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给服装企业老总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回复

尊敬的赵总:<BR&NBSP; />
<BR&NBSP; />
       您好!发来的阅悉。非常抱歉隔了两周才回复。<BR&NBSP; />
<BR&NBSP; />
       虽然在邮件中您感到棘手的公司愿景、员工培训企业文化不属于我上次给你们培训的课程范畴,我还是十分愿意在这三方面谈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即便言辞直白,但本意拳拳。权当给您参考和借鉴吧。<BR&NBSP; />
<BR&NBSP; />
       一、公司未来愿景的领会要“明明白白我的心”。<BR&NBSP; />
<BR&NBSP; />
      “愿景”现在很多时候跟“目标”“计划”混淆了,它长得样子也的确很象“目标”。我发现伟大的公司和异常成功的公司都少不了它;失败或做不大的公司都不认识它。<BR&NBSP; />
<BR&NBSP; />
       企业愿景不是喊口号。在分解这个宏大愿景时,应根据管理学著名的“SMART原则”,要符合五个连贯内容:1、必须是相当清晰明确的;2、必须是可以衡量和数字化的;3、具有
可以达成的可操作性步骤;4、必须有切实可行的依据和实力;5、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哪怕是阶段性的)。<BR&NBSP; />
<BR&NBSP; />
       您至今把贵公司的愿景用上述模式讲清楚了吗?<BR&NBSP; />
蓝环章鱼当宠物卖<BR&NBSP; />
       坦白地说:讲不清楚的愿景充其量只能叫口号、梦想、冲动,是大忽悠。<BR&NBSP; />
<BR&NBSP; />
       有名的“科特变革八阶段模型”中说:“企业对最终的目标结果如若没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变革活动很容易演变成一连串相互钳制、彼此消耗的盲目行动。”<BR&NBSP; />
<BR&NBSP; />
       科特还说:就算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最终的结果和途径很清楚,还要通过大量的有效沟通得到所有员工的参与和认同,还要根植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员工的日常行为中......<BR&NBSP; />
<BR&NBSP; />
       有时候管理者会把员工对公司的未来目标和价值观的“顺从”误以为“认同”,科特认为:“认同”是发自内心的响应和参与,行动更为愉悦和主动;“顺从”是变相的强迫,是被生活和权利所挟持的被动接受。如果是后者的话,就不叫“共享价值观”。<BR&NBSP; />
<BR&NBSP; />
       建议从小事上突破,比如:不断给各级员工讲述一个成功的老员工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能激发每个阶段员工的信心和向往。如果不推出一个或几个早期企业员工成功的案例,就无法在认同公司未来的愿景上形成强大的令人信服的号召力。<BR&NBSP; />
<BR&NBSP; />
       二、员工培训要“风物长宜放眼量”。<BR&NBSP; />
<BR&NBSP; />
       关于有效培训的作用就不需要讲道理了。麦当劳今天如此成功,培训却越做越细、越做越密,可见人家也不是傻瓜。在很多MBA教材的封面都写着“1:30”的字样,是培训投入与回报的最小比例,最大比例就无法估算了。<BR&NBSP; />
<BR&NBSP; />
       您有您的计算和想法,也许觉得培训最终“为他人做嫁衣”,理由是“员工始终会离开的”。
而我的工作体会是“万一她们留下来了呢?”而且一留就是五年,五年中如果她们不断接受有效培训,可能会创造出超越当前五倍以上的价值和业绩,但是可惜她们没有能够做到。<BR&NBSP; />
<BR&NBSP; />
        “师傅带徒弟”的以训带做的方法当然有作用。但是,假如师傅本身教的就是错误的呢?因为师傅也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培训。不专业的师傅能培养出专业化的徒弟,可能吗?<BR&NBSP; />
<BR&NBSP; />
肉鸭论坛       大家都靠“在黑暗中摸索”和“自我成才”,效率低、效果差。尤其你们做高档奢侈品牌销售和服务,要有“专家的大脑+仆人的身段”,这个“专家的大脑”只有通过不断培训。<BR&NBSP; />
<BR&NBSP; />
       管理学家贝伦舍特提出的推动强化企业变革成功的“七力模型”,对其中的 “能力”的解释是:企业要为员工培训相应足够的知识、能力和授权,才能确保新任务的完成。<BR&NBSP; />
<BR&NBSP; />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工作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公司每年的带薪培训时间是多少天。一是判断该公司的实力;二是认为是必须的福利条件;三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BR&NBSP; />
<BR&NBSP; />
       培训更是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和激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难怪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BR&NBSP; />
       <BR&NBSP; />
       三、企业文化的渗透方式要“润物细无声”。<BR&NBSP; />
<BR&NBSP; />
       都说“三流的企业做销售,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中国企业管理大师级人物的陈春花教授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不是来自于企业外部,而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文化。”<BR&NBSP; />
<BR&NBSP; />
       在这里,我只是提两点思路:<BR&NBSP; />
<BR&NBSP; />
