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蒋介石日记看1937年蒋经国回国真相

二○
一五年第一期
1925
佐罗网年10月25日,蒋经国从上海乘苏联货轮出发,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
学,于1937年3月25日离开莫斯科回国。蒋经国在苏联12年,其间经历了诸多曲折复杂的变化: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共“清党”,蒋经国在中山大学学生集会上声讨其父,声称“他已经走向了反革命,反革命就是我们的敌人!”随后塔斯社发表了蒋经国的《严正声明》。蒋经国在声明中表示与其父蒋介石划清界线。1936年1月,蒋经国在王明的压力下,在列宁格勒《真理报》发表了《给母亲的信》,骂蒋介石为“笨蛋”、“军阀”、“屠杀中国革命的刽子手”、“帝国主义走狗”、“卖国辱国的政府领袖”、“中国人民的仇敌”等等,可谓骂得狗血喷头。仅仅过了一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大变化,国共内战停止,中苏关系由敌对走向友好,通过国共双方工作,斯大林决定放蒋经国回国。蒋介石如何对待异国归来并曾数次痛骂自
己的儿子呢?对此,史家有多种说法。有的说,蒋介石在南京把儿子拒于门外,两周不见,经幕僚陈布雷进言缓颊,始允进门;有的说,蒋介石迫不及待,等候在杭州行宫澄庐,经国一到立即见面。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近年陆续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先看看蒋经国回来前,蒋介石在日记里是如何谈及蒋经国的。
1931年1月25日,蒋介石在日记里间接提到蒋经国:“我年轻时,没有努力学好约束自己,因此上不知孝敬父母,下不知疼爱子女,今既思之,实在遗憾。”1月28日日记直接表露了对蒋经国的想念:非常想念经国,我没有好好照顾他,实在不对,我对此殊觉抱歉。”
蚂蚁的启示
1931年12月初,宋庆龄受共产国际委托,到南京拜会蒋介石,讨论以牛兰(牛兰,波兰人,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捕前负责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朝鲜、越南和日本各地的共产党活动,并在上海主持中国共产党的地区支部。)与蒋经国交换的问题。蒋介石会见宋庆龄以后,在12月15日的日记上写道:“自从他(指蒋经国)前往苏联,我就不能再见到我儿,而民国目前犹在襁褓。”在次日的日记上又感慨:“天啊!我既未能忠于党国,又未能孝敬母亲,照顾子女,真是惭愧……孙夫人要求我释放牛兰,换取经国回国,可是我宁愿让经国远谪苏联,甚至命丧异国,也不能放走一个罪人换他回来。人是否有后,国家是
否受侵凌,都是天命注定,我岂能逆天?我不能违犯法令,背叛国家,伤害父母令誉或虚掷生命;为了
我儿,牺牲国家利益并不值得。”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很矛盾,担心经国遇害。因此,12月27日,在日记里又写道:“一个人得到后世记住,是因为他具有道德情操和功业成就,不是因为他有子嗣……我为担心经国遇害而断了子嗣,大为惭愧。”4天之后,他又写道:“我情绪极乱,……忠孝不能两全,可谓生不如死。”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蒋介石认为“断了子
嗣”是最大的不孝。他之所以不同意以牛兰换回蒋经国,并不是介意蒋经国在苏联骂自己,而是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舍孝而取忠。但孝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他用“情绪极乱”、“生不如死”来描写自己不同意换回蒋经国的痛苦心境。
1933年11月2日,为蒋介石47岁旧历生日,他在日记中自责道:“先慈养我教我,而我之事业至今未有成就,何以告慰慈灵?经儿留学俄国,回家无日,不孝之罪,更何以堪?”蒋介石虽然拒绝换人,但并未
从蒋介石日记看1937年蒋经国回国真相
⊙王舜祁《理财周刊》
趣闻轶事
. All Rights Reserved.
