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大学四年的规划

大学生活的认识和大学四年的规划
第一篇: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大学四年的规划
2011-2012第一学期1105大班形势政策课论文
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大学四年的规划
大学生活可以是清闲的,亦可以是忙碌的——这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不过,在你清闲时,你要记住:总有人在你切水果时,秒杀一道数学题;总有人在你调整愤怒的小鸟弹射角度时,记住一个单词;总有人在你打完一把Dota的时间里看完一章教材;总有人在你与他人闲聊时听一段英语听力;总有人在你熟睡时回想一天的得与失;总有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逼的人比你还努力„„
大学生活就是这样。有的人虚度大学生活,有的人把握大学生活。有些人,并不在大学好好地思虑如何使自己的目标明确。他们只是在虚度光阴,把父母的心血浪费在大学校园。同时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没有了追求,没有了梦想,没有了目标,更不明白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把握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自己的人生规划。
有些人,在来大学之前,就满怀着目标和理想。他们,确实有理想,有追求。但是,在大学生活中,难免有坎坷和挫折。这就要我们拿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去经历那些艰难困苦。
作为工科院系的学生尤其如此。
面对着如同天书般的“数学分析”,以及难以下笔的“机械制图”,很多人,表现得茫然无助。
我曾经,在考完数学分析后,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我很忧伤,我很无助》: 很忧伤,很无助
我不知道
这笑容怎么变得如此麻木
很忧伤,很无助
我不知道
我的期末考试会不会以悲剧结束
都市艳情
很忧伤,很无助
我不知道
自己是否也会堕入挂科的不归路
很忧伤,很无助
延边州人事局2011-2012第一学期1105大班形势政策课论文级进模具
我不知道
十年后的我还有没有前途
确实,每个人在刚进入大学生活学习时,总会感到茫然和无助的。但你要知道,如果你想在大学活出意义,就必须得经历挫折。大学生活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
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始进入迷茫阶段,怀念高中同学,怀念高中生活。
猛然想起崔永元的话——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
所以,面对困难挫折,我们不要放弃。但我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我看来,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
有一次,朋友问:“你说钱和生命哪个更重要?”
我不假思索:“当然生命重要,有再多的钱没命还有啥用?”
“你错了,应该是钱更重要。因为没钱你就会饿死的。”
金钱、生命孰重孰轻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金钱重要,你就
专心地狠命地积聚财富;如果生命重要,你就细心地周到地关注呵护自己的健康。这样的一辈子不是很充实吗?人生目标简单而明确,即使累着苦着也值得。
而我们寝室就有一位,每天都有事可做,事实上心里却很迷茫。因为毕竟是大学,即使他把它当作高四来过,毕竟终究不是高中。高中有一个高考,始终是努力的目标,现在他却没有方向了。在我看来,大学生活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丰富多彩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学习,为了考个好成绩而就这么度过四年。于是给自己稍微理清了头绪。显然,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总认为,上帝总是会照顾那些有准备
2011-2012第一学期1105大班形势政策课论文 的人。所以,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大学四年的计划。
大一
大一的生活,必将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完全没有就业的压力,更没有婚姻的逼迫,也没有毕业设计的催促。我们何不将其活的丰富多彩呢?所以,大一,我要
1.建立一个社团,并成为其社长
2.参加篮球队和足球队并当其中一个的队长 3.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4.做两个项目来冯如杯科技竞赛、5.申请SRTP的资金 6.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7.读完《硅谷禁书》
大二
因为自己从小就有去美国留学的梦想,所以,我准备在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店铺(这一切取决于我的托福成绩)。所以,我要
1.好好学英语,考托福 2.竞选学生会主席 3.SRTP项目完美结题
4.参加一场全国性质的某项比赛 5.帮助一名“壮志难酬”的大一新生
6.独立发表一篇影响因子超过1.5的关于光催化制氢的学术论文 7.成立一个空壳公司
说句实话,大三的生活我实在是不敢规划,因为,我不确定我的大三生活到底是在祖国大地,还是在异国他乡。所以,我就不再做过多的规划了。中国工业经济
托勒密古希腊大哲学家巴门尼德曾说过——如果你不生活在将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过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像过河的卒子,只进不退。有志气的男儿,绝不会让自己白白浪费掉这大学四年。所以,我愿做一首古风以自勉:
2011-2012第一学期1105大班形势政策课论文hq130
天降斯人至九州,指点江山几时休。
十年寒窗苦又愁,他日神州竞风流。
粪土当年万户侯,玉阶志气埋心头。
第二篇:对大学的认识和态度及四年的规划范文
对大学的认识和态度及四年的规划
大学,作为纯粹学习的初高中校园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之间的过度,是一个让我们充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学是我进入社会前最后可以专心学习的地方,也是步入社会前充实自己的绝佳平台。因此,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之中,既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
识有应抓住一些机会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内在修养。大学是完善自我品格,个性思想逐渐成熟的最佳时光。对于大学,首先是以学习为重,不光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考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方式,学习的方法。其次,应该注重培养个人素质,充分挖掘个人潜质,锻炼社交能力。
以下是我对大学四年的规划:
大一: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我,大一一年是一个熟悉校园环境,逐渐了解专业课程的过程大一又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时机,加入学生会,社团等学习更多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是自己性格更加开朗。在这一年中我将要提高自理能力,合理、科学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要提高自学能力,习惯大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在各项工作与学习之间做到良好的权衡,既不影响学习又要做好工作。图书馆也是一个为自己充电的不可多得的地方,所以要多去图书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于课程的学习需要打好基础,为大二专业分流做准备。
大二:
在经过大一一年的锻炼之后,大二的我将接触更多专业课程的学习,大学生活的重心也应向学习倾斜。课业的加重更要求我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做事效率,也可能会减少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对于专业证书的考试也应于大二开始着手准备。在专业课的学习之中到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大三:
在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半之后,毕业以后将何去何从就成了我将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大三一年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应适当接触社会,了解就业信息市场动态,分析自己的能力,逐步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并开始准备。如果考研则应了解各高校招考情况,复习学习相关课程制定详细目标。如果选自就业,则应了解市场上与我专业有关的职业构成情况,人数多少,要求从业人员所必备的素质,进而更好的完善自我。大四: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中,将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实习。这是一个认识社会,了解自我能力准自我位置的好机会,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抱着谦虚认真的态度去了解学习更多的东西,未毕业后的走向做最后的准备。
第三篇:大学生活的四年规划
象牙塔生活的四年规划
2010-9-5
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十二年的努力奋斗终于换来一纸大学通知书,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几多欢喜,几多感慨。欣慰之余,也对未来多了几分憧憬与幻想。是时候了,是时候该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四年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了,高中毕业不是梦的结束,大学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一轮的起跑线上,我告诉自己,向前冲,你不能够成为一个停止不前的人,那不是你的愿望。
这是我的大学四年的一个整体规划。首先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肯定还是学习。不管是在学校评优、还是以后工作,一般对方第一考虑的就是你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大学不管怎么规划,都必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大一:
首先,脚踏实地地学习基础课程是必须的,大一的学习是大学四年的基础,要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得大学的学习变得相对轻松。大一只是又一段人生的开始,在这里,我将为我的未来奠下基土,努力学好专业课,勤奋探出人生路。只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永远都只有根基稳固的大厦才能在风雨中坚挺依旧。同时要和师哥师们进行交流,询问就业情况,大学不同于中学,只知闷头苦读是不行的,我要学会交际;当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也是必须的。大一应当有最充裕的课余时间,是提升自我各项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不要在空闲的时候无所事事,我要去尝试,去探索。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85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学   学习   生活   没有   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