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四言脉诀

新著四言脉诀
四言脉诀,从来久矣。兹者补其缺略,正其差讹。仍旧者十之二叁,新改者十之七八。復加註释,字字精确,文极简便,义极详明,使读者既无繁多之苦,亦无遗漏之憾也。
脉为血脉,百骸贯通。大会之地,寸口朝宗。
註 脉者,血脉也,血脉之中气道行焉。五臟六腑以及奇经,各有经脉气血流行,周而復始,循环无端,百骸之间,莫不贯通,而总会之处则在寸口。夫寸口左右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何以各经之脉皆于此取乎?肺如华盖,居于至高,而诸臟腑皆处其下,各经之气无不上熏于肺,故曰肺朝百脉,而寸口为脉之大会也。
诊人之脉,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名关上。
註 凡诊脉令病人仰手,医者覆手诊之。掌后有高骨隆起,是即关部也。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尺寸之上也。病人长则下指宜疏,病人短则下指宜密。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註 从鱼际至高骨,却有一寸,因名曰寸。从尺泽至高骨,有一尺,因名曰尺。界乎尺寸之间,因名曰关。关前寸为阳,关后尺为阴。寸候上焦,关侯中焦,尺候下焦。经曰: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也。先后者谓先候寸部,次候关部,又次候尺部也。推者,推其理。寻者,寻其象。各察其得何脉也。
胞络与心,左寸之应。惟胆与肝,左关所认。
膀胱及肾,左尺为定。胷(曰胸也)中及肺,右寸昭彰。(又曰右寸可信)
胃与脾脉,属在右关。大肠并肾,右尺班班。
註 此遵《内经》脉法分配臟腑于两手也。《内经》诊法及胞络配心,胷中配肺,大肠列于右尺,小肠附于膀胱,叁焦不应列于右尺,详见《脉法心参》。夫胞络与心脉皆在左手寸上,胆脉与肝脉皆在左手关上,膀胱及肾脉皆在左手尺上,胷中与肺脉皆在右手寸上,胃脉与脾脉皆在右手关上,大肠与肾脉皆在右手尺上。
男子之脉,左大为顺。女人之脉,右大为顺。男尺恒虚,女尺恒盛。
註 左为阳,故男子宜左脉大也。右为阴,故女人宜右脉大也。寸为阳,尺为阴。故男子尺虚,象离中虚也;女人尺盛,象坎中满也。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註 关前一分者,寸关尺各有叁分,共得九分。今曰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左为人迎,辨外因之风,以左关乃肝胆脉,肝为风臟,故曰人迎紧盛伤于风。右为气口,辨内因之食,以右关乃脾胃脉,胃为水谷之海,脾为仓廪之官,故曰气口紧盛伤于食。勿以外因兼求六气,勿以内因兼求七情也。或以前一分为寸上,岂有左寸之心可以辨风,右寸之肺可以辨食乎?
神门属肾,两在关后。人无二脉,必死不救。
註 《难经》曰: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夫脉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藁,根本将自生。盖两尺属肾水,水为天一之元,人之元神在焉,故为根本之脉而称神门也。若无此二脉,则根本败绝,决无生理。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寻。
註 浮者轻下指于皮毛之间,探其腑脉也,表也;中者略重指于肌肉之间,候其胃气也,半表半里也;沉者重下指于筋骨之间,察其臟脉也,里也。上者即上竟上者,胷喉中事也,即于寸内前一分取之;下者即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即于尺内后一分取之。左右者,即左右手也。凡此七法,名为七诊。别有七诊,谓独大独小、独寒独热、独迟独疾、独陷下也。
又有九候,即浮中沉。叁部各叁,合而为名。每候五十,方合于经。
註 每部有浮中沉叁候,合寸关尺叁部算之,共得九候之数也。夫每候必五十动者,出自《难经》,合大衍之数也。乃《伪诀》以四十五动为準,乖于经旨。必每候五十,凡九候,共得四百五十。两手合计九百,方与经旨相合也。
五臟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
右寸之肺,浮濇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脉象和缓。
右尺相火,与心同断。
註 凡五臟各有平脉也,必知平脉而后知病脉也。
若夫时令,亦有平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缓不忒。
註 凡四时各有平脉也,然即上文五臟之脉,大同小异也。春者,东方肝木也。木始发荣,有干无枝,则近于劲,故曰弦。即弓弦也。夏者,南方心火也。万物畅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钩即洪之别名,亦即上文之大也。秋者,西方肺金也。草木黄落,有枝无叶,则类于毛,即上文之浮濇也。冬者,北方肾水也。极寒之时,水凝如石,故名为石。土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脾土在中而兼五行也。和缓之义,详见下文。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註 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脉必洪大、紧数、弦长、滑实而太过矣。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伤,脉必虚微、细弱、短濇、濡芤而不及矣。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
