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几个维度

顾城别恋下载
大连干部学刊2021年第2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收稿日期:2021-01-15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实践及当代价值研究”
(19CDJ024)。
作者简介:梁晓宇(1984-),男,陕西蒲城人,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教授,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与统战理论。
理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几个维度
摘要:马克思主义具有天然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也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中诞生和发展的,斗争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壮大,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凝练。在新时代,弘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的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在伟大的斗争实践中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弘扬;维度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
新沂市王庄中学
文章编号:1671-6183(2021)02-0005-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如何进行伟大斗争发表了重要论述,明确了为谁斗争、怎样斗争等基本问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
精神,需要从理论、历史、现实和实践几个层面多维度考察。从理论维度来看,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基因的继承;从历史维度来看,斗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革命精神的凝练;从现实维度来看,斗争精神是党所面临问题与困难的积极应对;从实践维度来看,新时代要投身伟大斗争实践,在实践中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
一、理论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基因的继承
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根本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思想和精神。
(一)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要消灭封建阶级和中间阶级,而且要加重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这就造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两大阶级
梁晓宇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重庆408000)
5
大连干部学刊2021年第2期
的对立不可避免地产生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1],到了19世纪20年代,英国产业工人已经超过500万,德国产业
工人从1800年的不到9万人增加到了60万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开始的。在斗争的初始阶段,贫苦的工人并不了解自己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往往是自发的形式,如烧毁工厂、破坏机器等,如由“卢德运动”引发的成千上万工人破坏工厂事件等。随着斗争的深入,工人们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他们意识到造成自身贫困的根本原因不是机器,而是制度。工人们开始加强联系并且联合起来,由破坏机器转向经济斗争。随着斗争的深入和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斗争并不能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解放,改变自身被奴役的地位,只有进行政治斗争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随后先后爆发了一系列的工人大规模起义和罢工
事件,其中英国的宪章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经有能力独立开展政治运动。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工人运动高度关注,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动。在他们共同完成的著作《神圣家族》中,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对人民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予以高度肯定。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完成历史使命,必须要有能够代表本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先进政党。为进一步加强世界工人阶级之间的联系,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建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虽然该会的活动以书面讨论和通讯讨论为主,但同时与当时流行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和思想斗争,加速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的传播。1847年,正义者同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组织,即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标志着工人运动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吹响了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号角。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与蒲鲁东、巴枯宁、杜林、拉萨尔等人物进行了正面交锋和斗争,批判了蒲鲁东主义、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杜林理论体系、拉萨尔主义等错误思想。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第一国际与各种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其中与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蒲鲁东主义反对暴
力和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他在考察任何一个阶段时,都不能不靠所有其他社会关系来说明,可是当时这些社会关系尚未被他用辩证运动产生出来。”[2]马克思批判蒲鲁东最大的悖论就是其自认为从社会历史现实出发得出的客观认识,但实际上他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一样掉入了脱离社会历史的形而上学陷阱之中,其提供的无产阶级方案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的资产阶级方案。
高通滤波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之后,各国共产党都把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告诫各国共产党领导人,一定要正确对待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875年杜林出版了《哲学的讲义》,标志着杜林主义的产生。杜林主义打着“革新科学”的旗号和幌子,妄图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觉察到,必须坚决捍卫党的理论的纯洁,捍卫党的科学世界观,不能让错误思想在工人和党组织中蔓延。在马克思的帮助和支持下,恩格斯写了《反杜林
6
大连干部学刊2021年第2期
论》一书,与杜林主义展开了交锋和斗争,彻底批判了杜林主义,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针对党的领导人李卜克内西拿党内原则做交易,将拉萨尔主义核心思想写进了党的核心纲领草案中,恩格斯尖锐地指出了纲领草案的错误,马克思则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地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错
误实质,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理论。
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正是党利用各种合法手段进行斗争,在宣传、教育、争取众方面取得了成功,党才发展壮大起来。在和平发展时期,法国工团主义、德国“青年派”等会对工人阶级的运动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果不注意消除这些影响,不进行公开的斗争和思想交锋,他们可能会摧毁一个强大的政党。策略是党实现纲领和目标任务的生命线,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制定了科学的斗争策略原则,即经济斗争要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经济斗争要服从于政治斗争。
二、历史的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精神的凝练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贯穿于成立、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凝练和体现,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3]。
(一)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扩大,原来同为新文化运动阵营的知识分子开始分化,出现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者主张实用主义,推崇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否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适用性,强调中国只
能走一点一滴的改良道路。针对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者反对中国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言论,党的创始人李大钊与胡适进行了唇舌战。李大钊认为,在社会主义问题方面,研究实际问题与宣传理想主义不是对立的,二者可以交互为用,要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李大钊指出,“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4]。同胡适的改
