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大思维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140
论六大思维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姚 迪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摘 要:思维方式决定行为的选择、事情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系统思
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功,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视和运用,正确认识和掌握思维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对于我们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维方法;中国特社会主义;科学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
方法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习惯养成;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特定的手段和办法。思维方法在思维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在古代中国,诗人用抽象思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灿烂文化;发明家用创新思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司马光用逆向思维砸缸救落水孩童的故事至今仍传为佳话。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探索怎样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思维方法的重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对思维方法科学有效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掌握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就是要领导干部把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运用到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中,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明光电教网
一、中国共产党把辩证思维运用到科学决策中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学习,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将认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变化及内在矛盾的运动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用辩证思维来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正确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平衡与失衡的关系。首先,是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即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解决其他任何问题的首要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抓
住了这个社会现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维护人民众的利益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曾这样比喻:“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要建设好中国特社会主义主义必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发展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最后,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代际关系原则,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把系统思维运用到事业发展中
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逻辑范式;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的各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和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的整体出发分析和把握社会各方面的要素。第一,系统思维强调事物发展的整体性。中
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4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发挥整体功能最大化,既总结历史又把握当前,立足于全局和宏观的视角,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走出了一道具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第二,系统思维强调事物发展的结构性。结构是整体系统的“骨骼”,各要素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形成整体。从横向结构来看,我国提出了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从纵向结构来看,社会主义的每一项事业发展又包含了各项具体维度,通过“一纵一横”的交错发展,织就了一张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蓝图。第三,系统思维强调事物发展的协同性。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方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这一系列举措真切地表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协同
【作者简介】 姚迪(1988—),女,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南平新闻九点半
松江大学城论坛
141
性。第四,系统思维强调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连续性是一种
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循序渐进的状态。1987年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现在在走完前两步目标的时候,党中央又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随着任务的一步步完成、目标的一步步实现,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中国共产党把战略思维运用到国际交往中
战略思维是一种全局性、宏观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出若干个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共同影响的客观规律,为达到战略目标,从长远利益和多方利益为出发点,促进现实问题走向良性发展。我国领导人具有前瞻性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在全面分析世界各种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战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开展了外交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我国战略思考的出发点。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也是国家的性质、实力、价值观念等综合因素的体现。中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文明国家,我们有着自己的社会性质、发展方式、文化观念,不应受他国的干扰和侵略,不能重蹈旧社会时期的覆辙,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把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第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点。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
界观察中国所处的国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是坚定的,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在处理同外国的关系上,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际主权的问题上,中国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与世界相联系的连接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复杂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进步与发展。中国一直以来主张合作共赢,在寻求本国利益的同时,考虑他国的利益,不断向世界阐述了与各国建立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不断构建大国之间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周边的邻国外交、不断巩固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互利互赢,权责共担,共同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把法治思维运用到社会治理中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萌发了法制,特别是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法家,提出了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其思想至今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仍然影响深远。法治思维是一种崇尚法律,把法制作为衡量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和准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不断重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01年“以德治国”思想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治国理论的
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完善;2020年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
