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课堂中的电教对教学效果的弱化

略谈语文课堂中的电教教学效果的弱化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了教室课堂,并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绚丽多姿的画面和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日益受到众多老师的追捧和学生的青睐。不可否认,电教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点确实能够优化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任何事物,特别是新生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利弊得失的两面性,而电教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更应该以一种辩证反思的态度去对待,切莫不加批判的,囫囵吞枣的全盘吸收和不加思考的,毫无顾忌的推波助澜。醉了丽江
碳化硅粉
可令我们感到担忧的是,现实中道电教好处的比比皆是,而论电教不是的却寥寥无几。倘若谁要是说电教的种种不是,就会被视为“保守顽固”,亦或是“大逆不道”。而在我看来,反思精神的欠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悲哀”和“残疾”。电教从本质上说,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无非是个工具罢了,用的恰当妥帖或许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让教学锦上添花,如鱼得水,用的不好则就有可能削弱教学的效果,让教学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语文课是最适宜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的一门课程,所以电教在语文
课堂上的运用出现了千姿百态、八面玲珑的情景,以至于在教学比武和教研活动上,似乎如果有谁要是在公开课上不能或是不会运用这一工具进行教学,就会被斥之为“没水平”、“没档次”、“没亮点”,甚至是“没效果”。两千多年前道家有言:“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电教工具所具有的声光电等元素确实能够从多个角度刺激受教者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让受教者通过多种感觉的输入提高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吸收和消化。但是,谁又能保证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会不会让受教者眼花缭乱,心神不宁。一些教师所谓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表演”或许只是一出的“闹剧”,受教者究竟有没有获得应有的学习效果也许只有天知道了。因此,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我们施教者是不是需要静下心来,冷静的反思一下:一味的、不加选择的使用电教这一手段,将其视为教学的“尚方宝剑”,真的有意吗?或许,在这么一个充斥着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和工具的时代,我们应该慢下来,回归传统,让琅琅的书声回荡在教室的周围,让优美的文字浸润在学生的心灵。所以,我认为电教对语文教学效果削弱的表现之一,即是多种多样的电教功能扰乱了学生的心绪,削弱了受教者的有意注意,使受教者很难在一种慢的节奏和静的环境中深入地对语言文字细细咂摸、对语文思想慢慢揣摩。这种缺失诗情画意的课堂,怎么可能让受教者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深而久的兴趣?
三星m300
旧金山对日和约    电教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削弱之二就是弱化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让伺服液位计语文课成为了一种“变种”。那么,何为语文呢?语文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从哲学的层面讲,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简单说,语文包含了文字和思想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而且文字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电教课堂中呈现出的大量图片和视频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受教者对语文文字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浅阅读、假阅读等现象其实就和不恰当运用电教手段上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运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我们怎么能断言这样的课堂是是有效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电教对学生在文字的感知和运用上的影响作用。
目前,电教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想象能力和情感体验。众所周知,电教媒体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表象,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去想象、思考和创造。但是,电教所展示的图片和视频不能代替思维主体即学生本身对文本的涵咏咀嚼和玩味探索,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替代阅读文学名著一样。以图片视频直觉取代语言形象思维,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一个没有思维和质疑的课堂价值又有多少呢?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教师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上课前都准备了课件等资源,这种静态的教学设计与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否能够遥相呼应,有机结合也应该是一个问题。课堂上,不少教师所扮演的“击键手“、”放映员”的角,其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流程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轨迹,这种人机交流的简单模式相比与人和人之间的生生、师师、师生的交流模式是不是显得冷漠和无情了一些?至于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世界的交流或许就显得更少了,那么,既然这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又落实在哪里呢?学生岂不是重新沦为了施教者“填鸭”的对象。川端康成
由此可见,我们从对电教手段在语文课堂运用中利弊得失分析来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完全取决于这一手段,不切实际的运用这一手段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所带来的后果可能不是有效教学,而更多的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电教,归根结底不外乎一种教学的手段和工具,永远不能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的工具,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在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得。同时,我们教师也必须明白一点,完全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不足取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教学的效果,真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一个大的提升和飞跃。
    总之,电教作为一种提升课堂效率的工具,已经走进了万千教室。面对新生事物,谈论种种不是,害怕拒绝变革,这种态度不可取,但不加反思地,不予选择拿来就用,这种做法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辩正理性的看待电教这一教学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成为教师批判精神一个生动体现。最后,希望一线教师们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了学生的一切,舞好这把“双刃剑”,让教学的效果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3:2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8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电教   学生   语文   运用   课堂   教者   手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