六次论证。在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主持下的规划采用“保护传承,有机更新”的理念,实施后,近期获得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街”的名称,规划中有“一核、三线、九片”的安排。二是永泰丝厂旧厂房等改建为无锡丝业博物馆。无锡自古是
蚕丝之乡,丝业发达,在原永泰丝厂旧址基础上改建为丝业博物馆,具体由五幢老建筑构成,分设丝绸王国、百年辉煌、丝织茧摩、印染服饰、表演展销等五个展区,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原厂房空间、展厅主调为茧子的白与丝的组合,馆内吊灯用丝蚕茧的长园形状,新颖而独特,利用的多台老机器是丝绸工业遗存,据说是无锡现存的唯一一套。它完整的反映缫丝流程的机器设备,包括了选茧机、煮茧机、缫丝机、复摇机等,形成系统的复原展示。原永泰丝厂为1895年无锡薛氏家族薛南溟(薛福成之子)与上海
英商大明洋行买办升昌铁行老板与无锡大工商业主周舜卿合股而建,先
前是投资五万两白银在上海七浦路开办永泰丝厂。后由薛南溟把该厂搬迁到无锡南门知足桥堍一家名永泰隆茧行。1925年时征用空地建造厂房,
后1926年四月由薛将上海永泰丝厂机器设备搬迁到无锡此处。该厂于1921年时已以“金双鹿”品牌的厂丝在第一届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象奖”。
无锡建厂后由其第三子薛寿萱管理,薛寿萱(荣宗敬女婿)大胆开拓海
北大投毒案
外市场成立了通运生丝股份贸易公司,1932年纽约永泰公司正式成立,直
接销售永泰丝厂产品,抗战前夕达到鼎盛,员工逾万,发展很好。但在
1937年日寇炮火下损坏严重,后逐渐恢复,一直经营到解放初期,在南长区知足桥到大公桥堍地块发展,公私合营后称第二丝织厂。这次旧城
改造是利用丝厂老厂房等建筑改建为丝业博物馆。陈列着许多无锡丝业
发展的文物,老厂房仍保留着旧时老地板布置着丝绸业所有的产品以及
工序实物。古老的设备与新颖的馆内设施向我们展示着丝业之路的一个
站点。
三是永泰丝厂旁知足桥17号建筑,保留修复了薛南溟(1862~
1929年)旧宅。薛南溟是晚清举人出身,著名民族工商业家,曾入李鸿章幕府,幕僚退出后,经办永泰丝厂。政治上曾参与过1911年的辛亥革
命,胜利后任地方上锡金军政分府司法部长、无锡商会会长等。住宅旧居原有前后二幢均为面宽五间的二层楼房,清水砖墙、砖木结构、中西
结合,后其子薛寿萱等相继住过,解放后成为女工宿舍。现整修后恢复
原状,把保存完好的第一幢楼房原样布置展示,楼上铸铁栏杆、木楼梯、门窗大多为原物,由院墙、原门屋等组成一个完整院落。
四是原压缩机厂改建为N1955文化创意园。在运河的南下塘原压缩机厂原址上,利用老厂房,加入新建的现代建筑,创建成文化创意园。遵
循了“传承与发扬”的理念,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原建筑风格的
基础,注入时尚元素,称为N1955文化创意园。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
道、斑驳的地面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和历史文化积淀。可分为休闲功能区(典藏记忆旅游功能区)、商务功能区、创意工坊区、创享
广场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创意园一期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打造集历史、展示、商务办公、观光旅游、风情体验、时尚文化、餐饮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园。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
五是旧砖瓦窑改建为无锡窑遗址博物馆。在运河旁的大窑路街坊处,在原来的近代古窑保留的基础上建起了无锡窑遗址博物馆。在
馆址周围遍布完整的近代砖瓦窑十多处,它们为七米多高的圆形土窑(原
来最盛时有100多座砖窑)。当时利用运河水运方便,烧一窑为三个月,十多万块青砖,有优质的“金砖”供官方使用。新建的砖瓦博物馆荟萃
了此区域的窑精华,系统地展示了无锡近代窑业发展沿革、整体砖瓦业的历史沿革和工艺成就等。
六是祝大椿故居。在伯渎港上恢复了清代“红顶商人”祝大椿的故
居,这是占地较大的省级文保单位,该处曾做过王源吉锅厂等。2003年6月曾以“王元吉锅厂”旧址名称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后经多方调查,现场考察才确定原地再前是祝大椿故居,明确后定为故居宅邸,规模较大,部分建筑很精致,现按原状恢复。祝大椿是近代无锡第一位“红顶商人”,被称为“电气大王”,他一生都不断追求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腾飞,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并开创了地方义务教育的先河。这组房子,一
半是祖产,另一半是他在上海发迹后扩建的。主轴线上的三进是清末的
老屋,硬山顶平房。第二进为大厅,梁架做法奇特,上雕如意云纹,前
有船篷形廊轩,后为双步廊,建筑艺术价值较高。另一组为江南地区的