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有着巨大的调节和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运用法治思维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人的行为具有自主性和不可控性,必须以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树立法律和法制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就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的全部活动,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遵守法律规则,在法律制度的监督制约之下做出合理行为,社会秩序在法治的有效执行下保持稳定,国家和社会生活走向正常化。第二,运用法治思维维护民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手段,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向社会治理主体灌输法律思想并自觉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政府利用法律调节各方利益、社会团体运用法律维护正义、公民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不断提高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尽量以更加规范、文明、和谐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公平正义、人民民主、社会文明的良好氛围。
五、中国共产党把底线思维运用到民生建设中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底线思维”这个词,底线思维是对事物一种未雨绸缪的安排,是对事情发展的防微杜渐,是早作打算、早为之所的一种思维方式,尽量做最坏的估算,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
然,以追求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量变达到了零界点,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如何管控风险、守住底线,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前提。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关于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守住民生这条底线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第一,民生底线就是抓住不损害人民利益这个根本不动摇。民生问题关乎公民的基本权利、关乎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是有利于人民幸福的决策都始终坚持,只要是有利于人民健康的政策都坚决执行。在教育问题上,不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义务教育,不让任何一个人因为贫困而辍学;在医疗问题上,不让百姓因医费而“望医止步”,不因医费而致贫致困;在就业问题上,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提出要以保就业作为底线,而不是偏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第二,民生底线就是以保障低收入体基本生活为原则不改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排名是靠前的,但人均收入却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较大提高,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还很大。我国低收入体有着文化水平低、就业机会少、劳动能力弱等特点,大多分布在农村和社会底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障,还何谈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呢?因此解决好低收入体的生活问题是我国民生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织就了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为贫困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做
142三、如何对学生加强热爱生活教育
一是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把热爱生活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是提升学生热爱生活素养的根本所在,应鼓励心理学、中华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教师,围绕热爱生活这一主题为学生精心设计,为学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热爱生活教育课程。充分发掘中华文化中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的深刻内涵,涵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昂扬奋进的积极乐观心态,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理解热爱生活的真实含义。
二是要引导学生阅读能帮助其培养热爱生活能力的经典书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成绩较普通院校学生差,缺乏自制力,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学生满足于学会必需的技能,完成需要修的学分,毕业能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阅读书籍、钻研学问、思考问题缺乏动力,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辅导员引导、图书馆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触经典书籍,多思考生活的意义,从而建立和提升热爱生活的信念。
三是要提升辅导员队伍热爱生活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辅导员相比普通高校关系更为亲密,对辅导员更加信任,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可最大程度的发挥。辅导员热爱生活的形象和行为将会有效影
响自己的学生。要聘请心理教育或传统文化专家针对辅导员开展专门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热爱生活的素养。通过辅导员的示范带动和日常教育,耳濡目染,带动学生走出网络,更加关注现实生活。
四是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很多高等职
业院校校区远离市区,周边缺乏生活氛围,学生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融入现实、鲜活的社会生活。应该经常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城市社区,感受、体悟社会生活,融入本地生活,为学生提供感受真实生活的机会,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
五是邀请生活教育专家、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进校开展讲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较差,反应较为迟钝,更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可行性。应照顾他们的个性特点,邀请来的专家应该具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深入浅出得为学生讲解清楚热爱生活的本质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活力。
四、结语
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而言,生活教育和技能教育同等重要,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热爱生活教育的培养,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健全学生自身素养,避免学生变成机器,使学生成为一个不仅懂技能,而且能够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和民族能够做出贡献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范芃.浅谈高职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
[J].心理月刊,2019,14(14):36.
[2]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人民出版社,2019.7.
[3] 陈春梅.生活哲学视角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J].高等理
科教育,2016(5):20-25.
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六、中国共产党把精准思维运用到行政管理中
精准思维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和营销的一种方式,主要指精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之后精准思维被引用到政府管理中并取得积极效果。精,即精细,指在工作中目标明确,注重小节;准,即准确,指在工作中执行力强,管理到位。精准思维是以结果为导向,将目标具体化,注重管理细节,严格控制管
三维地图理程序,以提高行政效率和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首先,精准思维注重细节,强调具体。在思考问题和制定决策时,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产生问题,必须从细节着手,多角度、多层次考虑可能产生的问题,尽量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细小的步骤和节点。当前我国反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细节上已经具体到领导干部公车使用的管理制度、婚丧嫁娶必须报备的申报制度等,狠抓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和节点已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点。正如人们所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其次,精准思维注重规范,强调准确。以往在执行政策的时候由于执行者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往往导致执行效果不理想。政府公务人员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时候,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做到程序到位、执行到位、管理到位。当前
我们政府的工作程序已非常规范、科学,一切按章办事,防止“走后门”“看人情”的现象发生。最后,精准思维注重效率,强调结果。效率高低是一个团队执行能力的重要表现,对于政府来说,效率高低是衡量一个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对行政管理体制的几次重大改革,已改变了过去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工作中更加讲求办事的效率、政策产生的效果,重视百姓收获的利益、政府的亲民形象,塑造政府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提升政府的权威性,增强公众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杨升祥.提高领导干部七种思维能力[J].求知,2014(10).[2] 况猛.学习领悟习主席“底线思维”重要思想[J].政工学
刊,2014(12).
品牌定位理论[3] 齐卫平.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与党的建设科学
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
[4] 蒋建军.以战略思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
理,2013(4).
[5] 陈东琼,王帅.理论的双重意义[J].改革与开发,
夜游症
2015(5).
(上接第139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1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8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思维   发展   学生   中国   社会   生活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