註 胃为水谷之海,资生之本,故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脉者,缓而和匀,不
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也。不拘四季,一切百病,皆以胃脉为本。
凡诊病脉,平旦为準。虚静凝神,调息细审。(準曰准也)
註 经曰: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又曰:诊脉有道,虚静为宝。言无思无虑以虚静其心,惟凝神于指下也。调息者,医家调匀自己之气息。细审者,言精细审察不可忽略也。
一唿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唿曰呼也)
五至无疴,闰以太息。叁至为迟,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数即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註 医者,调匀气息,一唿脉再至,一吸脉再至,唿吸定息,脉来四至,乃和平之準则也。何以五至亦曰无疴乎?人之气息,时长时短,凡鼓叁息,必有一息之长,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长,名为太息。如历家叁岁一闰,五岁再闰也。言脉必以四至为平,五至便为太过,
电子导盲仪
果尔除草剂惟正当太息之时,亦曰无疴。此息之长,非脉之急也。若非太息,正合四至也。至于性急之人,五至为平脉,不拘太息之例,盖性急脉亦急也。若一息而脉仅叁至,即为迟慢而不及矣。迟主冷病。若一息而脉遂六至,即为急数而太过矣。数主热病。若一息仅得二至,甚而一至,则转迟而转冷矣。若一息七至,甚而八至九至,则转数而转热矣。一至二至,八至九至,皆死脉也。
迟数即明,浮沉须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内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
註 浮脉法天,候表之疾,即外因也。沉脉法地,候里之病,即内因也。外因者,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也。内因者,人之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恐伤肾、惊伤心也。
浮表沉里,迟寒数热。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寒,沉迟冷结。
註 此以浮、沉、迟、数四脉提诸脉之纲也。脉象虽多,总不外此四脉。浮主表证,沉主里证。迟为寒,数为热。浮而且数,表有热也;沉而且数,里有热也。浮而且迟,寒在表也;沉而且迟,寒在里也。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
虚极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濡,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
更有革脉,芤弦合看。
註 此以浮脉提纲,而取洪、虚、散、芤、濡、微、革七脉之兼浮者统汇于下也。浮脉法天,轻清在上,故轻手即见,与肉分相应,如木之漂于水面也。洪脉者,如洪水之洪,有波涛汹涌之象。浮而有力,来盛去衰,即大脉也,即钩脉也。虚脉者浮而无力,且大且迟也。散脉者亦浮而无力,但按之如无,比于虚脉,则更甚矣,若杨花飘散之象。芤脉者,芤草中空,状如葱管。浮沉二候易见,故曰有边,独中候豁然难见,正如以指着葱,浮取得上面之葱皮,中取正在空处,沉按之又着下面之葱皮也。无中者非中候绝无,但比之浮沉,则无力也。若泥为绝无,是无胃气矣。旧说以前后为两边,与芤葱之义不合。濡脉者,浮而小且软也。微者浮而极小极软,比于濡脉则更甚矣。欲绝非绝,似有若无,八字
可为微脉传神。革脉者,浮而且弦且芤,浮多沉少,外急内虚,状如皮革。仲景云: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夫革脉牢脉皆大而弦,革则浮取而得,牢则沉候而见也。旧以牢革为一脉者非。
沉脉法地,如水投石。沉极为伏,推筋着骨。
有力为牢,大而弦长。牢甚则实,愊愊而强。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无力为弱,柔小如绵。细直而软,如蛛丝然。
政府监管
註 此以沉脉提纲,而取伏、牢、实、弱、细五脉之兼沉者统汇于下也。沉脉法地,重浊在下,故重按乃得与筋骨相应,如石之坠于水底也。伏脉者,沉之极也,伏于下也。沉脉在筋骨之间,伏脉则推筋着骨,然后可见也。牢脉者沉而有力、且大、且弦、且长也。实脉者,浮中沉叁候皆有力,更甚于牢脉也。弱脉者沉而极细软也。细脉者,沉细而直且软也。氘灯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6: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80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平脉   指于   右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