       1、对员工学习力的检验是不是一定要用读书的形式?<BR&NBSP; />
<BR&NBSP; />
       您在信中说你们主要通过阅读《读者》杂志后写读后感来塑造企业文化。而在实际中,我们发现有的员工喜欢通过读书来学习,有的习惯现场听别人讲课,有的擅长网络在线视频学习,而有的则更倾向通过互动体验的式学习,更有的愿意上台分享和传授别人来学习......不一而足。如果一刀切式的用同一种方式学习,不仅未必有理想的效果,更容易引发抵触心理。连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都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者分为两种——“读者型”和“听者型”的,他们对阅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作用。<BR&NBSP; />
<BR&NBSP; />
        管理者如此,员工何尝不是?<BR&NBSP; />
<BR&NBSP; />
        所以,能否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元化一点呢?比如:组织一些“听者型”的员工,放一段相关的录象片,然后给每个人几分钟陈述和表达,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感想、体会和认识。既符合她们的理解力和个性特点,又让形式容易参与和操作。把现场的情形录制下来作为
视频档案,何尝不是一个有力的“依据”呢?<BR&NBSP; />
<BR&NBSP; />
       2、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BR&NBSP; />
<BR&NBSP; />
       在员工管理中,培养“责任感”和“归属感”恐怕是最头痛的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头戏。<BR&NBSP; />
       我始终相信一个员工的状态、自信、主动、创新能力一定跟其的业绩水平有直接关系。在著名的管理“双因素理论”里,赫兹伯格说得很明白:“工作环境好,薪水稳定,有职业形象,有提升空间,这只占留住人才的6成因素;剩下的4成因素要靠归属感、文化氛围、成就感、培训度和被企业的认同和赏识因素。”<BR&NBSP; />
<BR&NBSP; />
       比如:你们可以象华为一样创办自己的内刊《华为人》,叫什么名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越是人员素质高的组织团队中,越需要这样的平台和舞台来展示与释放,这是非常迫切的。现在满大街的店铺,连做快餐的“嘉旺”都有自己的报纸,我想贵公司肯定不是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员工有时候觉得企业文化太空洞、太虚无,这些点点滴滴的影响和渗透
血氧探头
才是他们能主动接受的吧?<BR&NBSP; />
<BR&NBSP; />
       “爱之深,急之切”。以上三方面的看法和思考,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如果能对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管理进程起到一点正面积极的作用,将是我的欣慰和终极目的。<BR&NBSP; />
第一部分 红豆集团的发展历程
  1983年,当周耀庭(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接手濒临倒闭的港下针黹厂时,原是破祠堂的厂房里只有八台老掉牙的棉纺车,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货物,员工是几十名还未完全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工人。面对困难周耀庭没有灰心,而是用超常人的睿智,带领红豆人进行了艰苦的创业。二十年过去了,那个原来濒临倒闭的乡办小厂已经成为久负盛名的红豆集团。这个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现拥有16000名员工,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集团下辖九大子公司,其中一家是上市公司,八十五家三级企业。在二十年发展中,企业由最初的针织内衣,发展为服装、机械、橡胶、地产四轮齐动的生产格局。当初哪个破旧的祠堂已经变成现代化工厂林立,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
的红豆工业城。回顾红豆二十年发展历程,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也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前进的缩影,更是中国农民体智慧灿烂的折射。
  以下我们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战线红豆的发展脉络:
  产值:1983年,销售63万元;1984年企业走出亏损,实现销售100万元;1987年,销售达到1000万元;1991年,销售超1亿元;1992年,组建了江苏省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1995年,销售达到10亿元;1999年,销售达到19.85亿元;2001年,红豆股票上市;2002年,企业销售超过50亿元。1983年至1991年,红豆以每四年增长十倍的速度高速发展;1992年至2001年,十年间企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36%;2002年,红豆的增速超过50%,企业产销超过50亿元,
  产品及产业结构:针织内衣是红豆集团的起家产品,1991年,红豆集团针织内衣产品销售达到1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针织内衣厂。1992年,红豆开始向服装系列化延伸,先后上马了衬衫、西服、茄克、羊毛衫、童装、皮件、女装等等。1995年红豆销售达10亿元。成为全国服装系列产品最全,市场覆盖面最大的企业。为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红豆集团于1995年成功收购了上海上菱集团下属企业——上海申达摩托车厂,跨入机械行业。目前,
摩托车、电动车销售都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同年介入橡胶行业,并成就了销售稳居行业首位的红豆轮胎。2002年,红豆进军房地产行业,投资超过4.545亿元。