转盘楼(晚清建筑),规模较大。其故居历经一个世纪的变迁,至今还大
部分存在,现按原来的建筑修复而成,实属难得。
从以上所述可见,无锡对“20世纪遗产”的保护利用已有了很好的
起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旧城改造中对整片传统街巷、特
民居的地块出让,其整个地块的拍卖等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如民族工
业工厂区的工厂企业“退城进园”(工业园区)后留出大块土地拍卖如何
sent协议处理?如今,无锡原国棉一厂(荣氏申新三厂)、国棉四厂(荣氏振新纱
厂)地块,退出的厂区地块拍卖后,买主请建筑设计公司规划与设
计,这儿将要建成近百万平方米的高端住宅,以及五星级大酒店,成为
市中心综合滨水街区,原有的近代历史建筑保留的只是少量,仅2.8万平
方米。如荣氏民族工业的十个历史保护建筑如何转变成办公楼、商场及基础教育资源网
文化建筑?现定名为“西水东”的这个地块,原将成为“无锡苏荷区”,现将成为什么面貌,值得探索。沿河的老厂房也将被赋予全新功能——餐厅、商场、影院、展览馆、会所等高层次的文化休闲及商业中心,由盛高置地集团开发,保留了纺织车间和工业厂房,其中十个重要的历史保护建筑将转成楼阁式办公室商场及文化活动空间,与该用地中其他文化、商业节点相配合,请了美国SOM公司进行区域整体规划,PTW公司做建筑设计,老厂房等保留建筑请意大利KOKAI公司设计,将作为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 
参考文献1 无锡江南晚报.警惕遗产保护的“厚古薄今“一文.及链接“论坛“的新闻报导无锡建议
人类社会步入新的千年,20世纪遗产保护日渐提到重要议程。20世纪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百年变迁和多元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召力。在我国,20世纪遗产保护已逐渐进入工作视野,但仍未得到充分重视。认定标准的局限,法律保障的缺失,保护经验的匮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20世纪遗产正在加速消亡,抢救保护工作日趋紧迫。为此,我们来自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相关专业的全体会议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20世纪遗产的保护意识。保护20世纪遗产,将使人类发展记录更加完整,使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更加完善,使城市化特更加鲜明,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加以保护。
2、开展20世纪遗产的科学评估。20世纪人类的创造数量庞大,应组织开展科学评估,进行价值判别,确定产纳入保护体系。
3、探索20世纪遗产的保护方法。针对20世纪遗产中广泛运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借鉴国内外保护经验与技术方法,从研究、价值认定和保护等层面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逐步建立20世纪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20世纪遗产的有效保护。
4、实施20世纪遗产的合理利用。应制定20世纪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保护手段和程序,对保护和利用途径做出明确规定。应结合城市文化建设,优化历史街区的功能调整。应依托20世纪遗产大力推进20世纪历史题材博物馆的建设,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应在不破坏文化遗产价值的前提下,采取“再利用”的保护方式,确保20世纪遗产的延续性。
“今天的杰作,就是明天的遗产,而保护工作应从其落成之日就要开始”。20世纪虽然刚刚过去,但20世纪遗产同样是人类社会的财富,文化记忆的摇篮。我们呼吁,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动员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20世纪遗产的保护,尊重历史,传承文明,并赋予它们新的使命!
作者单位:章立,无锡市江南大学;章海君,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院无锡分院
责任编辑:文爱平
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2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8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保护   遗产   无锡   建筑   文化   世纪   历史   利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