西岳电子良主义论战刚结束,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发起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他们主张对资本家实行矫正的态度,而不是打倒资本家。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蔡和森等人纷纷撰文予以回应和反驳,强调中国的无产阶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命运都要悲惨,必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将其组织起来,改变现存制度,才能改变命运。五四运动前后,无政府主义逐渐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黄凌霜等人发表了《马克思学说的批评》等文章,鼓吹个人自由,反对一切权威和组织纪律。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也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和思想斗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问题与主义论争、社会主义的论战、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本质上都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斗争,通过三次思想斗争,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帮助当时一批倾向于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廓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派别的界限”[5],使得一大批受到无政府主义等影响的进步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队伍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积极借鉴俄国建党经验,注重在工人中发展党
7
大连干部学刊2021年第2期
员、壮大组织。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突破,提出了政治思想上教育和改造农民党员的重大任务。为了清除党内的冒险主义、教条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想,如单纯的军事思想、极端民主思想、无组织思想、绝对平均思想等,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思想建党把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培养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井冈山时期“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6],对革命众进行宣传教育,反击
国民党敌对势力对共产党人和红军队伍的污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和革命教育,及时让人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及时纠正党内错误思想,达到了自我革新、自我纠错的目的,既宣传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又壮大了革命队伍,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针对反共分子对中国共产党的敌视态度,污蔑中国共产党要分裂,要
丧失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周恩来在延安发表了演说,强调“党的组织是统一的,是基于主义的信仰、阶级的觉悟和革命的锻炼,并有自觉的纪律来巩固他,决不同于国民党可以派别分歧,毫无统一”[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种敌对势力,党内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最大范围内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想和做法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8]。面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的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同国内外“西化”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粉粹了敌对势力企图“和平演变”中国的阴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同为了实现中国梦而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作斗争,积极回应挑战、补齐短板,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
三、现实的维度:对新时代党所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回应
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提出不是偶然,而是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对执政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问题的积极回应。
(一)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需要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有来自意识形态
空气干燥领域的风险挑战,苏东剧变虽然已经近三十年,但其对人们理想信念的冲击依然不容忽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利用苏东剧变的“大好机遇”,大肆诋毁和诽谤马克思主义,他们利
用人员往来,利用大众传媒等对部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打压马克思主义的生存空间。在国际上,形形的“社会主义”开始流行,一些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做着反马克思主义的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肢解”“曲解”、断章取义等,故意造成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以至于出现了晚年马克思和早年马克思的对立、恩格斯反对马克思、列宁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资本主义道路等错误思想、思潮。面对着形形伪装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攻击,一些共产党员开始迷失方向,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此外,还面临着否定党的领导、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众利益等风险。一些西方国家刻意将诸多风险输入中国,刻意抹黑中国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导人等等。这些风险有来自国外的外源性风险,也有国内的内生性风险,各种风险之间互相激荡、相互作用,使我们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防范和化解这些
8
大连干部学刊2021年第2期
重大风险与挑战,需要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更需要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
(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看,需要斗争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在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而进行的自我革命,这就要求全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向党内存在的顽疾开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敢于直面问题不断完善自己,而改正错误、完善自己就需要斗争精神。从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的问题来看,需要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障碍,诸如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有所偏软,部分党组织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时,存在程序不规范、内容缺乏创新、流于形式等问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开展自我批评的多,开展相互批评的少,或者开展批评避重就轻,不切中要害、触及实质。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与脱离众的行为作斗争,需要与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的行为作斗争,需要长期进行反腐败斗争。
(三)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的需要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先后领导了秋收起义、百起义等大规模的起义,并建立了多个红政权,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凭借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敢于
斗争的勇气将国民党残余部队赶到台湾,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改革开放的开启,从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各种艰难险阻斗争的过程。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国情,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这些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可避免,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发扬斗争精神、投身斗争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的目标和规划。
四、实践的维度:新时代弘扬斗争精神的路径指向
还原糖
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大力弘扬斗争精神,需要从站稳斗争立场、提升斗志意志、讲究斗争艺术、拓展斗争思维等多方面努力。
(一)弘扬斗争精神需要站稳斗争立场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坚持为了人民的斗争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的斗争是为了人民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斗争立场,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但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民生情怀,遵循服务宗旨,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守人本理念、尊重人民
众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从而不断提升斗争意志。首先,要将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斗争初心和历史使命,用斗争精神去维护人民众的基本权益。其次,充分尊重人民众的主体地位,汲取斗争力量,充分发挥人民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众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地概括众的实践创造,向众取经学习。再次,坚持同脱离众的思想与行为作斗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和解决众的合理诉求,实现密切联系众制度化。
(二)弘扬斗争精神需要提升斗争意志
在斗争中,特别是政治斗争中,顽强的斗争意
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98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