  品牌知名度:1984年,红豆服装荣获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总会、经贸部评定的“中国十大名牌服装”称号。1997年,“红豆”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1年,红豆衬衫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举为首批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 ,红豆西服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国名牌产品名单。摩托车品牌“赤兔马”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企业知名度:红豆集团是江苏省20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20 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并进入中国500强。
  企业家知名度: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先生曾被评为唯一的“95中国农村新闻人物”;1997年荣获了“97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底,当选十届 全国人大代表;同年,凭借七夕“红豆-相思节”这一绝佳案例,周耀庭获得“中国著名企业策划家称号”。
  第二部分 红豆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发
  一、危机意识、拼搏精神——人人都坐两条腿凳子。 防暴警察
  三条腿或四条腿的凳子坐着不会倒,于是形成了“一杯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庸懒现象,红豆则提倡坐两条腿凳子,强调危机意识,强调拼搏精神,让睡觉的人回家,让无能的人下岗,让无能的领导下来当普通工人,百万年薪聘请总经理,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危机意识中奋进。 二、永续创新。
  1、莫抱金牌睡大觉,一个企业家必须能够经常的自我否定,超越自我,才能开拓创新,永远成功。
  2、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技术的落后,而先进的技术克服不了落后的管理,管理创新是基础,是根本。
  3、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不发展。
  4、感情经济在起家时很有用,这就如同软体的田螺有一层坚硬的外壳保护着它,但这层壳既保护了它也限制了它,乡镇企业只有打破感情经济的螺壳,才能长到牛那么大,才能变大象。
  5、红豆集团绝不能保护落后,保护落后整个集团都会落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
  三、四制联动:内部市场制,股份合作制,效益承包制,母子公司制。
  (一)内部市场制。
  1、1983年,一线工人实行质量计件工资制。
  2、1986年,推行年终效益工资制,工人联产联质,干部联绩,供销人员联利,技术人员联效,企业效益与每个成员的利益紧密挂靠。
长安街 车祸
  3、1988年,竞争机制与契约关系彻底引入企业内部。实行厂方与车间、车间与车间的“内部银行结算制”,体现“亲兄弟明算帐”,使得权责分明,形成比质量、赛产量、比节约、赛效益的良性循环。
邯郸pm2.5  4、九十年代,公司逐步完善内部市场制,从工序到工序、车间到车间、车间到厂、厂到厂,厂到子公司 、子公司到子公司、子公司到亩公司均实行内部市场结算制。
  (二)内部股份合作制。
  1、参与股份,你就是股东,就是老板。
  2、总经理是高级雇员,是高级打工仔,真正的老板是股东,大股东大老板,小股东小老板。
  3、内部股份制使九大公司之间明晰了产权,使劳动者变成了投资者。工人、厂长、企业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三)活成本、死比例——效益承包制。
  承包制在企业创业初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有弊病。特别是企业活成本一块,如差旅费、经营交往费等,不好掌控。企业的成本往往通过活成本恶性激增,企业利润大量流失,形成了“穷庙富和尚”。“ 活成本、死比例——效益承包制”要求下属企业的活成本按比例计提,创造的利润按同比例上缴,余下均由经营者自主支配,并按创造的利润多少计奖。这意味着活成本高,上缴的利润要高,活成本低,上缴的利润也低,这样一来,经营者想方设法降低经营成本,能坐火车的不坐飞机,能住招待所的不住饭店,能一天办完的
事不两天办,早出晚归连住宿费都省了。这样一来,增强了管理透明度,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四)母子公司制。
  母子公司制的灵感来源于“大蒜头”。现在我们拿萝卜跟大蒜进行比较。假如萝卜上面有一处坏了,那么整个萝卜就面临着腐烂的危险,巴林银行因一个拖尼李森而一夜之间宣布破产。但大蒜不一样,大蒜与蒜瓣之间既是整体,又是可剥离的个体,如果哪一瓣蒜坏了,不至于波及整个大蒜头。具体而言,就是母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具有战略决策权,负责战役指挥,下属九大子公司负责战线指挥,三级工厂负责市场前沿作战。母公司对子公司控股,在产权上控制。另外对子公司的主要人事权进行控制,不允许子公司总经理进入公司董事,同时,子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独立法人权利。形成了内部以资产为纽带,各个层次财务、权益、经营关系规范明确,职责分明,可操作性强。 四、一方水土养八方人才,八方人才占八方市场。在用人方面不论学历、不论资历,不论地区,只论实战能力。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5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2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员工   红豆   中国   培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