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第13卷 第1期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海劳动报Vol .13 No .1  2008年1月
Journal of J i m ei University (Na t u ral Science )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03-08    [修回日期]2007-07-31
氯喹那多[基金项目]福建省青年创新基金项目(5);福建省高校专项(63)
[作者简介]郭玉清(65—),女,教授,博士,从事海洋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编号]1007-7405(2008)01-0018-06
索爱wt19i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阿尔法氨基酸郭玉清1,2,3,叶兆弘1,2,3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21;3.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2002-09-10—2003-02-26期间6次采样,对厦门高崎3口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变动、
生物量变化及水平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桡足类是虾池中小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实验期间养殖区和对照区中,线虫的平均密度基本相同,分别为(5910±2611)(个
cm -2)和(5111±3118)(个cm -2);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610±612)(个cm -2)和(115±110)(个cm -2).整个实验期间2个类的数量,养殖区表现为养殖前期(大约2个月内)激增,之后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对照区表现为比养殖前期更长的期间内增长,特别是桡足类,在整个养殖期间近乎呈现为逐步增长的趋势.养殖区和对照区中,线虫的生物量干重分别为(9143±4118)(μg
c m -2)和(8117±5109)(μg cm -2);桡足类的分别为(11193±12136)(μg cm -2)和(2193±2107)(μg cm -2).两大类的水平分布规律不同.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桡足类;虾池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案[中图分类号]Q 17811[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养殖池塘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其生境易变、落结构简单、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等特点,导致池塘的稳定性差.小型底栖动物是养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底栖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成为养殖对象的动物性饵料,而且在保持水质环境稳定、提高物质转化效率以及促进能量的传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小型底栖动物是鱼和底上甲壳类动物的食物来源,
由于高密度养殖造成的有机质富营养化和生物沉降会对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分布和种类组成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1-3].近年来,有关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国内外都有一些报道[4-8],如,国外利用受控实验生态对欧洲北大西洋沿岸的褐虾(C ra ng on cra ng on )与底内大型底栖动物及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丰度以及营养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8].本研究选取露天粗砂泥质虾池就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变动、生物量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小型底栖动物在虾池小食物链中的作用,探索虾池中的小型底栖动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1 虾池概况
实验所选的3口虾池(62号,63号,64号)位于厦门高崎养殖场内,属露天粗砂泥质底养虾池.在虾池进水前15~20d,用生石灰对虾池彻底消毒.池中的供排水设施及增氧设施完善.3口池的大小基本相等,其长宽分别为:42m ×16m (62号);42m ×21m (63号);45m ×18m (64号).水深112m ,在靠近出水口处设置一个2m ×2m 的围隔,围隔网的孔径为2mm ,形成没有对虾活动2001J00200J044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0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虾池   动物   研究   养殖   分布   数量   水产   生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