放弃谋求蒋经国回国的努力。
1934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下,由于中苏两国休戚相连,关系日益改善。4月2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提到“思索经国回国时机问题”。此后蒋介石指令颜惠庆、顾维钧、王宠惠等人与苏联谈判,企图通过外交途径争取蒋经国回国。他在9月2日的日记中说:“与颜、顾、王等谈外交方针渐定,彼等或较谅解。经国回家事,亦正式交涉。此二事能得一结果,则努力之效渐见。”但斯大林此时还不想放蒋经国回国,为了应付蒋介石,制造了一个蒋经国不愿回国的假象。1934年12月的一天,苏联内政部官员把蒋经国召到办公室,对他说:“中国政府要我把你送回去,但最后决定权当然在我们。我现在要你写一份声明给外交部,告诉他们说你不愿意回中国。”过了几天,中国驻苏大使馆一位书记奉命去看望蒋经国,由于会面是在苏方监视下进行,蒋经国不敢吐露想回国的愿望。于是苏联正式通知中国:蒋经国不愿意回国。蒋介石对此非常不满。12月14日,他在日记中指责苏联说:
“得经国不愿回国的消息,乃知俄寇之诈伪未已。”这说明蒋介石不相
信经国的表态,并不怪罪蒋经国。
1935年底,为了证明蒋经国确是自己不愿意回国,共产国际把蒋经国召到莫斯科,王明对他说:“中国最近谣传你在苏联被捕,你应该写封信告诉你母亲,你在工作,完全自由。”当蒋经国表示同意后,王明接着说:“我们怕你中文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代你拟了一封信稿,你看一下,并签上你的名字。”由于信中并非蒋经国想说的话,因此他拒绝签字。但在王明软硬兼施的压力下,蒋经国终于被迫签了字。信的落款时间是1936年1月23日。1936年2月14日,蒋介石知道了蒋经国写了一封《给母亲的信》,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得经儿在莫斯科报上致其母函,词多诋毁其父之消息,疑信未定,而中心为之一慰。”5月15日,他接到邓文仪摘译的蒋经国《给母亲的信》,在日记中认为:“经儿复母信,由邓文仪在报上摘译寄来,虽怨父之言未见其详,但其为环境所迫而不忍怒笔之忱,则昭然无疑矣。”次日的日记说蒋经国“犹未忘本也”。1936年11月5日,蒋介石从苏联驻华大使口中得知,蒋经国曾托一位华侨带信回国,但被搜查扣留的事,在当天的日记中认定“经国未忘其国家也”。深喉 小说
1937年3月17日,蒋介石得到蒋经国可以回国的消息,在日记中写道:“得经国回国消息,又得纬国家禀,为之心慰。十年苦斗,方得国与家渐见光明也。”欣喜之情,跃然纸上。4月6日,蒋介石接到了蒋
经国在归国途中发来的电报,在日记中说:“此经国第一次电,发自海参崴者,余心窃喜。”4月12日又接
经国来电,在当日的日记中又表露了高兴之情:
“今日经儿已由海参崴乘船回国,私心窃慰。”然而就在次日,有人将蒋经国《给母亲的信》全文呈给了蒋介石。蒋介石阅后非常恼怒,在日记中写道:“教子不慎,自坏家风,可痛可悲,但我纬儿决不至此也。”金融相关比率
蒋介石对蒋经国的态度为什么会有180度大转弯呢?原来蒋介石看到了蒋经国信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听许多人说,蒋介石在宣传孔子的孝悌
和礼义廉耻的学说,这是他迷人的惯用手段,以此欺骗和愚弄人民的意识。母亲,您还记得吗?是谁殴打您,抓住您的头发,将您从二楼拖到楼下?那不是他———蒋介石吗?您向谁跪下,请求不要将您赶离家门?那不是他———蒋介石吗?是谁气我的祖母,使祖母因此致死?那不是他———蒋介石吗?这就是他对父母和妻子的孝悌和礼义。
蒋介石对于蒋经国在信中骂他军阀、走狗、卖国、仇敌等等,都不会在意,因为他认为这些都是共产党的手笔,不是蒋经国的本意,唯独家庭细节,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读完信之后,恼怒不已。但他还是归咎于自己:“教子不慎,自坏家风。”1937年4月19日,蒋经国携妻、子到达杭州,蒋介石怎样来表示对蒋经国的恼怒呢?在他当天的日记中写了四个字:“不愿即见。”含义极有分寸,首先是愿
探索性因子分析见,只不过是不马上见就是了,用意是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尊严,促使蒋经国藉此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蒋介石毕竟思子心切,只坚持一天,于第二天就在澄庐与儿子会面了。
那天会面的情景,据一位在场的侍卫官回忆:下午二时半,两辆奥斯汀黑轿车在澄庐门前停住,蒋介石自己坐在楼下会客室的沙发上看报,安排宋美龄到门口先和蒋经国见面。坐在司机旁的侍卫官蒋恒祥首先跳下车,接着蒋经国夫妇和两岁的孩子爱伦从车中出来。宋美龄含笑迎上去,蒋恒祥连忙向蒋经国介绍,蒋经国很有礼貌地向宋美龄问候:“妈妈,您好!”蒋介石坐在沙发上望着外面母子亲热的情景,显出高兴的神情。蒋经国夫妇进会客室叫了“阿爸”以后,蒋介石凝视经国夫妇,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彩,然后拉着孙儿的手说:“上楼去休息,上楼叙话。”一场复杂的戏,就这样落幕。■
(责任编辑:武学沪)
趣闻轶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66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回国   日记   苏联   经国   母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